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21, 2018

“汕頭” 不生產 “汕頭缶“


(圖 1) - “汕頭缶” - 9吋青花大碗 “ 原始瓷器 “

我祖籍廣東省潮陽縣汕頭市和平鄉。先父漂洋過海到檳榔嶼落腳,開的店鋪是盤碗店  / Puang Uan Diam,經營批發由中國入口的汕頭缶” - 潮州音讀出 / hui ”, 既是陶瓷餐碟相關的商品。

這裡說的汕頭缶, 陶瓷盤碗店同業者把 它歸類為只是由潮州生產的日用粗陶碗碟餐具,產品通俗名稱有“大斗,二海,癸花中,旦青中斗“等等。

用比較易懂的語言來描述一下產品, 最具標志性的潮瓷產品就是老公雞碗  ( 可請參閱一下拙作:老雞碗    http://huctan.blogspot.my/2014/10/blog-post_22.html  )

汕頭缶不產自汕頭,汕頭只不過是一個港口城市而已, 汕頭根本沒有生產過陶瓷器。

潮州陶瓷餐具 (汕頭缶)的生產基地,其實主要在潮州四郊的燒窯區,如潮安楓溪區, 潮州市湘橋區; 大埔高陂鎮; 梅縣水車鎮﹔; 惠來縣東溪鎮﹔; 揭陽揭西縣河婆鎮,饒平縣浮濱鎮等等

廠家將外銷的產品運至汕頭這個裝運港碼頭,才將散裝的貨裝入船艙運至國外目的地如馬來亞的檳榔嶼。後來,凡事在汕頭港口出口的陶瓷器,大家通通都叫作汕頭缶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汕頭缶外銷業務由國營設在汕頭市至平路的中國工藝品進出口公司汕頭支公司經營,並由香港德信行有限公司和澳門南光貿易公司協助推銷海外市場。

順便來講講一段歷史。潮州人自鴉片戰爭後開放海禁,可以說已經有人開始向外尋找環境更優裕的地方居住了。

因地理上的關系,接近東南亞的馬來亞,尤其在萊特開闢檳榔嶼後,各士農工商,粉至沓來,業商者則大多於檳島之中街,打鐵街,海墘新路等地。

無形中以上三個地方成了潮州人商業區, 盤碗店  / Puang Uan Diam, 十之八九均為潮州人所經營。 ( 檳城的陶瓷商Porcelain Trader     http://huctan.blogspot.my/2012/08/porcelain-trader.html   )

限於篇幅,我不準備對汕頭缶一一介紹,僅就幾個特種陶瓷碗杯講講他們的獨特風格。

(圖 1)  這個 9吋 青花大碗, 即便在今天本地陶瓷業同行,很少有人見過此類產品,它是先父由第一代檳城陶瓷入口時遺留下來的標準 “ 汕頭缶  。 

先看看碗內底層部分,燒制前全碗上滿釉,底面圈蘸細沙,連迭入窯; 雖然省去墊具,充分利用空間燒制,可是燒造出來時,却讓碗底留有沙粒痕跡無釉處即稱 “ 澀圈 ”,亦稱 “ 砂圈 ”。

另外因為它比陶器所用的原料純度要高,又比陶器有較高的燒成溫度,胎骨堅實,還有一層極薄的釉,擊之有鏗鏘聲。這些都有瓷器所具備的特點,所以我們稱它為 “原始瓷器“。

這大碗也是先父見証汕頭陶器向瓷器發展的漫長歲月中的一個重要產物。

接着來講粿印模具, 大家普遍知道的是以木制為最多,金屬塑膠做材料也不少, 還有瓷質小碗仔和茶杯。潮州人的粿品如發糕, 咸水粿,粕籽粿,缽仔糕,碗仔粿等等多用小陶瓷碗蒸制。

(圖 2) - “汕頭缶” - 陶質粿碗 - “ 六煎

( 2)  這個今天已鮮為人知既薄又輕的陶質粿碗,品名叫 “ 六煎 。 碗內加釉燒成,表面著亮油光。蒸糕粿時,不必上油,也不會黏米粉(粿), 是鄉下老婦人的上好印粿。

實際上要手工制造六煎不是簡單的事。從配料,拉坯,修坯,上釉到燒成,都必須掌握一整套高超的技術。

一個六煎的厚薄與均勻度,是靠制陶工匠在拉坯時,以手指使之成為圓碗形後,在塑捏修坯的時刻,少一份指壓力則嫌過厚,多一份指壓力則坯破器廢。

隨着工藝不斷的改革和發展,陶瓷器的生產已經提高到機械化。

可是我們不能不想到,手工制作陶器本來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半個世紀前的陶瓷工匠不知花了多少心血,以熟練精堪的技巧,換取微薄的工資收入養家糊口。

所以即使這是一個價格極低廉的陶制品,我都很珍惜保存下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