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3, 2015

話燈謎 憶楊海松


元宵又稱 [ 上元節 ] ,潮俗 [ 十五夜 ] , 對潮州人來說,是迎新年的一個重要日子。元宵節的歡樂活動有賞花燈,鑽燈腳(註1,猜燈謎, 舞龍獅等等。

提到春節元宵燈謎會,梹城華社文壇人士, 尤其是檳州華人大會堂,應該立刻就要想到已故楊海松先生。

張少寬先生在其 [ 梹城詩壇舊事 ] (註2文獻中提及楊老不只是會寫字,做詩,更是制作燈謎的高手。

60年代,楊老在同一時期擔任數十商團會社的要職。 一心為公而忘卻私事,以致影響自家的生意事業。來衡量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從商團會社抽出身來回到商場,花了一段時日,生意才慢慢上回軌道。

與先父同輩,楊老也是梹城潮籍陶瓷器批發第二代業者,還記得我最一次與楊老相遇,是在怡保文冬村三勞成有限公司的辦事處等做生意,推銷各自的商品。

在閑聊間,他簡略教我燈謎的制法:話謎面當配以雅緻的詞句,謎底以通俗題材為宜。

如跑馬燈繪以出牆紅杏一幅優美的圖畫,或現成的詞句為謎,一支紅杏出牆來 ] (註3去猜射檳城一地名。若能了解這首詩句的出處,必能射中謎底。

謎面謎底都是天造地設,如[ 繁星點點 ] 射中藥 [ 天麻 ] ,成語 [ 快馬加鞭 ] 射車輛品牌 [ 速速騎 Suzuki ],或幽默謎面如 [ 嫦娥月經失調 ] [ 神經病] 有點不雅與損風格,一旦射中, 不禁讓人會心一笑。

在生意納入正軌,為弘揚燈謎文化,每屆元宵中秋,他又盡心盡力為華社策劃燈謎活動。

暮年潛修佛理。十幾年他不幸從梹城渡輪墜海身亡,世事真是令人唏噓不已。

在古代,燈謎被認為是文人學士的風雅韻事。張少寬先生的 [ 梹城詩壇舊事 ] 提過,在60年代前的梹城,燈謎的流行是普及華人社會。

燈謎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似被梹城華裔與華團最高領導機構,有意或無意的輕視了。記得幾年前的新春街頭廟會,還特地提倡燈謎文化,今年華社竟擱置燈謎活動,搞的是歌舞演唱節目。

倒是Astro電視台在聯合州政府舉辦的元宵慶典,把中,英,巫三種語言融進燈謎文化裡,獎賞射中謎底者一隻“羊娃娃” (註4 - 剪報)

寫到這裡,期望華社給予 [ 燈謎 ] 這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梹城世代傳承下去,更望華社不可忘掉已故楊海松先生為燈謎所付出的貢獻。


(註1)詩如人,字如謎 楊海松師承蔡夢香   http://www.kwongwah.com.my/news/2014/09/18/120.html
(註2)婦女鑽過燈下,為求生男丁(燈)之意。
(註3)出處:宋葉紹翁《游園不值》詩:“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支紅杏出牆來”。
此謎創於二十年前,時下很多年輕人可能不知道檳城曾有這塊繁華燦爛的游樂場,[ 春滿園 ] ,故謎底難以猜破。

诗如人,字如谜 杨海松师承蔡梦香

光华日报 二零一四年九月十八日 晚上十一时五十九分
文:张少

提起杨海松,5-60年代的生意场,是无人不知,没人不晓的社会闻人,他是当年新街著名杨海松兄弟有限公司的老板,当红时,身任潮帮六间社团的总务,交游广阔,热心公益事业之余,广结翰墨因缘。

也许大家会问我,杨老是个商人,如何会对中华文化有浓厚兴趣呢?原来潮帮出了一位文坛上有诗书画三绝之称的怪杰蔡梦香,他和杨老俱是潮安人,也是杨老在中国家乡念书时的老师。蔡梦香的字画精绝,很有八大,石涛的韵味,在名师的熏陶下,自然而然影响深巨,使到杨老的国学,从小就奠下很好的基础,也难怪他会写字,做诗,也是制做灯谜的高手!

谈起灯谜,在二战前早已植根于华人社会,我记得骆清泉老先生曾告诉我,当时的大观园,以及后来的新春满园,经常都有举办灯谜会,摘斗射虎,热闹异常,射中者都有丰富的奖品鼓励。比方说,有这样的一条谜面,制谜者在一块猪肉上写下一个,谜底打四书的一句,结果大家都摸不著头脑,任猜都射不中;看官的你猜,谜底到底是什么?后来,来了一个老头子,只见他把写在猪肉上的字,用手擦掉,然后捧着该猪肉正要离开,害得制谜人赶着走来,要对方解释猜中的原因。老人说:《论语》:七十则可以吃肉。(闽南音字的发音如”),就是说:字擦掉,就可以吃肉啦!,这是谜语中的会意格。

灯谜运动,一直澎湃到六十年代末,当时的谜坛能人不少,马新两地经常都有开灯盛会,在四、五十年代,每逢佳节良宵,时有名家在搞活动,如谢云声,陈傲冰,杜联奎,孙崧樵,邱蔚青,许沱生,周成器,张声照,倪启绅,吴有为等,以及后来的杨永谦,杨海松,张润泉,周国基,林遮利等。

进入70年代时,老一辈的大都已物化登仙,谜坛欲振乏力,杨海松独挽狂澜,先后在中华人大会堂,潮州会馆,潮安同乡会,联商公会,以及雪州中华大会堂主持灯会。同时还著书讲述灯谜的制作方法,可谓用心良苦。

至于海松兄的书法,我多次劝他出山,来个展览,和大家结缘,他都谦虚的说:还少一点点东西,暂时不便出来见人,以免遗笑方家。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