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10, 2018

趴趴走 – 檳城的歷史古老水道


算算時間,自去年9月來水道區至今的一年裏;包括上個星期六,我們一共來了4次。
以往,我們是從 Bayview Beach Resort  對面去南天門大港大伯公廟的山徑向上走。
哪知這回竟見到幾堆摻與碎石塊的廢瀝青混凝土,被人棄置于山徑中央。
雖然前進的道路,已被這些建築垃圾檔了去路,我們還是強行踏上石堆通過; 徒步遊覽水道的美好心情,就此打了個小折扣。
回程放棄原路,改道向比較長遠的路線,並有警衛把守的水務局(PBA) 門口走出, 再繞道去停車場取車回家。
從新照片重溫舊時的記憶。


檳城的歷史古老水道 ( Batu Ferrignhi Aqueduct )

且看檳島水資源分圖, 檳城人真幸運。西北部青山隱隱,綠水迢迢。亞依淡和直落巴巷兩個水壩, 蓄水池及淨水廠各五,六處。
在檳城水供機構 ( Perbadanan Bekalan Air Pulau Pinang ) 管理和完整配水系統下,讓檳城人有足夠的水供,還享付全馬最低廉的水費。
這一切供水系統進程始於1800年英殖民統治時期。
開闢檳榔嶼的萊特大佐,基於初時島民鑿井取水,有些井水既少又混濁,不適於一般飲用,逐開發了一套供水系統。
1804年起,檳榔嶼殖民地政府即將部分的山水,經改道和導流的工程,把水引到蓄水池, 再經過濾才輸送到島民所居住的地方。
這項系統持續發展到1920年,喬治市市議會水務部門的水利工程師J.D Fettes, 為了引導北海岸的峇都丁宜山谷  ( Batu Ferrignhi Hills )  上的水到丹絨武雅蓄水池  ( Guillemard Reservoir   眼鏡池 ),規劃設計了這條引水道,全程長7公里。
首要引導工程是將山上所有的泉水河流,收集到同一室,並依照地勢,部分地段用磚石砌築一條長溝渠,餘者利用陶質排水管道露天架空鋪設,或埋設在地下,連接推動水流到蓄水池。
目前這條百年前的基礎設施,在檳城水供機構的管理下繼續使用。
昨天的徒步晨運路線,就是這條隱密在山林裏的古老水道。
Batu Ferringhi Bayview Beach Resort  對面, 往南天門大伯公廟的碎石及紅泥路進入山徑,走過約三百步的路程,進入右轉分叉路,繼續沿山徑走,就到達山下第一個混凝土結構的高圓型蓄水槽, 不遠之處有條穿山的大口徑輸水鋼管。
早晨的山野是靜寂的,空氣清冽。投身到山野來,完全是一個清新的景象。
走過一段雜草叢生的山徑,情況就驀然一變了。
遠遠望到一個圓穹尖頂的白色建築物,這是計測水位的小站房,看到這座古老堡壘的感覺,充滿着時間的痕跡。
前面樹林下一個湖泊,湖水是被水閘門截住的山泉河水,亮晶晶的湖面成了一面大鏡子。(一個即時學習到的知識 :在入口處告示牌写显的3V”, 是“V”形口溢流堰  ( V notch )  英文簡寫,這個湖泊的湖水即被三個“V”形口溢流堰截住)。
再往前走,就見到這條伸長得似乎無盡頭的水道!
從上游排入這水道(溝渠)的水, 常年都在流動; 尤其這幾天又下雨,大量的山水形同滾滾急流。
看着水道內急流的水流聲,似乎也能自得其樂。
沿着水道旁的步行道, 經過幾間計測水位的小站房,一路追蹤尋訪水道的源頭。
水道的起點是在山上的瀑布。清澈的流水,柔軟的細沙,讓我們的老頑童看到這天然游泳池,忍不住投身而入到河裏納涼泡水。
經我們的水利工程師伍燊福學長講解,無知被鬧笑話的大炮,實為當年在機動車輛還不便使用的年代,運載供水管道上山,這個有托架類似推拉軍用大炮的運輸工具, 當年為解決工程建設作出的貢獻, 也該留下歷史紀錄吧!
細觀水道左右肩牆一高一低的構造,此設計是考慮到水流盈滿時,讓溢出的水靠山溝流走,避免水漫邊的道路。
再定睛認真看,水道保留着一條明顯的曾經增高痕跡。這也源自為滿足增長的人口, 水道作為收集水量的容器也必須增大,故原有的高度也增加了。
水道只是一種引水工程。這區域原本劃為水源保護區,告示牌聲明未經許可,閒人一律不準進入。可能鮮少有外人進出,管制變成比較鬆弛。
可以感覺這個保護區也維持着相當好的生態,到處綠意盎然,老建築物有它獨特的魅力,供水系統至今依然能夠照常運轉。 這個曾被我們獨享的清幽之地,見証了水道的今與昔。
古老的水道,我還會來!
寫於201792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