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巒連綿,郁郁蒼蒼的升旗山,是藏風聚氣的寶地。
一位腰纏萬貫的華裔富商 ( 涉及私隱,不便透露姓名 ),於1963年到來逰覽時,忽然心靈一動,向人表示要在這塊靈地興建一所神廟, 讓風水的旺氣加上神明的靈氣,可以庇佑全民,
讓大家可以享盡人間的幸福和安樂。
這項買地興建華人神廟的消息,頓時在山上居民中引起轟動。
這塊位於總督官邸 “美麗都 ( Bel Retiro ) ” 前的空地,原本是山上纜車工友的足球場。此外,絕大多數工友屬回教徒,足球場易成神廟,不但引發了宗教問題,更直接足成回教堂的建立。
以纜車站站長為首的回教徒,很快就將反對的異議一傳十,十傳百的散播出去。
在回教商人的支持下,也引起了當時檳城第一任州長,拉惹烏達 ( Raja Tun Uda
Alhaj ) 的關注。
一個星期後, 州長即下令土地局取消出售土地的協議。
這個事件也使山上回教徒得到了啟示,導致他們也希望在現場建立一座回教堂。
1963年5月,山上居民在檳城富有和知名的回教商人支持下,成立一個回教堂建設委員會。經州回教事務委員會深入研究該項建議後,終於獲得聯邦政府批準興建。並在
1966年獲得5,000元資助。其餘47,000元是來自公眾的捐款。
當年建委會只接受回教徒的捐款,非回教徒的捐獻遭到禮貌性的拒絕。
據了解, 有大部分的建築費應用在通過纜車運輸建築材料,因為當年還沒有完整直通上山的馬路。
這座回教堂在1963年即時動土,直至1966年2月此竣工。1966年4月22日由州長Raja
Tun Uda Alhaj 開幕。
耗時三年的回教堂,總共得到聯邦政府提供7萬元的建築費。在第二馬來西亞計劃下,再得到聯邦政府撥款24,000元。 ( 1975年8月前,國際以元來稱呼馬來西亞貨幣,8月後才定名為令吉 )
升旗山回教堂的設計是南亞和中東建築風格的結合。圓頂如同 Kapitan Keling 和浮羅回教堂的形狀。
這可能是由於承建商,繪圖員和監督施工的成員多來自 Jawi Peranakan 社區 。
( 這群印度裔回教徒,與馬來人通婚,因高度馬來化,一般也視為馬來人,馬哈迪就是一例)。
1983年,此座回教堂的管理權轉交至檳州伊斯蘭宗教理事會(MAIPP / Majis Agama Islam Negeri Pulau Pinang )。
自成立以來,回教堂已經修復了幾次。2011年,聯邦政府再通過首相撥款180,000令吉修理兼在回教堂附近建立一個大會堂。
以前,有很多信奉回教的纜車工友需要住在山上。現在纜車系統和相關設施已完成,運營管理人數已經減少了,
導致沒有這麼多信徒去拜禱。
惟每星期五的拜禱,得采有部分回教逰客按照慣例,加進回教堂內拜禱, 壯大了信徒陣容的視覺觀感。
升旗山這個景點,你去過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