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22, 2023

邮筒的前世今生 - 第五篇(完結篇)︱仅邮政局有权拆除 再不维护 恐消失

 

轉摘自 中國報北馬版,陳偉光原創文章

https://penang.chinapress.com.my/20231222/%e9%82%ae%e7%ad%92%e7%9a%84%e5%89%8d%e4%b8%96%e4%bb%8a%e7%94%9f%ef%b8%b1%e4%bb%85%e9%82%ae%e6%94%bf%e5%b1%80%e6%9c%89%e6%9d%83%e6%8b%86%e9%99%a4-%e5%86%8d%e4%b8%8d%e7%bb%b4%e6%8a%a4-%e6%81%90/ 

邮筒的前世今生 - 完結篇︱仅邮政局有权拆除 再不维护 恐消失 

2023 12 22   116点阅

凭乔治市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多年的槟城,除了要维护百年古迹,其实在街头也隐藏着不少等待发掘的历史文物,英式红色邮筒便是其中一个被大众忽略的例子,有关当局再不进行维护的话,最後恐怕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根据大马邮政的网页资料,我国的邮政服务早于1800年代,在海峡殖民地(槟城丶马六甲和新加坡)开始,所以出现在槟城的邮筒也是最早从英国引进,这些19世纪的文物应该受到法例保护,而不是任其在街头自生自灭。 

截至2017年,根据老槟城陈焕章考察,全槟只剩下最後11个英式红色邮筒,全部由铸铁Cast Iron打造而成,几乎都超过或接近百年历史,理应被善用作为古迹文化的见证。可惜在过去6年,又有两个邮筒无声无息被拆除,目前剩下绝无仅有的9个,情况叫人担心。 

这两个被拆除的邮筒,分别设在医院大门旁和银行前面,实际上并没有阻街,原址也没有翻新发展,就是不明白为何要移走。 

非常有意思的一张照片,2011年由陈焕章先生摄於土库街Sri Weld小贩中心前,两个後期由本地制造的红色与黄色方形邮筒,陪伴着英国进口的第一代红色圆柱形邮筒,尽显时代的演变,不过黄色邮筒经已被移走。(照片取自《追古思今》部落格)

根据大马邮政法例,只有邮政局有权这麽做,这两个属於乔治五世在位时期1910 1936铸造的红色邮筒,至少都有百年历史,如今不是被搬迁,而是完全消失,槟城从此又少了两件街头文物,希望是被保留而不是被熔掉。 

加强历史认知 

这些圆柱形或嵌墙型的红色英式邮筒,都是在大马独立前从英国进口,伊丽莎白二世在1952年登基五年后,马来亚就正式独立,所以刻有她徽号ER II的邮筒在本地数量有限,在槟城一个也找不到。 

目前槟城保留全马仅存的两个第一代维多利亚女王邮筒,爱德华七世和乔治六世时代的邮筒各有一个,前者因为在位时间不长,後者因为遇上二战而产量有限。另外5个邮筒都来自乔治五世时代的英国产品,我们需要了解历史才会珍惜古迹文物的价值。 

无知会造成忽视,槟州政府应该重新修复这些百年文物,像升旗山顶那个维多利亚女王邮筒那样成为旅游景点,附上告示牌解说,让人们知道它的历史背景,继而拍照打卡。 

唯有这样做,我们才能够提升英式邮筒的古迹地位,得到更多人的关注。目前在世遗古迹核心区以外的邮筒外观都很残旧,像被遗弃多年的废物那样无人问津,命运可谓大不同。一般民众经过中路博物馆门前丶锺灵中学甘榜峇鲁巴刹对面路边丶威南双溪峇甲邮政局前面的时候,有多少人会留意到那红漆脱落的邮筒?

升旗山顶的邮筒解说出现错误,维多利亚女王是在1837年登基,1819年是她的出生年份,所以她的在位时间是18371901,但解说的马来文写1818,英文写1819,造成混淆。

槟城现存的英式邮筒应该被立牌推介,成为打卡景点,真正发挥百年文物的观光价值。

英国和纽西兰都把英式邮筒列为受保护的二级文物,发挥它们的观光价值。大马邮政局应该提供正确资料,协助槟州政府宣传现存的9个英式邮筒,更何况它们都还可以使用。 

说到邮筒的解说,升旗山管理当局固然有做到,只是内容有点不正确,维多利亚女王是在1837年登基,1819年是她的出生年份,所以她的在位时间应该是18371901才对。而且马来文写1818,英文写1819,同样造成混淆。我也希望其他8个邮筒可以获得这种立牌推介的待遇,成为路人的焦点,不再孤伶伶地呆在那里。 

邮筒受法例保护 

根据报导,目前全国共有超过3300个邮筒,不过我相信英式邮筒剩下不到20个,槟城已经是全马保留数量最多的地方。大马邮政局的邮筒分成大型红色邮筒,小型红色邮筒和黄色的快邮邮筒,都是以方形为主。大型邮筒设有两个投信口,用以区分不同送信范围,小型邮筒只有一个投信口。这些邮筒虽然不及英式邮筒古老,但依旧发挥实际作用,成为本地景观一个特色。

大马邮政法例规定邮筒属於邮政局的资产,任何单位都不可以擅自拆除,也不允许张贴任何告示或破坏外观,违例者将面对监禁或罚款。

亚依淡邮政局门前,乔治五世的红色邮筒与收集快递邮件的黄色邮筒互相对望,由笔者摄於2020年行动管制令期间,如今已不见黄色邮筒的踪影。

在网络和手机通讯兴起之前,邮筒是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管道,高峰时期邮差一天需要到邮筒收集4次,以防止邮件爆满,尤其是接近佳节的时刻。如今写信的人越来越少,社会也在提倡无纸化的环保理念,邮差即使每天打开邮筒,有时也会空空如也。 

无论如何,大马邮政法例规定,即使没有一封信,邮筒作为公共设施还是要存在,并且受到法律保护,邮政局以外任何单位都不可以随意拆除,否则将面对不超过半年监禁或一万令吉以下罚款,希望这个护身符可以让英式邮筒继续留存。 

撰文/摄影:陈伟光

Saturday, December 16, 2023

郵筒的前世今生 - 第四篇︱從君主徽號看歷史

轉摘自 中國報北馬版,陳偉光原創文章

郵筒的前世今生 - 第四篇︱從君主徽號看歷史

2023 12 16  

別把街邊的英式郵筒當垃圾桶看待,因為逾百年的歷史痕跡就藏在它的細節里,從筒帽,皇冠,徽號,形狀,顏色到基座,每一個位置背后都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儼然就是一個歷史見証,只要搞清楚這些細節,便可以從中鑑賞它的存在價值。

英式郵筒總共經歷七朝英國君主,從維多利亞女王時代開始就把皇室徽號 (Royal Cipher) 刻在筒身,一般都在收信口下方。這些徽號多數由美術草書設計,前面的字母代表君主名字的第一個字母,后面的 R 則源自拉丁文 RexKing 國王 ReginaQueen女王,附帶的羅馬數字用來分辨同名的君主。

土庫街郵筒仍在使用

依此類推,維多利亞女王的 VR繼位的愛德華七世是 ER VII 接著是喬治五世的 GR (沒有V) 愛德華八世 ER VIII 喬治六世的 GR VI伊麗莎白二世的 ER II以及去年才登基的查爾斯三世多的 CR III

英式郵筒經歷七朝君主,每一朝都有不同款式的皇室徽號刻在筒身。 圖片取自網絡)

根據這些君主在位的年代,便可以推敲郵筒的鑄造年份。

梹城目前擁有兩個第一代的維多利亞郵筒,分別坐落在升旗山 Summit Road 路邊和喬治市土庫街 Sri Weld 小販中心前面,前者作為景點擺設,后者依然還在使用。

維多利亞女王于1837 年到1901年期間在位,不過英式郵筒在1852年才出現,所以這一代的郵筒至少都有百多年的歷史,全球所剩無幾幾,整個馬來西亞也只有梹城還保留著。

刮磨皇冠徽號  去殖民化

維多利亞時代的郵筒并沒有刻上皇冠,在她于1901年去世后, 繼位的愛德華七世開始讓皇冠連同皇室徽號,一起出現在當時的郵筒上,成了后繼君主的慣例。

不過這個慣例在 1952年伊莉莎白二世登基后引起一段風波,問題其實出在皇室徽號 ER II 那個羅馬字 II ,因為十六世紀都鐸王朝的伊莉莎白一世當時只是英格蘭和愛爾蘭的女王,蘇格蘭還不是聯合王國的一部分,所以蘇格蘭人不認同這個二世的徽號,還因此引起一連串破壞,英國政府最后讓步,所有蘇格蘭地區的郵筒一律沒有刻上皇室徽號,只會置放蘇格蘭本身的珍珠皇冠,有別有于一般郵筒的皇冠。

在香港,英式郵筒也被稱為皇冠郵筒,在回歸中國后被統一漆成綠色,2015 年被郵政局遮蓋皇冠和徽號, 改以郵政局的白色蜂鳥標志代替, 目前只剩下59 個, 原裝原色的只能在博物館找到。 

檳城也有兩個,即位於亞依淡郵政局前, 和鍾靈中學甘榜峇魯巴殺對面的紅色郵筒, 被刮磨掉原本的皇冠和徽號, 可能大馬獨立后一種去殖民化的手法。 

置放在威南雙溪峇甲郵政局前的喬治五世郵筒屬于嵌墻式的方形結構, 外表有點像路邊常見的拿督公神龕。

2嵌墻式方形郵筒 

檳城現存的9個郵筒有7個是圓柱形, 兩個是嵌墻式的方形。圓柱形Pillar Box也有Type A (粗)和Type B(幼)之分, 配搭圓形筒帽和黑色底部的基座,這個經典款式由 J.W.Penfold 研究,除了收信口增寬,自1879 年以來就沒有多大更改。被民衆廣汎接納。

嵌墻式的方形郵筒則不多見, 檳城也只有兩個,分別位於檳島暹羅路路口和威南雙溪峇甲郵政局前, 外形差異很大, 前者遠看像個垃圾桶,后者則像路邊常見的拿督公神龕。 

郵筒黑色底座可有製造商的名字和地點, 是其生產證明,像這個土庫街維多利亞女王郵筒, 清楚注明由  Andrew Handyside & Co. Ltd 製造, 生產地在 Derby London.

兩個都屬於喬治五世時期 1910-1935的產品。檳城現存的9個英式郵筒中,有5個來自這個時期。 到了兒子喬治六世取代退位的愛德華八世繼位后, 遇上二戰, 所有鑄鐵工廠都優先被徵用去生產大炮等軍備,導致郵筒數量驟減, 檳城也僅存一個, 目前置放在喬治市中路博物館門前。 

翻新人行道  基座重現 

喬治市火車頭街關稅侷大樓前,是全檳唯一被保留下來的英皇愛德華七世時代 1901-1910)英式郵筒, 筒身刻有ER VII的皇室會好和皇冠。

最初的郵筒收信口是橫型的, 有一段時期改爲垂直型, 不過爲了投信更方便, 后來還是改回橫型設計。圓柱形郵筒也因爲信件更容易落地,漸漸取代其他形狀, 紅色則因爲比較奪目而取代一度被規定的綠色。郵筒底部的基座刻有製造商的名字和地區,不如檳城兩個維多利亞時代的郵筒,是由 Derby London Andrew Handyside & Co. Ltd. 負責生產, 所以那些被刮磨掉皇室徽號的郵筒, 也可以根據出產地推敲其生產年份。

不過,有時候一些道路修復工程會不小心地把郵筒基座覆蓋,結果製造商的名字就這樣被埋在地下,曾經位於檳城中央醫院大門旁和威南高淵大街 Agro Bank 前的圓柱形郵筒, 就是因爲這樣而無法得知來歷, 不過這兩個郵筒后來都被移走了。 

反觀喬治市火車頭關稅局大樓前的郵筒則不叫幸運,因爲市政廳翻新人行道, 結果原本被埋在地下的基座得以重見天日, 原來和兩個維多利亞郵筒一樣出自同一工廠, 它也是檳城唯一屬於愛德華七世時代的郵筒。

Friday, December 8, 2023

邮筒的前世今生 - 第三篇︱老槟城对英式邮筒情有独钟

 

轉摘自 中國報北馬版,陈伟光原創文章

https://penang.chinapress.com.my/20231208/%E9%82%AE%E7%AD%92%E7%9A%84%E5%89%8D%E4%B8%96%E4%BB%8A%E7%94%9F%EF%B8%B1%E8%80%81%E6%A7%9F%E5%9F%8E%E5%AF%B9%E8%8B%B1%E5%BC%8F%E9%82%AE%E7%AD%92%E6%83%85%E6%9C%89%E7%8B%AC%E9%92%9F/

邮筒的前世今生 - 第三篇︱老槟城对英式邮筒情有独钟

2023  12  08   199 点阅

有心有力的邮筒迷

陈焕章,一个凭着记忆发掘街边文物,默默用文字和照片纪录时代的老槟城 

陈氏今年 75 岁,外表老当益壮,经常在本身的部落格《 追古思今 》发表对文物鉴赏的文章,其中一篇提到槟城只剩下 11 个英国进口的红色铸铁邮筒。在他的文章里,不止正确列出邮筒所在位置,还详细讲解邮筒上的皇室徽号丶邮筒属於那一代君主丶制造商的名字可以在底座找到丶连邮筒的尺寸都标注得一清二楚。 

根据他的考察,这 11 个邮筒分别来自四朝英国君主,包括维多利亚女王丶爱德华七世丶乔治五世和乔治六世。

从他口中得悉,原来这些邮筒都是他凭着多年记忆逐个找出来,并非来自任何官方记录。他还亲自测量邮筒的直径丶高度与阔度,抄写底座刻着的制造商名字,拍下不同角度的照片存档,真的是有心有力。 

陈焕章对英式邮筒情有独钟,这些年来一直寻找和纪录相关的资料。

作为在岛上生活一辈子的老槟城,他对英式邮筒有丰富的情怀,在土库街消拯局毗邻住了 50 多年,每隔一两天就会把信件投进这里的邮筒,那是属於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期  18371901  的第一代英式邮筒,全槟目前仅有两个,另一个置放在土库街 Sri Weld 小贩中心前面。消防局门前这一个,后来被大马邮政局於 2005 年赠送给升旗山管理当局,如今这个 19 世纪的文物在完成历史任务後,能够在山顶安享晚年,不像其他同胞那样下落不明,可谓十分庆幸。

英式邮筒越见越少

在陈焕章列表中的 11 个英式邮筒,经过我的实地考察後发现已经有两个被拆除,分别位於槟城中央医院面对马球场的大门旁,以及威南高渊大街 Agro Bank 前面泊车场,都是属於乔治五世时期的圆柱形红色邮筒。 

幸好陈氏分别在 2011 年和 2017 年拍下照片见证,原址目前依稀可以看到邮筒留下的痕迹,所以目前槟城只剩下最后 9 个英式红色邮筒,其中 8 个在槟岛,而在威南爪夷双溪峇甲那一个嵌墙型邮筒也已经从大街警察局门前迁移到邮政局前面的大路旁。

这个第一代英式红色邮筒属於19世纪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文物,原本置放在乔治市土库街消拯局门前,而它于2005年才被迁移到升旗山顶安享晚年,成为景点之一。

根据陈焕章的记忆,以前在浮罗池滑和日落洞的邮政局丶槟榔律警察局和消防局门前都设有英式红色邮筒,除了消防局让路给光大发展被拆除以外,其他 3 个却不知何时消失了。 

他强调,这些从英国进口的邮筒都是由铸铁  Cast Iron  制造,和军用大炮的质料一样,因为负责铸造邮筒的都是军火厂,那麽邮筒的触感应该和康华丽堡那两尊大炮是一样。

英式邮筒虽然破旧,但却十分坚固,因为它的质料和军用大炮一样,都是使用铸铁(Cast Iron)打造。这个超过百年历史的乔治五世邮筒,座落在锺灵中学甘榜峇鲁巴刹对面的灯柱旁,依然经得起风吹雨打。

关心被拆邮筒的命运 

陈焕章和我一样,对那些被拆除的邮筒去向感到好奇,可惜他多年来一直无法从邮政局那里得到回复,而我即使通过报馆也联络不上有关部门的任何一位负责人,我们真的很关心这些百年文物的命运,毕竟槟城是英国本土和香港以外,现存最多英式红色邮筒的地区,绝对有保留的价值。根据大马法例,邮筒属於邮政局的资产,只有邮政局有权拆除和决定如何安置。 

陈焕章对英式邮筒情有独钟,不但关心槟城邮筒的命运,每次到外地旅游,都会留意邮筒的踪迹。他在霹雳州红土坎  Lumut 邮政局前发现仍在使用的乔治五世邮筒,在吉兰丹哥打峇鲁二战展览馆  War Museum  门前也有一个。 

在国外的曼谷,他发现泰国虽然不是英国殖民地,不过却应英国大使馆的要求而引入邮政服务,超过百年历史的邮政总局和邮筒都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在纽西兰得悉那里的英国 Penfold 邮筒已经被列为二级保护文物,同时也在澳洲墨尔本看到当地生产的圆形红色邮筒。 

而我也一直在网上搜寻英式邮筒在国内的踪迹,目前得知马六甲市中央警局门前有一个刻有乔治五世徽号的圆柱形红色邮筒;吉隆坡中央艺术坊正门处右方仍然保留一个英式邮筒,供游客投入明信片,但不晓得出自那一个年代。此外,东马沙巴州亚庇市海港局对面的 Haji Samas Road 则有一个红色的灯箱型邮筒,罕见地刻有伊丽莎白女王二世的徽号,这个连槟城都找不到。

消失的邮筒 1

位置:槟城中央医院面对马球场的大门旁
款式:细圆柱型,筒帽直径20英寸
皇朝:乔治五世 King George V  1910 – 1936 在位 
徽号:正楷 GR 字母  George Rex ,上置皇冠,不附带罗马数字
制造商:基座的厂名被埋在地下无从得知
 旧照与资料取自《追古思今》部落格 

消失的邮筒1 - 位置:槟城中央医院面对马球场的大门旁

消失的邮筒 2

位置:威南高渊大街 Agro Bank (之前是 CIMB 银行)前面泊车场
款式:粗圆柱型,筒帽直径20英寸
皇朝:应该属於乔治五世 King George V  1910 – 1936 在位 
徽号:原本的皇室徽号被刮磨掉
制造商:基座的厂名被埋在地下无从得知
 旧照与资料取自《追古思今》部落格  


消失的邮筒2 - 位置:威南高渊大街  Agro Bank  之前是CIMB银行  前面泊车场

撰文/摄影:陈伟光
注: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Friday, December 1, 2023

邮筒的前世今生 - 第二篇︱绝无仅有! 槟威九大古迹邮筒

 

轉摘自 中國報北馬版,陈伟光原創文章

https://penang.chinapress.com.my/20231201/%E9%82%AE%E7%AD%92%E7%9A%84%E5%89%8D%E4%B8%96%E4%BB%8A%E7%94%9F%EF%B8%B1%E7%BB%9D%E6%97%A0%E4%BB%85%E6%9C%89%EF%BC%81-%E6%A7%9F%E5%A8%81%E4%B9%9D%E5%A4%A7%E5%8F%A4%E8%BF%B9%E9%82%AE%E7%AD%92/

邮筒的前世今生 - 第二篇︱绝无仅有! 槟威九大古迹邮筒

20231201  199 点阅

由英国进口的红色邮筒曾经遍布全马各地,但随着时代的演变,如今所剩无几。槟城作为英国最早的海峡殖民地,保存全马最多的古迹邮筒,其中 个位於槟岛,另外一个在威南。然而如此珍贵的百年文物,在民众缺乏历史认知下,沦为街边无人在意的摆设。 

我特地按图索骥,找到这 个现存的街头文物,好让民众下一次经过时多加留意。 

第一批红色邮筒於 1852 年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诞生,除了英国本土,后来也被推广到他们的海外殖民地,澳洲丶纽西兰丶印度丶斯里兰卡丶香港等地都可以找到这个英国文化像征的踪迹,槟城作为大马最早的英国殖民地,当然也不会例外。 

曾几何时,槟威一带共有 400 多个红色邮筒,当中包括本地仿造和英国进口的款式。在大马独立之前,所有邮筒都是从英国进口,这些红色邮筒大部分是圆柱形,也有少数嵌墙式的四方形,全部都是由铸铁 ( Cast Iron ) 打造,那是由生铁丶废钢丶铁合金以不同比例熔炼而成,同时也是制作军用大炮的材料,所以质地非常坚固。 

红色邮筒历经英国七朝君主,我们可以从邮筒身上刻有的王室徽号得知它来自哪一个年代,徽号中的 代 Rex (男性君主)或 Regina (女性君主),底部刻有铸造商的名字。 

槟城邮筒来自四朝英国君主 

槟城现存的 个英式邮筒,是来自四朝英国君主。

当中,竟然还保留两个最早时期的维多利亚女王徽号的产品,这批属於第一代的邮筒在二战期间被德国战机炸毁不少,连英国本土也所剩无几。

另外还有一个属於爱德华七世时代, 个来自乔治五世时代,以及一个属於乔治六世的时代。 

由於爱德华八世(温莎公爵)不爱江山爱美人,在位不到一年便退位,所以代表他的邮筒数量十分有限,没有出现在槟城仅存的邮筒之列。 

比较特殊的是带有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徽号的邮筒,在本地也不见踪影,这可能和大马独立之後不再进口英式邮筒有关。至於去年登基的查尔斯三世徽号,直到今年才出现在邮筒上,当然也没有可能会在这里看到。 

按图索骥逐一考察 

我在 2017 年拜读老槟城陈焕章在其部落格《追古思今》一篇关於槟城邮筒的博文後,对这个街头文物产生研究兴趣。 

之后再根据陈焕章列出的名单按图索骥,发现 11 个英式邮筒当中,位於槟城中央医院大门旁面对马球场,以及威南高渊大街 Agro Bank 前面泊车场的邮筒,都已经被移走,剩下的 个还矗在原址,暂时还没有发现漏网之鱼,读者如有新发现,请不妨告知。(邮筒资料参考自《追古思今》部落格)

邮筒1位置:土库街的Sri Weld 小贩中心前面交通灯旁

邮筒 1
位置:土库街的 Sri Weld  小贩中心前面交通灯旁,属於英式邮筒的第一代。
款式:细圆柱型,筒帽直径 21 英寸
皇朝:维多利亚女王 Queen Victoria( 1837 – 1901 在位 
徽号:美术草书 VR( Victoria Regina ,没有皇冠,不附带罗马数字
制造商: Andrew Handyside & Co. Ltd. Derby & London

邮筒2位置:升旗山顶的Summit Road路旁

邮筒 2
位置:升旗山顶的 Summit Road 路旁,原本在土库街消拯局前面, 2005 年被大马邮政局赠送给升旗山当局。
款式:细圆柱型,筒帽直径 21 英寸
皇朝:维多利亚女王 Queen Victoria ( 1837 – 1901在位 
徽号:美术草书 VR( Victoria Regina ,没有皇冠,不附带罗马数字
制造商:Andrew Handyside & Co. Ltd. Derby & London

邮筒3位置:火车头街关税局大楼前的行人道

邮筒 3
位置:火车头街关税局大楼前的行人道
款式:粗圆柱型,筒帽直径 25 英寸
皇朝:爱德华七世 King Edward VII( 1901 – 1910 在位 
徽号:美术草书 ER ( Edward Rex ,上置皇冠,附带罗马数字 VII
制造商:Andrew Handyside & Co. Ltd. Derby & London。原本基座被埋在地下,後来市政局翻新行人道时重见天日,才看到邮筒的制造商名字。

邮筒4位置:暹罗路与柑仔园路交界处

邮筒 4
位置:暹罗路与柑仔园路交界处
款式:嵌墙型,高 47 英寸,阔 33 英寸
皇朝:乔治五世 King George V ( 1910 – 1936 在位 
徽号:正楷 GR 字母( George Rex ,没有皇冠,附带罗马数字
制造商:W.T. Allen & Co. London

 

邮筒5位置:亚依淡路的邮政局前

邮筒 5
位置:亚依淡路的邮政局前
款式:粗圆柱型,筒帽直径 20 英寸
皇朝:应该属於乔治五世 King George V( 1910 – 1936 在位 
徽号:原本的皇室徽号被刮磨掉
制造商:Carron Company. Stirlingshire Scotland 

 

邮筒6位置:锺灵中学甘榜峇鲁巴刹对面灯柱旁

邮筒 6
位置:锺灵中学甘榜峇鲁巴刹对面灯柱旁
款式:粗圆柱型,筒帽直径 20 英寸
皇朝:应该属於乔治五世 King George V( 1910 – 1936 在位 
徽号:原本的皇室徽号被刮磨掉
制造商:Carron Company. Stirlingshire Scotland

邮筒7位置:槟榔律上环,东家酒店对面的行人道

邮筒 7
位置:槟榔律上环,东家酒店对面的行人道
款式:粗圆柱型,筒帽直径 20 英寸
皇朝:乔治五世 King George V( 1910 – 1936 在位 
徽号:正楷 GR 字母( George Rex ,上置皇冠,不附带罗马数字
制造商:Andrew Handyside & Co. Ltd. Derby & London


邮筒8位置:爪夷双溪峇甲主要道路邮政局前的路边

邮筒 8
位置:爪夷双溪峇甲主要道路邮政局前的路边,不小心看还以为是拿督公神龛
款式:嵌墙型,高 20 英寸,阔 14 英寸
皇朝:乔治五世 King George V( 1910 – 1936 在位 
徽号:正楷 GR 字母( George Rex ,上置皇冠,不附带罗马数字
制造商:W.T. Allen & Co. London

邮筒9 位置:中路博物院门前,晋江会馆对面

邮筒 9
位置:中路博物院门前,晋江会馆对面
款式:粗圆柱型,筒帽直径 25 英寸
皇朝:乔治六世 King George VI( 1936 – 1952 在位 
徽号:美术草书 GR( George Rex ,上置皇冠,附带罗马数字 VI
制造商:McDowall Steven & Co Ltd. London & Falkirk 

撰文/摄影:陈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