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28, 2017

橡膠樹種子 - 樹柅籽


已故外婆在霹靂州太平直弄小鎮近郊擁有一小片橡膠園丘。小時候,每隨母親回娘家,經常與鄰居玩伴到膠園內溜達。
橡膠樹通常在3-4月和8-9月,每年開花兩次。一個月後形成小果,再過兩三個月果實才成熟。
那時我們都會懷着興高彩烈的心情到膠樹下撿拾其果實 – 樹柅籽。
前幾天無所事事,到樹林裡鬆骨舒筋打發時間,突然聽到 “啪!”的一個巨響,嚇了我一跳!(真的被嚇着了)。
回神過來之後,才發現原來是附近一棵“橡膠樹的果實”爆炸了。當即蹲下地,尋找那散落四處的樹柅籽。不過,爆開後的樹柅籽,彈到哪裡就找不到。
其實我很想親自目睹橡膠樹果實爆開的壯觀,可真不易見到。忽然又聽到遠處傳來一聲 “啪”響,不知那棵樹的果實又爆開了!可惜遇不到,望不見,只是空等待。
這一爆響,給我的感覺仿佛回到兒時的膠園,撿拾樹柅籽,耍花招。
(一)把樹柅籽在硬地用力快速磨擦至發熱,然後把它貼在朋友皮膚上,皮膚表層會被燙得稍微疼痛。 ( 小朋友翻臉還是忍着, 罵完就沒事了。)
(二)在地上畫個圓圈, 每人將幾粒樹柅籽放在圓框中,拿一粒母彈瞄向圈內的樹柅籽堆中射,彈擊出圈的樹柅籽,就是你的。 ( 按規矩,願賭服輸。)
(三)男孩子的原始武器,就是用樹木的枝椏制作的Y字形彈弓,篩選出的小粒樹柅籽就是子彈,攜帶一包樹柅籽又方便。 “嘣”的一聲,對鳥獸有殺傷力,射中人體皮膚也蠻痛的呀! (老童伴被射中後吼叫打罵一通之後,都會握手言和。)
(四)用線將樹柅籽串成手鏈或頸鏈,戴在手腕或挂在胸前;又可像裝滿子彈似的系成在腰間或懸在肩上的鏈子,更好玩的就是戴在頭額上的鏈子,像似鑲嵌在皇冠上的寶石。 ( 對當年的小孩來說,這就是最好的原始裝飾。)
(五)除了玻璃珠球,樹柅籽也拿來當棋子玩馬來人傳統游戲,Congkak 。 ( 利用大自然的材料來當玩物。)
(六)將一粒樹柅籽串成鑰匙圈的裝飾物品, 剩下的幾粒放在碗碟上當擺設小物。
隨着物質生活的豐富,現代的童玩多不勝數,都是電腦和電子高科技的玩意,可以說大部份的孩子或年輕人對這美麗奪目的種子,都一無所知。
相反的四,五十年代, 經濟不景,家裡沒有多餘的金錢買玩具。 即使有,價格也是便宜的,制作簡單的。 而且不少游戲是由就地取材的樹柅籽,自創許多有趣的玩藝。
附貼照片是一些在樹下撿拾到完整未爆裂和爆裂後的果殼殘骸, 及褐色具有豹紋的樹柅籽。

樹柅籽,成了老頭子我今天美好的童年回憶。


Tuesday, December 19, 2017

「馬來亞鐵道局大廈 Malayan Railway Building 」



座落在海墘新路 ( Weld Quay ) 與大街路頭,也叫火車頭路 [註1]  ( China Street Ghaut ) 交界處的建築,現在是馬來西亞皇家海關部門的檳城總部 ( Royal Malaysia Customs Department / Jabatan Kastam DiRaja Malaysia ) , 因此被命名為「Wisma Kastam」。

但是這個已經有 110 年歷史的 「關稅局大廈 Wisma Kastam」, 當年是「馬來亞鐵道局大廈 Malayan Railway Building」。

1905 年尊基動土,兩年後建成啟用。歐洲元素建築風格外觀,一個三層樓高四方形的大鐘樓,矗立在三層樓的大廈中間。

門面上刻有「M.R. 1907」, 即是「Malayan Railway」的首字母及「1907」落成年份。
除了提供鐵道局行政與票務服務之外,還設有讓乘客住宿或小憩的火車站旅舍,且附有個殖民時期一流西餐廳,內置一個酒吧。

這個鐵道局辦事處,既無月台,又不見火車。 一般火車乘客, 先在這裡購車票,然後到大街路頭  (China Street Ghaut) 的火車橋碼頭,乘渡輪過海,費時廿五分鐘左右,抵對岸之北賴 (Prai , 以前稱為 Prye ) 新路頭火車站碼頭,始由該處月台登上火車南行或北上。

而乘搭火車旅客抵達北賴火車站,則轉搭由鐵道局之渡輪運往檳島。外來者對此渡輪程序,皆嘖嘖稱奇。

1967年,橫越北賴的火車軌道鐵橋建成後, 從而將鐵道路線延伸到北海 (Butterworth)
, 鐵道局也終止了火車渡輪服務,售票服務遷至檳島渡輪碼頭附近,火車橋碼頭後來也被拆掉了。

老一輩人所慣稱的 「鐵道局大廈」, 仍然是一座漂亮的歷史遺跡,它也是老檳城的地標之一,不過也有一道軼事逸聞。

先說建於 1800 年的椰腳街 「廣福宮(觀音亭)」,為華人信徒深信主祀的觀音,能庇佑全家平安,逢凶化吉。觀音也被視為各行商業與職業的守護神。

「廣福宮」平時香火鼎盛,每年誕辰日,尤為熱鬧。觀音簡直成了一個萬能的菩薩。

話說回來,如今商業茂盛的銀行土庫街 (Beach Street / Lebuh Pantai) 當時是面對大海的一條海灘大道。

「廣福宮(觀音亭)」與對面的大街 (China Street, 廣東人叫觀音廟直街)相距一條直線。從廟寺望向大海,一覽無遺餘的海闊天空,在有規律的海水引進財源,順流而上。難怪在這一帶經商的華人,財富增長如潮汐,取之不盡。

不要以為只有中國人最迷信,殖民統治馬來亞的英國人,霸佔這個國家的資源,貪婪意識強也迷信。

為了不讓華人分享他們來搶奪的財富,英國當局興建了「馬來亞鐵道局大廈 Malayan Railway Building」, 屋頂矗着一個鐘樓,鐘面朝向「廣福宮(觀音亭)」, 希望通過破壞風水能影響華人商業的財運和未來的發展。

沒有明確的理由來証實英國人的意圖,這個不祥的兆頭,據說令當時的華人商業社會又氣又懊惱。
風水布局,畢竟只是道聽途說,人云亦云的故事。

可以証實的是,這座鐘樓曾為船隻,乘客提供方向指標,提醒乘客留意時間,免得錯失乘搭火車的開行﹔又讓臨近的市民享用它的報時功能。

如果有到海墘新路(Weld Quay),好好欣賞這個曾為殖民象征的建築。

同時還可以觀賞到一座英皇愛的華七世 (Reign of King Edward Vii, 1841-1910) 統治期間鑄造的老郵筒,豎立在今天 「關稅局大廈」 前的馬路邊。

單看檳島市政局為它做的防撞措施:左右設置兩根柱子,把郵筒夾在中間,我們是何等珍惜這個文物呀!

[註1] 火車頭路 / China Street Ghaut 和 已消失的火車路Gladstone Road 乃是兩條不相同的街道




 馬來亞鐵道局火車橋渡輪碼頭

馬來亞鐵道局運載乘客和車輛的渡輪 “  Violet “號

英皇愛的華七世 ( Reign of King Edward Vii, 1841-1910 ) 統治期間鑄造的老郵筒

Wednesday, December 6, 2017

「Bishop Street」或是「漆木街」?


 相片中左手邊的建筑是 1920 年的「The Whiteaway, Laidlaw & Company Limited Department Store

檳城Bishop Street的中英文路名對照,所用的詞語意義完全不一樣,簡直是風牛馬不相及。
那麼,是主教的Bishop Street, 還是漆飾工匠的漆木街
先來講講主教的Bishop Street
1781年因暹羅發生教難,法籍教士Arnaud Antoine GarnaultJoseph-Louis Coude被驅逐出境,而避難於吉打港口 ( Kuala Kedah )
1786年,萊特佔據檳榔嶼後,立即開發這個荒島。並將賈諾神父Rev. Garnault 從吉打港口請過來檳城。
不久,這位主持檳城教務賈諾神父,被羅馬教廷任命為曼谷主教。
為紀念及慶祝賈諾神父榮阩主教 Bishop , 萊特也造屋一所,獻給賈諾主教。今天的Bishop Street,也即由此盛事而得名。
提及主教,必然也要講教堂。萊特為了教友精神上的需要,很快第一間教堂,就在隔鄰的Church Street(本地華人都叫義興街,中英文路名對照的意義也是不同)建立起來。
這間用木材建搭,屋頂蓋着亞答葉的教堂, 就是Church of Assumption/升天堂的前身。
檳城教務在不斷地擴張中,教友也跟着增多,簡陋而狹小的老升天堂已不再適用。
1860年乃在華蓋街/ Fraquhar Street新建一所莊嚴堂皇的新堂,既是今日的天主教聖母升天堂」「Assumption Church
作為全檳第二古老的天主教堂,繼在1928年完成主要復修和擴建工程。
其實Bishop Street曾有一所教堂,是由一位亞美尼雅商人Catatourour Galastaun1824年出資興建的The Church of St George, 可惜後來亞美尼雅信徒群體越來越少,在1906年左右教堂被拆毀了。
回來說老檳城華人,為什麼又會將這條街稱為漆木街呢?
十九世紀上半葉,漆木街曾是一條繁華街道。各類商品雲集於此,令其成為檳城上流社會的主要購物街。
倫敦著名的百貨公司The Whiteaway, Laidlaw & Company Limited Department Store, 海外分行於1908年就設在這區裏。
從中國南移至檳榔嶼討生活的早期華僑移民,除了廣東廣西,福建海南人,還有少數湖南湖北,山東浙江,江蘇江西等等三江人士。
憑着精明的經商頭腦,以及手工細緻,製作精美,雕刻著稱的木器家具上海商人,也在這區裏開設高檔傢俬店。
中國家具從裝飾上來說有雕飾,漆飾,金屬裝飾和鑲嵌裝飾等等多種,其中以漆制家具佔數最多。
一般說來,為了美化家具的表面,商家時常會對家具填漆, 尤其在發現到瑕疵,即刻補漆。
不同木材的家具有着不同的鬆漆工序, 從打底到鬆飾,要進行多次由粗糙到精細的工夫。 閑說這是瑣碎簡單事物,却是需要有精湛手藝的漆飾工匠才能勝任。
故此,在漆木街/Bishop Street  亦聚居很多漆飾工匠藝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做着重復的漆飾工作,也讓傢俬店及週邊散發着濃烈的油漆味。
漆木街, 顧名思義即成了華人隨口叫出的街名。
百年前的繁華市場,早已消失在歷史的歲月裏了。
下列幾個名號是腦海裏依稀還能看到60年代的商店。
漆木街椰腳街交口的友邦保險大廈AIA提供客戶服務的辦公處。對面一家南益木器公司,幾個工匠默默在店前刨木油漆。
曾有一段時期,很多銀行駐進漆木街。大眾銀行隔鄰,還滿有名氣的娘惹菜餐廳不知搬到了那裏。
度身訂造西裝的洋服店Lee Style,高級面料的綾羅綢緞Vogue Silks,無用却價格昂貴的鑽石De Silva,珍奇古董東華古玩店,還有幾家國際時尚品牌如 Arrow 男裝恤衫, 高檔棉織T , 女性潮流服裝和配飾的時裝商店。
讓人消磨時間的幾家西式美食餐廳酒吧,比如Liverpool Bar, 老檳城俗稱的國聯酒吧波摩酒吧,已被後者取代了。
記得幾間專賣印度翻版的英文歷史,文學,科學等原著與教材書的小書攤,這兩間店屋今已轉售成了拍賣行; A. Denny & Co. Sdn. Bhd.
為提供出入境証件和服務,多年前孟加拉國設個領事館在漆木街。印尼在還未設立領事館於檳城時,也曾安置一個印尼駐檳代表的辦事處在這條街
雖然屋非原主,曾是甲必丹鄭景貴產業的Logan商業大廈Robert LaidlawWhiteaway, Laidlaw & Company Limited商場, 依然矗立在漆木街
由廣東僑鄉創立於1873年的新會會館,也屹立於漆木街迄今歷一百四十寒暑了。

它們見証着漆木街從興起的繁華,昔日車水馬龍的熱鬧景象,至到環境的變遷,靠漆飾手藝謀生者棄世仙遊,活躍市場今已不復存在,更甚於逐漸衰退而趨沒落。

 保存至今天「The Whiteaway, Laidlaw & Co. Ltd」原有建筑。

 相片中右手邊的長型兩層樓宇建筑是今天的「AIA

 .「Bishop Street/「漆木街」今的街景

「新會會館」 

 A. Denny & Co. Sdn. Bhd

老舊瀕危的三層樓店屋

Thursday, November 30, 2017

檳城中央醫院的捐獻碑


今天前往中央醫院,探望一位因車禍意外受傷而住院的同事。

走去停車場拿車時,見到這個佔據三面牆壁的信息碑。中間一塊,及左右各兩塊,一共五面刻有捐獻功勞者名字的大理石石碑。

雖然石碑是置在院內很不顯眼的角落,不過最顯眼的一塊,倒是 ( 義興公司喜捐醫院吉地壹所 )。

傳統印象中打打殺殺,敲詐勒索,販毒走私,開賭買淫的華人黑社會(俗稱私會黨),粵籍的義興公司和閩籍的大伯公會,不是只做壞事,而是還會對社會行善。

巴素博士(Victor Purcell)的《馬來亞華僑史》曾指出,馬來亞的私會黨是出於天地會分脈,稱為洪盟洪盟在馬來亞,則以義興著稱。 義興原本屬於鄉邑,宗族兼宗教或慈善自助的社團,可是到後來却退化為犯罪的組織。

這塊碑身右下面石碑的記載,確定了義興公司獲得當年英殖民政府的認同及贊賞。

碑文鐫刻着:
THE SITE OF THIS HOSPITAL WAS
THE GIFT OF THE GEE HIN SOCIETY
嶼城義興公司喜捐
醫院吉地
大英壹仟八百八拾六年
大清光緒拾二年丙戌歲立石


右上方石碑全英文記載:
DONORS
MAHAMED AMIN & MAHAMED MEYDIN
PEER MAHAMED & SANCARDOSS
CHANDAPA & ONG HONG GUAN
SHAIK JAN & MADAR SAW
PAKIR
1879


中央石碑主要記載: 
這個工業設施(醫療診所) 由泰國國王*獻贈,日記1890524
*泰國曼谷王朝第五代君主拉馬五世, 朱拉隆功大帝(1868-1910)統治時期)
INDUSTRIAL SHED
PRESENTED BY
HIS MAJESTIC
THE KING OF SIAM
MAY 24TH 1890


 
左上方石碑所記:
DONORS
THE TOA PEH KONG KONGSEE
THE GHEE HING KONGSEE
TAN BENG SWEE
MESS NOORDIN & SHAIK YOUSOOF
CHULAM MEYDIN MERICAN
DALBADAL & YAHAYAH MERICAN
PAH ETAM KADIR HOSSAIN
MAHAMED JOONOOS & MAHAMED ARIFF
MEERAH PULLAY KAKAK & CHE ISMAIL
SHAIK IBRAM & MAHAMED FAHAR
CAUDER MEYDIN & B KADAR SAW
SHAIK ISMAIL & MAHAMED HASSAN
ABOOSTI MERICAN & COOPAH PEECHAY
SHAIK EMAM
CHALONG HAJEE MAHAMED NOOR
ABDUL CAUDER MERICAN
MAHAMED ALLEE & MAHAMED NOORDIN
SULTAN MERICAN
KEECHEE MAHAMED SHARIFF
MAHAMED CHOUS MALIM
MUNA MASTAN & HAJEE ABOO BAKAR
1879


左下方石碑所記:
MESSRS OH YEAN HENG AND
GAN KIM SWEE ARE THE DONORS IN
CONSTRUCTION THE SURROUNDING
WALLS AND WARD OF THIS HOSPITAL
嶼城胡淵衡  顏金水喜捐
醫院圍牆壹座
病房壹所
計銀伍壹百六拾員
大英壹八百八拾六年
大清光緒拾二年丙戌歲立石

其他四面的碑文,竟然沒有一個洋名,不會是歐洲洋人行善低調,不顯耀自己吧!

大體來說,捐建醫院基金的其他種族,多數是印裔回教徒,包括出資興建甲必丹吉靈回教堂 ( Masjid Kapitan Kling ) 的印籍回教徒富商 CAUDER MEYDIN, 尤其MERICAN家族捐獻實佔不少。

不知是何人撰寫的碑文,一些中文字實在是很難分辨是對或錯。

比如檳榔嶼的 “ 嶼 ” 字,換成個異形字,部首的位置竟在頭上!當然區分這個山在 “ 與 ”之上,和在 “ 與 ” 之旁這兩個字並不困難,因為從部首即可聯想到是同一個字。

但是數目字大小寫法就有問題了。若用大字書寫,“ 一 ” 不 “ 壹 , 這就讓人莫名其妙。

還有銀額的 ,只需簡單想一下,就知道該是用 “ 銀圓 的 “ 圓 “,而不用 元 “, 哪倒有理可講,不知到底怎麼會是 ” 員外 “的 ” 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