Friday, June 27, 2014

鍾靈的“锺”和钟灵的“钟”之分


今天南洋商報副刊言論版有篇以楊欣儒先生提出“钟灵”還是“鍾灵”的見解。

同音簡繁體字,其意繆之千。 請再一起來閱讀校友李明仁學長講解《鍾靈的“鍾”和鐘靈的“鐘”之分》

详文摘自:

鍾靈的和钟灵的之分

馬來西亞著名中學:鍾靈中學””是金+重,不是++是時鐘的鐘而鍾靈中學的名字取自鍾靈毓秀,是說檳榔嶼這地方風景美麗,山川秀麗,人才傑出。

但是汉字简笔简化字钟灵中学;是时钟+的钟和锺+的锺又有稍微差别的涵义。普遍上” 汉字简笔都使用,泛指一般报时的钟。但是我本身认为身为鍾灵中学之一份子,想给各位报告。


锺灵毓秀的中文解释:
【解释】:锺:凝聚,集中;毓:养育。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出自】:唐·柳宗元《马退山茅亭记》:盖天锺秀于是,不限于遐裔也。

还有更古老一层意思。锺是什么意思?

『部首』钅
『部首笔画』 5 
『汉字』
『字总笔画』 14
『拼音』 zhong 
『注释』
(1)  zhōng
(2) (形声。从金,重声。本义古时盛酒的器皿。现也称”)
(3) 同本义 [wine jar] ,酒器也。――《说文》
受同异同。――《书·顾命》。按,皆以同为()之。段氏谓古贮酒大器,自锺而注入尊。
胡饮后,到酒一举三钟。――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尧舜千锺,孔子百觚。――《孔从子·儒服》
有玻璃锺。――《晋书·崔洪传》
(4) 大酒杯 [big cup] 琉璃锺,琥珀浓。――李贺《将进酒》
二间夹锺。――《礼记·明堂位》
二间夹锺。――《国语·周语》
(5) 古容量单位 [ancient unit of capacity],春秋时齐国公室的公量,合六斛四斗。之后亦有合八斛及十斛之制
齐旧四量豆、区、釜、锺釜十则钟。――《左传·昭公三年》
(6) 又如锺石(容量单位。一锺受六斛四斗,一石受十斗); 锺庾(锺和庾。两种容量单位); 锺斛(锺和斛。两种古容量单位)
(7) 集聚 [concentrate] ,水之钟也。――《国语·周语》
(8) 又如锺萃(汇集); 锺聚(汇集,集聚); 锺泄(蓄洪和放水); 锺美(集美);锺秀(聚集灵秀之气)
(9) 介词。适逢, [meet] 方今锺百王之季,当阳九之会。――刘越石《劝进表》
(10) 又如锺祸 (惹祸,遭祸); 锺值 (遭逢)
(11) 寄托 [find sustenance in] 经危履险阻未知命所锺。――《磐石篇》
(12) 又如锺心(锺情,感情专注); 锺念(锺爱)


以上考查于汉字典句----李明仁2009/7/22

Wednesday, June 25, 2014

金鋪專用發票(Goldsmith Invoice)


金鋪專用發票(Goldsmith Invoice)不僅是一個購銷金器的憑証,也是一個可以讓客戶向原售商以舊換新金飾,或兌換現款的重要証書。

沒有金飾佐証的發票,連同本值都沒有。雖有折疊的痕跡,然票面面相, 張張漂漂亮亮,干干淨淨, 猶如新似的﹔兼恃着 “物以稀為貴”的鐵律,老僧我就且藏珍矣。

最引我注目的是印在發票上的各項說明, 以中,英和爪夷(Jawi)三種文字對照做參考。今天非穆斯林對爪夷文略有敏感,當年不見任何人士有異議,既是說,華,巫,印三大族群認同了爪夷文的存在。26個羅馬字母書寫馬來文為商界廣泛使用, 是在70年代開始。

其次是電話號碼才三個數位, 想當年,打個電話還得要求接線員轉接才能通電。如今7個或8個數字是各個州屬的號碼,原地電話號碼加上頭位幾個數字, 就可直撥其他州府或世界各地。這種方便的操作, 加以今天的資訊科技,是舊時代夢想不到的電訊服務。

五十年前檳城的老金鋪,多為華商和嘛嘛(印度藉回教徒商),約近五,六十家。華人金鋪多設在新街,嘛嘛則聚於椰腳街一帶。今天華人金鋪經營方式已有所改變,業者已將櫃台駐進購物中心或商場。

婦女本性好穿載金飾,機遇金價暴漲,在厚利可圖時,會脫手兌現。 故此, 一般金鋪的發票事先聲明, 扣除火耗(即镕鑄時的損失加上工資)後,照時價收回金飾。今時的婦女已不會這麼輕易拋出金飾兌現了。

麗源金鋪盧緝甫,南隆金鋪唐悅生,祥隆金鋪譚海帆,三益金鋪唐俊南,新昌金鋪王昭信,廣隆金鋪陶樂甫, 三昌,英昌,德昌, 祥信,祥源,麗興,麗華,華慶,金聯益,金源, 大安,大成等等老字號,間間耳熟能詳。

附貼的老字號,有者已在老地方消失了。幸存的發票,是老金鋪留下來的文化遺產,見証大馬經政的變遷。






Tuesday, June 24, 2014

李有成學長特輯(2)



全文摘自今日南洋商報副刊

诗人节特辑——李有成专号(2):

李有成著作
诗集:

《鸟及其他》(槟城:犀牛出版社,1970
《时间》(台湾:书林,2006

专书:
《文学的多元文化轨迹》(台湾:书林,2005
《在理论的年代》(台湾:允晨,2006
《文学的复音变奏》(台湾:九歌,2006
《逾越:非裔美国文学与文化批评》(台湾:允晨,2007
《在甘地铜像前:我的伦敦札记》(台湾:允晨,2008
中国简体字版,浙江大学,2013
《他者》(台湾:允晨,2012
中国简体字版,浙江大学,2013
《离散》(台湾:允晨,2013

种族主义辩证法

李有成【诗】



一、正
他自梦中醒来
天色微明,梦境依稀
一如天边的一角残月
月表且为浮云遮蔽
他记得梦中那座公园
公园中有一种白花
只有一种白花
公园中有一种绿树
只有一种绿树
公园中有一种色鸟
只有一种色鸟
他目眩于
公园中白花绿树色鸟的纯一



二、反
他自梦中醒来
天色大亮,窗外大街
混声吵杂,他听见
电视新闻扰嚷
他记得,过了大街
有一座公园
齐放的花,群芳争艳
高矮的树,纷杂的树种
还有鸟声啁啾
争相鸣唱



三、合
他自梦中醒来
在梦境与现实之间
踯躅,茫然
              
——201462日写于柏林旅次

访马克思故居

李有成【诗】



凭一册薄薄的《特里尔城市指南》
穿过黑城门,穿过
特里尔残破的罗马岁月
穿过中心市场广场
市场十字柱
已经是千年古事
在十字柱下
在市场与教会之间
先生,你曾想些什么?



布吕克街十号
巴洛克风华依旧
先生,抱歉事前不曾告知
冒昧造访,并且还以
四欧元,重温一场纷扰
激荡的旧事——
生前纷扰,死后激荡
先生,倘若你深夜归来
绕着回廊走道
在房间与房间之间
空洞的房间
墙上的文字,萤幕上的影像
你要如何辨识
那由文字与影像编织的历史?



百年人物如今尽成鬼魂
倘若你深夜归来
万籁皆寂,只听见历史啸叫,呻吟
先生,你要如何面对
那众多生前不曾谋面
死后却争相供奉你
以陌生的语言召唤你
的鬼魂?
你要如何辩白
哪些是真知?哪些又是曲解?



你鲜红的名字
你古铜的塑像
在推挤的历史浪涛之间,浮沉
有几分真实?几分虚假?
你看到的
究竟是你自己?或是虚幻的幽灵?
倘若你深夜归来,先生
你只能寂寞独行,那走道回廊
在房间与房间之间
在谙哑与喧嚣之间
你真能看见自己的身影?
你真能找到自己?
                          
——2014612日于新加坡牛车水


后记:
特里尔(Trier)为德国历史古城,建城于2000年前,曾落入罗马统治,公元3世纪时还一度短暂成为罗马帝国的首都,黑城门(Porta Nigra)即为罗马时代重要遗迹之一。穿过黑城门,可至中心市场广场(Hauptmarkt),广场中心立有市场十字柱(Marktkreuz)。181855日马克思即诞生于距广场不远的布吕克街(Brückenstrasse10号,不过马克思一家在他出生后次年就搬到黑城门附近的西麦翁街(Simeonstrasse)。1849827日(或28日)马克思流亡伦敦,至1883314日逝世,终其一生不曾再重返特里尔家门。布吕克街10号在过去200年间曾经数易其手。1972年,德国社会民主党购得这栋马克思诞生的房舍,并辟建为马克思故居博物馆(Museum Karl-Marx-Haus),由弗里德利希·艾伯特基金会(Friedrich-Ebert-Stiftung)赞助与管理,馆内除展示马克思生平事略与其著述外,另以大量图文和影像叙述马克思之思想学说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在世界各地所造成的惊天动地的改变。2014529日我趁赴德国西南方的老城萨布吕肯(Saarbrücken)参加学术会议之便,与单德兴和冯品佳连袂造访距萨布吕肯约一个半小时火车车程的特里尔。在参观马克思故居博物馆时,见馆内各项展览,对百年来的历史变动感触颇深,特以此诗略志其事。此外我另有长文〈看马克思去〉,收入2008年(简体字版2013年)出版的《在甘地铜像前——我的伦敦札记》一书,叙二度造访伦敦马克思墓园之感想,并旁及马克思的一生际遇,也可以参考。

(南洋文艺,24/6/2014

学术与创作的淑世关怀———访李有成老师(下)

诗呢?诗是远扬的梦。一步一步的推动着他向远方而行。实际上他一直想远行,想读书,所以才去当《学生周报》与《蕉风》的编辑。及至后来出国,虽然与五一三事件无关,但在阅读了许多台湾作家的作品,以及渴望追求学问的心理下,终于一掉头,一无反顾的跨向了千里外,大海对岸的台湾了。

刚到台湾头几年,将当编辑时放下的诗笔重拾起来,又开始写了一些诗。发表在《中外文学》和其他诗刊,到了读研究所,就不再写诗了,转而专心于学术。那时早他几届的外文系学长如林绿和陈鹏翔还一直在创作。问他为何那时可以如此毅然决然的放下诗?他笑了笑说,或许缘于之前在马的一场笔战,感到有点失望,觉得那地方无法好好讨论文学问题,所以希望能韬光养晦一阵子,等到学术上有所发展后,再回来创作。可是没想到,一放,时间就走到老远去了。最近这几年,又开始写了一些,有些发表,有些则让它沉淀着,慢慢修改。这让我想起了他两首题目很长的诗:〈我问土耳其朋友阿里一个有关身分的问题〉和〈再问土耳其朋友阿里一个有关身分的问题〉。两首均讨论种族和身分的存在问题。后来两首各别被选入台湾的年度诗选中。除此,他还有一首题名〈卡拿〉的诗,谴责了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反战诗,由此显见了其在诗中所含具的人道主义思想。

注意作家的关注点是什么

诗创作的关注点不一样了。毕竟,这么多年来浸淫于学术世界,研究文学,必然会有一些想法和关怀面。而且现在所关怀的,已不会局限于某个地方,他说。如那两首诗,背景固然置放于土耳其,但关怀的问题,种族与身分,依然跟马来西亚和台湾有密切的关系。换句话说,这样的关怀被提升上来,被放大为一种普世性的探索。如他一直以来所关注的族群、弱势和边缘的问题一样,放诸四海皆准。

同样的,针对一些人认为留台作家只能依据想像写大马的情境,却对自我当下生活的地方无感时,他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样的认知其实不很重要。如鲁西迪(Salman Rushdie),生在印度孟买,却因为全家信奉伊斯兰教,移民到巴基斯坦,长大后到英国读书,并留在那里,现在很多时间又住在美国,可是他写的作品并不局限于英国。很多仍然与印度有关,尤其是要如何回头去看处在后殖民历史中的印度,以及印度的历史。同样的像张贵兴、黄锦树他们,我觉得背景是一回事,写什么又是另一回事,重要的是,他们背后关心的是什么。
所以,在文学创作上,乡土是可以移动的,不一定要写什么,才算什么。

海明威的很多小说,写古巴、写非洲、写西班牙,很多跟美国没有关系啊!但他还是了不起的美国作家。

因此,有成老师觉得应该跳出文学创作背景的设定,必须去注意作家的关注点是什么,以及他如何去处理所关注的问题。而不必计较,或黏滞于非要写某一个地方的题材不可。

在这样的视野中,其实我窥到的是有成老师所具有的一个国际性思考。在全球化跨国流动的离散与想像里,文学应该可以放在一个可以流动的脉络中来创作的。何况,如他所言,很多作家诗人的记忆经验,早在青少年时就已被累积了下来,即使不在当下的现实中,仍能将那些记忆召唤出来,并赋予它这时代的历史。如海明威写西班牙,显现着他对民主与争取自由的一种向往,同时也写出了他的存在感来。所以一个作家总会选择他最想要表达某种内涵的题材来写。这才能写得好。因此有成老师强调,在研究文学作品时,他是不会要求作家非要写某个地方的题材不可。

需要学者讨论马华文学

另一方面,他认为马华文学有创作者,同时也需要有学者,需要更多人来讨论马华文学,让马华文学学术化。这是一条必经之路,虽然目前有一些人在做这件事,但还是有不少作家和议题是可以拿出来讨论的。然而,作家/诗人本身也要有开阔的胸襟,能接受不同观点的讨论与批评,而不是沉溺于同好的赞扬声中,一旦有不同声音出现,就心生怨隙。在许多地方,很少会有作家/诗人对学者写的论文表示出什么意见,反正作品完成了,讨论已是学者的事。所以学者写出扎实有据的论文,才是最重要,也才能正面的推动马华文学。

有成老师身具学者与诗人的双重身分,因此当然知道作家与学者之间,总会存在着紧张的关系。因此,他觉得若认为马华文学的历史比较短,创作的人数也不多,所以需要评论者宽容对待,就像对一个婴儿需要特别照顾那样,这就无法进步。

学术不需要有这样的心理,毕竟受过学术训练的学者,自有他一套看法和立场,尤其在马华文学学术化的进程上,不应该有这样的态度。

这些年,他在中央研究院做研究,接触面比较广,也比较国际化。这跟在大学教书稍有不同。毕竟,在中央研究院行走的,有不少一方人物,所以谈学术,也不敢托大。尤其是那些研究自然科学的,需要更宽广的视野,才能跟得上竞争。人文方面,虽不需要如此苛求,但在研究上同样要有新意,在关怀上也不能跟现实世界脱节,这跟科学研究没有两样。以对弱势者的关怀而言,这是一个普世性的问题,由此可以用来反思马来西亚的种族与阶级问题。因为文学和学术理论实际上都脱离不了关怀,文学创作需要介入这个世界,同样的,学术也不能只是呆在象牙塔里工作;它与人生产生相互对证,问题是,怎样处理?
一如你写离散和语言的问题,都是与现实存在有关啊!

用何种手法介入讨论

创作与理论都具有实践的淑世功能。这是有成老师常强调的。因此他说:譬如种族和语文问题,马来西亚、台湾、中国,甚至美国,同样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问题始终存在,重要的是,这个问题对你产生怎样的意义,文学创作是用怎样的手法介入讨论的?从这里大致上可以看出一个创作者对文学的认知。

这样的文学和研究理念,一直以来贯穿了有成老师的创作与学术探索。如他在《逾越》一书对非裔美国文学与文化所进行的学术关注,在《他者》书里则对弱势与边缘人的文学关怀,或在《离散》中,将讨论的议题扣紧当代社会历史的现实脉动。这些现世性的观察与探讨,或以创作和学术介入,成了他念兹在兹的工作。

而去国40多年,他乡成了故乡,同时面对岁月飘蓬,人事迁更的离散状态,感慨当然不少。
童年渔村还在,但老家却已不在了。即使住在台北,住家旁边是大安公园,附近的一些景观也不断在所谓进步与繁华中逐渐消失。时间、记忆、存在,这些,唯有通过书写,才能留了下来。或许有一天,他在学术之余,会回来处理这样的一个离散的存在感?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对创作仍未完全放弃。近些年来,他写了一些诗,也在Facebook上纪录了一些回忆和行游的小文,或日常之思;而且总是和蔼与淡定,以此在学术与创作里,去面对时间与自己的人生。

话题后来不知怎么的,提到与他同时期的马华作者/诗人,如冰谷、沙河、沙禽、艾文,以及黄远雄等,仍孜孜不倦于创作,加上年轻一辈的崛起,作品集的不断出版,让人觉得马华文学总还是带着希望的。而我想起了很久很久以前,黄远雄曾跟我讲过的一句话:如果没有李苍,或许就没有左手人了

(李苍是有成老师去国留台前写诗和在《蕉风》当编辑的笔名;左手人是黄远雄另一个笔名),他总是那样诚挚和热心鼓励着一些写作者。过去如此,现在,也如此。

访谈结束后,从星巴克出来(吃完火锅后,我们从东方米兰出来,又转往附近的星巴克喝咖啡进行访谈与闲聊),他在下着微雨的凄寒夜里,送我到公车站搭车。公车来了,从车窗上,看他撑着伞,穿越马路,穿过灯火纷繁的夜色,越来越远,越远,然后消失在公车镜面上远去的潮湿夜色里了……
辛金顺【专访】 

Sunday, June 22, 2014

再話煙杆


一刀大師在面子書貼個“父親”歌曲,面對“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和“每逢佳節倍思親”傷感, 讓我感慨萬千。

恰逢今天農暦五月廿五日,是先父去世三十五周年的忌日。

按照傳統習俗,生為子女的我們,在家做幾碗飯菜祭品禮拜祭祀,讓子孫追憶和景仰。

閑着沒事,便翻箱搜出先父的長短煙杆,見到銅鑄煙鍋這支,是老爸的手玩件。

本想連同陶瓷煙斗那枝煙杆,一起燃點煙絲,放在桌台上拜祭。

再想到煙杆依舊, 主人已不在了,還是抹擦干淨,收回箱子存念吧。



Tuesday, June 17, 2014

李有成學長特輯


本文轉載自今日南洋商報副刊,在這個專輯裡,包含了李有成學長(9172)精彩的詩集與訪談。


诗人节特辑——李有成专号(1):祭南海之神
淼淼南海碧波千万浬
渺渺, 有一种声音
哀哀, 有一种怆痛
蛰居千噚的海神
湛湛诡谲, 祢竟疏于巡弋
惨惨然, 有一种叹息
千缕万缕, 莫非扰祢清听?
有一种命运, 蹇剥的
命运, 呻吟水上
祢应竖耳, 抑是乘祢白鼋
远远, 远远,
避向暗澹深处?
有一种手势
颤栗的手势
向前, 漭漭水域是茫茫的希望
向后, 凄凄故园是重重的绝望
万民慌慌, 海神
祢何忍吝于指引?


汹汹南海, 淼漫的
水乡, 也曾有
旌桅楼船, 舳舻比连
海神, 祢也曾
飘忽显灵, 命那海妖水怪
流窜臣服。从安南
至暹罗, 南迄满剌加(注一)
上国人文, 也曾托祢护佑
汇粹南国

神明不老, 激荡的
仍是昔日的湛蓝
幽幽水路, 祢能否辨识
昔年千帆犁过的痕迹?
故人远去, 龙骨已解体
旧时的水路, 如今
另有摇摇幌幌的旗号
摇摇幌幌, 要向祢借道
借旧日的水道, 祢要恤怜
这张张焦虑失血的脸孔
也是上国后裔, 三保落难的子弟
祢若公正, 就不该弃他们
怆怆惶惶, 直向祢呼告投奔

南海灏灏, 珍藏全归祢
水族麕居, 全依祢统御
祢凌波而行的神明
且莫嫌弃, 莫嫌这些人
独缺牛羊鸡豕, 清酒素菓
沃土已变荒原
牲畜不育, 五谷哀伤
祢且问一问那四方土地
何以如此怆然?

浼浼的南海, 也有那
观音慈航, 那么海神
祢就该来, 该来普渡
从此岸到彼岸
教南海万顷尽是甘霖
教这些人终生膜拜
莫让碧蓝无辜
竟成哀哀愁愁的鬼乡
而教这些人, 死后迁怒于祢
魂魄渗湿, 鬼声啾啾
犹学那精卫衔石(注二)
无数的精卫, 要在祢
广袤的美丽家园
铺一条, 一条自由之路
一端刺向森森魔窖
另一端要勇敢伸向前
海神, 切莫教
莫教自由遭人辱笑

出祢鳞屋龙宫吧, 海神
或骑螭龙, 或乘大鳌
冥顽盗枭, 也应羞惭远行
发祢赫赫神威吧
教台风消弭, 洪涛俯首
教鱼虾开道, 灵龟护行
传说南海多乐土, 蓬莱接连
就出祢贝阙朱宫吧, 海神
有一种声音, 祢应该听到
有一种手势, 祢应该看见
有一种仰望, 祢应该同情
那么海神, 冥冥中祢且来
会四方之神明
领哀哀黔首
南向, 南向, 教自由
有路, 求生有门
而回澜万转的南海
原就是慈悲的仙乡



197973日脱稿,712日重修)
附注:
(注一)安南、暹罗、满剌加:皆古国名。安南即今越南;暹罗即泰国,满剌加则为今马来半岛南部之马六甲,为马来西亚之一州。
(注二)精卫:鸟名。《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有鸟焉,名曰精卫,其鸣自詨,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又〈述异记冤禽条〉云:炎帝女溺海化精卫,一名冤禽。

后记:
越战始于1955111日,而以南北越统一终于1975430日。这场在学术上有时被称为美国在越南的战争鏖战20年,死伤数百万人。越战结束后,仓皇逃离越南的人不在少数,其中有不少搭船逃亡,因此又被称为船民。
1970年代末常见有船民挤身在破旧的船上,在南中国海漂流,有些在马来半岛东部靠岸,幸运的获得短暂留置,之后被送到他国居留。
此即〈祭南海之神〉一诗的背景。诗完成后藏置多年,之后竟遍寻不着,日前整理旧稿才重见天日。此诗为1970年代我所写的最后一首诗,风格、语言、理念皆属于那个年代,原无再对外发表的必要。《南洋文艺》的主编张永修知道有这么一首诗,鼓励我发表。
3040年前的旧作,属出土文物,聊作个人诗创作生涯中的纪念。(201469日清晨记于八打灵再也)



李有成简介
1948年出生于吉打州班茶。国立台湾大学博士(比较文学),现任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国立中山大学合聘教授、国立台湾大学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兼任教授,曾任欧美研究所所长、《欧美研究》季刊主编、国家科学委员会外国文学学门召集人,及中华民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长。研究领域主要包括非裔与亚裔美国文学、当代英国小说、文学理论与文化批评等。
著有《文学的多元文化轨迹》,2005、《在理论的年代》,2006、《文学的复音变奏》,2006、《逾越:非裔美国文学与文化批评》,2007、《在甘地铜像前:我的伦敦札记》,2008、《他者》,2012、《离散》,2013等;另有诗集《鸟及其他》,1970与《时间》,2006
其编辑文集包括《帝国主义与文学生产》,1996、《在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之间》(合编),2006、《离散与家国想像》(合编),2010、《管见之外:影像文化与文学研究》(合编),2010及《生命书写》(合编),2011、《南山不寂寞:怀念朱炎教授》,2012等。

李有成【诗】 



学术与创作的淑世关怀———访李有成老师(上)

2012121日(星期六),与李有成老师约好6点在台北市和平东路与新生南路交叉口角落间的东方米兰火锅店见面。寒雨凄迟,把人隔在半路上,从捷运古亭站出口,雨水静静的卷入时间焦虑感的深渊中。
问巡警,说走个10分钟路程就会到了。
计程车呼啸而过,辆辆客满。因此只能冒雨而行。黑雨之中的和平东路好像很漫长,巡警口中的10分钟,让我连走带跑,差不多是15分钟才抵达东方米兰的门口。一衣带雨,从身上拂下的雨水散着凄寒。而有成老师已在门口等候,怕早已订好的座位,在10分钟后被取消。雨把时间卷入苍茫的灯景之中,落地玻璃窗面水气如雾,与室内火锅中滚烫的汤气散漫成了一片迷蒙的回忆……
因此,拨开记忆空间的烟雾吧,我试着挑开有成老师在时间与空间的烟雾之谜,回到马来半岛上北方的童年渔乡班茶(Tanjung Dawai),那海与天,浪与岸时常对话的情景,已然成了有成老师童年美好记忆的画面。椰树、季风、涛声与亚答屋,构成了一幅永恒的图景,在岁月长廊的回望里,形成了一面难以泯灭的记忆。像他说的:我常去海边,往往面对着辽阔无涯的水平线,想像力就来了。从小在渔村里长大,海岸的孩子,总是在想着海与天交接之处,或海的另一边,会是个什么地方?空间想像的魅惑,不断促使着他想要去探个究竟。在那遥远的世界,逗引和召唤着他,去解开那个海天辽广的秘密,最后,他终于离开老家,越走越远,而到了海的另一边,到了台湾:所以我想,我的命运,在那时就已经决定了吧?
辽阔的海洋,不但刺激着他的想像力,而且也提供了他很好的写诗经验。渔村形成了一个创作的想像构图。过往童年的空间与时间,已经内化成他生命的一部分,在某个时刻,会从记忆里挖掘出来,而渗透到创作中去。他以个人渔村生活经验做例子,如吃海产,放在现在而言是奢侈的,可是那时渔村缺乏很多物资就是不缺海产,所以写吃时,童年难忘的海产盛宴经验,就会潜移于文字之中,化入创作里,而为人所不觉。
另一方面,渔村的生活,以及来自劳动阶级的家庭,让他更能了解与关怀弱势族群的苦闷。
对于一群处在社会边缘的人,不论种族肤色,都是他长久关心的对象。这后来成了他学术研究的关注焦点,尤其通过研究美国黑人与少数民族文学的弱势文学话语,无疑将他那一分缘自渔村的弱势关注,转化而成了其论文核心价值的终级关怀。这样的意识转折,说明了成长环境,对有成老师学术研究的趋向,是具有一定的影响性的。
然而,在多元族群组构而成的渔村,食物、地景和语言所形成的味觉、视觉、声觉空间,是否会为一个离乡久远的离散者,带来某种记忆的乡愁?一如味蕾触及童年曾经喜爱的食物,由此会打开沉埋的记忆空间而喊出:我曾经住过那地方啊,回忆也紧随跟来?
有成老师似乎被我的问话敲开了沉潜已久的记忆。如谈及渔村里所吃到的kappa,那赤道食物空间所形成的光影,也刹那纷沓而至。食物味觉会区分出地域性的,有成老师说:吉隆坡以南的Laksa,其实是咖哩面,跟槟城用鱼肉熬出来的Laksa不一样,也跟我们那地方由马来人煮出来的不同。当Laksa离散到了台湾,就是咖哩面,所以相同的食物名称,在不同地方,会衍异出不同的料理与味道。还有那情境,拿着碗向骑脚踏车的马来小贩买Laksa来吃的情境,现今也不可能再有了。有成老师似乎有点感慨的说:食物由本土传到外地,在材料和味道上,必然会有所改变;人何尝不也如此?在不同地方接受不同文化薰陶,自然在看事物和做事情的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

经历提供不同位置和视角

这是一种叫经历的不同吧?像文学创作,像学术研究的视野和认知。而移动带来扬弃和涵纳,在转移身体的状态下,自也提供了不同的位置和视角,让人可以对某一相同事件,提出不一样的看法。
对于身体流动,与空间转换所带来的经验体认,带出了族群分布与空间涵具内部权力及政治内涵的课题。让有成老师忆及,童年时的渔村中心,尤其在大街一带,村人称为pekan,分排着咖啡店和杂货店,大部分都是由华人经营的,而马来人则被边缘化到了偏乡,村人所说的kampong,空间被racialized了。可是这样的空间种族化,并非刻意安排,而是自然形成的。
后来渔村被海水逐渐侵蚀,有的华人就往后移,也移到了偏乡去。
我笑说这有点像隐喻,华人最后也被边缘化了。如当今国阵政府不断建设新市/镇,开立许多马来商店,使得原有以华人为主的经济中心之旧市/镇,却被新市/镇所代替而边缘化了。这触动了有成老师到Putrajaya的经验。某次回马,文艺春秋主编黄俊麟载他到那富丽堂皇的国家行政中心绕了一圈,他笑说,它不只代换了吉隆坡的行政空间,而且人民要在这权力空间里示威抗议,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当然,更重要的是,空间重新被划分,华人在这权力空间里,完全被忽视掉。
所以有成老师说,他还是怀念渔村时期族群和谐融洽的关系。距他家200公尺左右是马来小学,另一边再过去300公尺就是回教堂了。回教堂前是个墓场,因此村里有马来人逝世出殡,经常会抬着棺木经过他家门口,以便抬到墓园举行葬礼。斋节时会送来马来糕点,华人新年时则会回送甜粿。很单纯,没什么利害关系。
后来13岁离开渔村,到槟城就读钟灵中学,毕业后呆了一年,因此在槟城住了近8年,所以在他的生命中,童年的渔村和少年的槟城,留给了他最深刻的印象。也在那时,他开始体会外在的世界,尤其1960年代中期,有文革、有越战,虽然都没有亲身经历过,但媒体天天有反战、反文化的报道。
19685月又掀起了学生运动,西方反战的浪潮,总是冲击着他敏锐的思维。当时马来西亚,尤其槟城左派的影响力不小,国阵的前身联盟执政,可是示威抗议浪潮不断。如社会主义阵线的劳工党和人民党联合进行罢市,槟城那时甚至宵禁。而且那时的左派势力是可以影响经济活动的,可惜1969年的五一三事件过后,新政策一出,左派政党就被铲除了。
有成老师以那时少年敏感的诗心,关注到那时政治的发展趋势,并认为有右翼政党,就要有左派政党在里头,才能彼此互相制衡。所以他说:身在60年代的槟城,我经历的非常多,虽然没直接参与,但眼看的、耳听的、感受到的却很多。这个世界看起来简直就是纷扰却充满生机的一个时代。因此,这样一个时代的洗礼,让他对弱势族群更加关注与关怀。这后来都反映在他的诗歌与学术著作中。

向世界张望的窗口

那时他也开始写诗,以诗反映对外在环境的感受和观察,也反映着对世界的向往与想像。诗风写实,那是一个年轻人追梦过程中的必然旅路。后来觉得越写越不满意,才慢慢转向现代诗创作。此后认识了温梓川,编《银星》诗页,一直到离开槟城,至八打灵的《学生周报》和《蕉风月刊》任编辑为止,槟城这座后殖民岛城,给了他向世界张望的窗口。
当然,也忘不了五一三事件。他记得那天傍晚,刚跟几位同住的朋友吃完饭散步到附近社区闲逛,突然有警车遇到他们就喊,要他们回家。
回到住处,通过收音机,才知道吉隆坡发生了暴动。谣言满天飞,挑衅的也有,物资被抢购一空。事情过后,到吉隆坡,流传着很多说法,有房子被烧,其他地方也有动乱,反正讯息真真假假,那时也难以分辨。历史如烟,有成老师这时试图拨开那层烟雾,很肯定的说:整个国家政策的改变,五一三无疑是个关键。在他的认知里,东姑阿都拉曼执政时代,整个种族关系还很和谐,但五一三之后,一切都变了。

辛金顺【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