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3, 2018

澀圈大碗



在普通人眼裏,這些碗是微不足道的東西。可是對古陶瓷有研究,或懂得鑒賞陶瓷器的行家,這種陶碗,是在中國制陶工匠不斷研究創新的歷程中,留下來的一個文化遺產。
其重要性足以超過它的產品價值, 雖非價值千金,不過在今天古玩市場中,可謂千金難求。
早期燒制陶瓷器,在裝窯的過程中,一般是採用碗底朝下疊起來燒的方法。
由於一疊碗或盤子,其底和碗心,或盤心要接觸,因此必須使碗心,碗底無釉,否則在燒成過程中會粘在一起,這就使器物破了像,顯得不美觀,而且無釉部份正好在碗心,很粗糙。
在陶瓷史裏,澀圈摞燒工藝最早開始於元末明初提前至宋代。
傳統隔離空間的方法,是依賴支架或支釘,墊餅或墊環。 摒棄墊具間隔, 採用澀圈摞, 依次堆疊幾個碗或盤子, 直接放進陶窯燒制,是一項重大的新突破。
對澀圈,我在前博文  “汕頭” 不生產 “汕頭缶“  http://huctan.blogspot.com/2018/03/blog-post.html )時曾經做過下列的略述。
“ 先看看碗內底層部分,燒制前全碗上滿釉,底面圈蘸細沙,連迭入窯﹔ 雖然省去墊具,充分利用空間燒制,可是燒造出來時,卻讓碗底留有沙粒痕跡。無釉處即稱 澀圈 ,亦稱 砂圈 。” ]
碗內底澀圈是為了堆疊之上的陶碗不蘸上釉,底面圈蘸細沙,上層的陶碗圈足不僅不上釉,而且還要把圈足內外牆上的釉刮去一圈,避免燒制過程中淌釉而導致粘連。
附圖大碗,澀圈的口徑寬度一致,內外足牆, 居然燒得這麼平穩,實在是難得。
從流紋 ( 釉流動形成的紋路 )來看,這些碗是碗底朝下往上堆疊。
在制陶史上,工匠也採用覆燒工藝,那就是將碗或盤碟之類的器具物倒過來,口朝下疊燒。
這時底面圈不蘸細沙,碗口部份用未經焙燒的耐火泥做成薄圈間隔和支墊,最大的缺點是覆燒時碗口緊貼墊圈,口部不能有釉。而露出一線胎骨成為毛口,俗稱芒口。
為了遮蓋這種毛口的缺陷,往往用金,銀或銅圈鑲在口沿。進貢給皇帝的陶瓷器用黃金鑲邊圈,也就是這個原因。
陶瓷器是一種觀賞和實用,藝術和工藝相結合的工藝美術品。它既要求經濟實用,又要求外形美觀,富有藝術性。
對澀圈的解釋是  [ 瓷坯疊燒前,將器物內心刮去一圈釉,無釉處即稱“澀圈”,流行於金代和元代。
從北宋以後至民國,還有部份陶工在應用這種燒陶技藝。近代陶瓷器已集中在大規模機械化生產,再無手工蘸沙堆疊燒制,所以今天這門燒制法,也成了一項絕藝。
燒陶技藝就是工匠的精神,他們勞動付出的汗水是心血和智慧,每件都是獨一無二。

我在前博文對這幾個陶碗也如是評過: [ 因為它比陶器所用的原料純度要高,又比陶器有較高的燒成溫度,胎骨堅實,還有一層極薄的釉,擊之有鏗鏘聲。這些都有瓷器所具備的特點,所以我們稱它為 “原始瓷器“。]

所以說,這幾個陶碗,是不是值得收藏 ?

百度百科貼圖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