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6, 2017

檳島的人力車 ( 增刪版 )


怡保清心嶺休閑文化村之逰, 我們的領隊搖身一變,成了黃包車夫。 七手八腳,出盡全力拖拖拉拉﹔  夫人坐玩體驗這項服務, 不止緊張刺激,還夠驚險呢!(哈哈哈)

話說20世紀初,   在汽車還沒有普遍使用的年代, 檳島主要的交通工具, 都是靠人力拉動, 或畜力牽引的車輛 如   “ 手車 ”  ,  “ 人力車 ”     “ 牛車  ”  和   “ 自行腳踏車 ” 。

載貨用的  “ 牛車 ”  有兩輪或四個輪,   按載重量, 每車配備一至數隻牛,   趕牛拉車的車夫多數為印度人。

海墘路 ( Weld Quay ) 碼頭一帶由貨輪運來的貨物都由苦力 ( coolie即勞工 ) 將貨扛下船,   放在人力車上,   也叫 “ 手車 ” 運送到各店家。

“ 手車 ”  車身為木板結構,兩側加裝木板,後兩個大輪固定,車輪多為木製包鐵皮。 車身前方左右有突出兩個把柄, 以便雙手拖拉。

為保持載有貨物的 “ 手車 ”  達到一個平衡,每間店鋪前定備有一張長凳子,以便擱放 “ 手車 ”  的把柄。

當年的  “手車 ”  相當於今天的運貨卡車。  50 60年代在中街 (  Beach  Street  ) 經商時,先父也委托一位潮州同鄉的  “ 手車 ”, 為老店運送貨物服務的專車。

除了載貨,   還有一種用來載客,   在舊時代上海灘叫 “ 黃包車 ” ,   本地人稱作  “ 人力車 ”普遍性也叫  “ 人車 ” 。

“ 人力車 ”  也似 “ 手車 ”, 只是車身改為一個乘客的大座位, 運行全憑車夫雙手拖拉十分吃力。 車夫以惠安、惠北人為多。

絕大部分的  “人力車 ”  與 “ 手車 ”  是由車行出租給車夫,以體力換錢。1939車行們還成立了一個同業組織,“ 人力車公會 ” , 會所附設在  ( Beach Street ) 中街門牌230 號的 “ 檳城新報    報館內。

依據  By-Laws for the licensing of Bullock Cart Drivers 1918  (  Part XIII of the Municipal Ordinance  (  Chapter 133  ) )   當年由海峽殖民地政府管轄的市政局,設有車輛注冊局,  “ Vehicles Office “ 。 “ 手車 ” ,“ 人力車 ”    “ 牛車  ” 等等交通工具均需申請牌照, 俗稱  “ 釘牌 “ 。

被老檳城稱為  “ 釘牌關  “  的車輛注冊局, 就座落在檳榔律  ( Penang Road ) 姓王公司對面,   與檳榔律消防局為鄰。  可惜這兩棟建筑物已被折掉,讓路興建光大 (  Komtar  ) 側排的金店鋪。

後來 “ 三輪車 “ 的興起,  “ 人力車  ” 逐漸被淘汰。 “ 三輪車 ” 改良自 “ 人力車 ” ,   車前挂上一個大座位, 座位上可坐兩人。  車夫在後面腳踩着踏板, 和雙手握着方向杆駕駛。

“ 三輪車 ” 行駛速度快,   遠路途也可稍遠, 同時車夫還可向前座乘客搭話聊天。

50年代讀小學,   我就是乘這類專車 ( 三輪車上學。 為了能 相互照應, 車夫們還成立一個三輪車工友會。  不過,   70年代後就被公共巴士取而代之。  現有的 “ 三輪車 ”  多數已成為供觀光客乘用,   本地人也較鮮少乘搭。


19411211日 早上11,   26架日本皇軍飛機環繞檳島一圈後, 朝港仔墘社尾一帶 ( 即今日  Prangin Mall  附近 ) 狂轟濫炸下。 短短三十分鐘的轟炸, 據非正式的估計,約一二千人死於非命, 到處斷垣殘壁。  原來日本機師誤把直指天空的  “ 手車 ”  把手當是並列的高射炮!!

原文15/12/2006 貼於   http://huctan.multiply.com/photos/album/32/32 
06/06/2017 增刪本


怡保清心嶺休閑文化村  -  車夫老王(Ong Hee Kuang

 檳城調和路  Transfer Road, Penang.

 左:三輪車       /       右:人力車

左:三輪車            /            右:牛車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