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31, 2019

趴趴走 - 太平的拉律山 ( Bukit Larut ) 20190723 - 20190725


Bukit Larut 

太平的拉律山 ( Bukit Larut ), 英文為 Maxwell Hil ,華人稱之咖啡山,或太平山。

徒步上山途中邂逅的山友Bon兄, 在閑談中告知拉律山取名自 Carfield  Hill ( 即今日的 Bukit Hijau, 1,449 m )的諧音。

根據霹靂和太平歷史,太平山的開拓,與檳榔嶼的升旗山有相同的至重理由; 升旗山除了被闢為療養避暑地,兼能俯瞰馬六甲海峽和山下城市活動,為英國人提供戰略和防禦作用。

俯瞰太平市

回到太平兩大華籍幫派為開采錫礦權益而導致的拉律戰爭,與霹靂王權爭奪戰,引發了英國人的干預和管理,逐而讓英國人借此機會,徵用太平山俯視太平市鎮和採錫活動的機會,這是一個被很多學者忽略的要點。

茶園 Tea Garden )

民間傳說太平半山曾經栽種過咖啡樹,只是地理和氣候條件,不適合咖啡樹成長而失敗告終。茶樹的生長條件要求也極高,因此也對各種問題而放棄栽種。廢棄在半山 6.5 m )的茶園 ( Tea Garden )是有很多歷史可以讓老太平人去回味。

山途合影

兩位博學美麗的記者姐姐,跟我們兩個老頭作伴徒步上山。機緣巧合,遇到前退休銀行主管Bon兄,領着我們朝雨林内走一段山路。

山途合影

爬過前面一道為向上的斜坡,不僅可以縮短路程的時間,也可以目睹純粹的自然景觀。山野是靜寂的,空氣清冽, 它和一般的山林徑道沒有什麽兩樣。

3 km 涼亭嘆茶

出森林,在馬路徒步了三公里,到一處葱葱鬱鬱的大樹下的涼亭,我們先去打個招呼,結識在場一群山友。老頭子可以在小憩舒展肋骨,嘆茶閑聊。

The Federal Bungalow @ Sri Angkasa

我們住宿的別墅是建於1906年的The Federal Bungalow ( 1,036 m ),供政府高級公務員使用, 出租給特別貴賓 VIP。在棄 【殖民地化】的趨勢下,被改名為 “ Sri Angkasa ”。

 Rumah Rehat Gunung Hijau  / Banglo Permai View 

還有其他建築物的名字已經本地化了的如 The Hut ( 現在的 Cendana ), Treacher ( Tempimis ), Watson’s Rest House ( Beringin ) ,Speedy’s Chalet ( Rumah Rehat Gunung Hijau ), Permai View ( Banglo Permai View )  。

廢棄的The Box Bungalow

有芭潛伏的草徑

遺憾的是,許多老別墅被遺棄,已難維持原狀了。雖然還是文風不動的,依然留在原地,再不得到關注它們的話, 不僅屋況可能更加惡化,也影響到拉律山的景觀。

客車

離奇的傳聞拉律山上有鬼,在客車站常常可見到從山上下來的乘客面青唇白,真以爲是看到鬼。非也!那是受不了山路蜿蜒向下的暈車現象。這趟我的大姐姐就經歷了暈車的情形,身體受了大折磨, 好彩休息一陣子沒事了。


電訊塔 - 芭蛭之區

蛭的真面目

不過幾個懷舊的我們,特地去遠觀凴吊上述的幾間老建築物時,和電信塔, 真是遇上了鬼呀, 還是“ 吸血鬼 ”呢! 大家嚇得拔腿就跑囘住宿処。哎呀,一隻可不是有不共戴天的芭蛭也稱山蛭 1,竟然也來咬住我的大腿一口,老頭我可沒有慈悲之心,即刻把他捏死, 阿彌陀佛。

蛭之都踩地雷

蘯鞦韆

別墅下有個公園和游樂場,沒有子孫在旁的大媽們,經過鞦韆區,突然都返老還童,蘯一會兒鞦韆; 和走走吊橋, 瞭望臺欣賞拉律山的秀麗景色。

走吊橋

離茶園( Tea Garden )略半個公里山上的瀑布,飛流下來的水量不大,可能近日沒有下大雨吧。

 瀑布

這是最殘忍的同類動物相殘的景象,在餓極了的時候,同類也是食物。

棕色青蛙吞青蛙

山上天氣變化相當迅速,時雨濛濛,時霧繚繞,倏忽之間又放晴。但是氣溫有呈上升的趨勢,感覺上沒有以前那麽冷了。
 
淡淡的薄霧

老人鬚 old mans beard )

老人鬚 old man’s beard ), 這個屬於空氣品質檢測器的真菌,只生長在空氣和水分潔净的森林裏。 拉律山上的樹幹枝椏上,懸挂下來的老人鬚,是我在全馬山林中見到最長最美的, 也即證明拉律山是一座真正健康的森林。  

老人鬚

老人鬚

除此之外,光看這些大自然的生態,如各個分類的松樹  Pine Tree ), 苔蘚蕈菌和蕨類等等草本植物, 就已經值得舟車勞頓上山了。

蒼翠的松樹

奇花異卉

全體照

Station 84

Tuesday, July 16, 2019

紅土坎 的郵筒


Lumut Pillar Box

檳城知名雜志 Penang Monthly 2017年4月份的一篇文章引述到, 由海峽殖民地政府統治的檳榔嶼領土 ,從1874 至 1935 年曾一度延伸至霹靂州的天定區 ( Dindings ),今日經改名為曼絨縣 ( Manjung )。

話説英國人獲得天定區之後,才覺察到在政經領域,使用太平砵衛 (  Port Weld / 十八丁 / Kuala Sepetang )的港口和鐵路比較方便。

 Lumut Town

此後,英國人就沒有對它(天定)作出積極的發展,沒有推廣它成爲大城市,只任由它自生自滅。

所以今天幾乎沒有什麽特殊的古跡,確認了英國人曾在天定區統治過。


Lumut Post Office

不過,位於曼絨縣的紅土坎小鎮 ( Lumut ) , 建於 1933年的郵政局前,仍在使用中的郵筒,無疑確證了英國人曾在天定駐足。

 Lumut Pillar Box

郵筒基座 黑色底部 )上鑄寫的字母, 在視覺上可以清楚的識別到製造商的名字, McDowall Steven & Co.Ltd. London & Glasgow。



Lumut Pillar Box
由於英國君主徽號被刮磨掉,在仔細琢磨它的類型,外貌和外形尺寸:筒帽圓周66英寸,筒身圓周49英寸,基座圓周52英寸, 郵筒高度 62英寸, 筒門尺寸 39 x 15.5 英寸 , 8 英寸寬闊的投信口。


Lumut Pillar Box

這是維多利亞女王 1837-1901 ) 幼圓柱型郵筒的標準量度,

這種 Pillar Type B / 幼圓柱型 的形狀可以追溯到1879年。從那時起基本設計,外形尺寸,除了投信口增寬至8英寸,其餘保持不變。

 Lumut Pillar Box

由原先的Andrew Handyside & Co. Ltd 持續鑄造至1905年,隨後被McDowall Steven & Co. Ltd., London & Glasgow 取代生產。並將投信口左右兩旁的 [ POST OFFICE ] 英文字母, 遷移到君主徽號的下方, 即黑色底部上方。

Lumut Post Office & Pillar Box

根據以上數據和資料,和經過反復推敲, 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紅土坎 ( Lumut ) 的這個, 應該是喬治五世( 1910-1936 )時代鑄造的 Pillar Type B / 幼圓柱型郵筒。

在此,同時講述這間鑄鐡厰的一段軼事:

McDowall Steven & Co. Ltd 是由John McDowall 和 Thomas Steven, James 及 Hugh 三兄弟於1861年在Glasgow合創的鑄鐡公司。公司在John McDowall突然去世後,因特定原因導致法律糾紛,而在1909年暫停營業。

公司依然存在,之後1916年於Falkirk 復業,繼續經營製造鑄鐡產品。

 Kota Bharu Pillar Box

這是一個鮮為人注目的街頭文物。

 Kota Bharu War Museum & Pillar Box

吉蘭丹哥打峇魯醫院街的二戰展覽舘 ( War Museum ) 門前有個也屬喬治五世( 1910-1936 )時代鑄造的Pillar Type A  / 粗圓柱型郵筒, 郵筒底部鑄造厰所在地的鑄寫,正是McDowall Steven & Co.Ltd. London & Falkirk。

 Kota Bharu Pillar Box

Kota Bharu Pillar Box

Wednesday, July 3, 2019

趴趴走 - 東海岸之旅 拾零一瞥

謝謝光臨

第一站 - 吉蘭丹

宜力大衆海鮮餐舘 第一餐

紅糟雞麵綫 / 蒸魚

考慮中的景點 - 宜力縣的  Royal Belum State Park

吉蘭丹的晚餐 - 泰京海鮮餐廳

Ulang Corner 吃草 Nasi Kerabu ( Khao Jam )

Laksam

哈哈哈!鎮興宮上簽

第二站 - 停泊島

天然美容秘訣 - 海沙刮臉

泡淡水浴

看什麽?


烈日當頭,大家的皮膚還這麽白皙光滑?手機備有的漂白功能吧!

第三站 - 肯逸湖

Houseboat 上提供的免費能量氣療服務

免費藥膏摩療服務


You jump, I jump.
圓鼓大肚是米商老闆顯著的富豪形體

跟射鵰英雄歐陽鋒學倒立逆轉運氣 / 打坐練功
第四戰 - 林明

林明鎮上唯一的油站停業了

林明社區共/分享書香,“拿一本,還一本”


一國兩制,交通部/警方竟然允許林明摩多騎士撑着雨傘行駛 !
林明山遇到錦衣衛

霧霾縈繞着林明層層山巒

. 
難忍的誘惑

蔡瀾的話可以相信嗎 ?

付了蔡瀾的廣告費

第五站 - 福隆

起早摸黑

霧霾漸散,晨光熹微

有水收水, 冇水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