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5, 2020

賽奧瑪陵墓 (增刪篇)

馬來人除了蘇丹,王公,普通人死後葬身之地,都是在回教堂緣的墳地,達烏迪穆斯林還有石棺(註1),其餘墳墓前後頂多分插兩塊圓扁立柱石碑。

亞依逸淡的 Kampong Melayu 内,這座建於 1881 年,規模不大,高35的建築物;

 

上冠圓包的穹頂, 下舖砌磚築墻四方形高聳的内部空間,給人以神聖的感覺,這是印度伊斯蘭教建築風格的一種陵寢。

墓室所葬的人物非王公國戚,乃是賽奧瑪 Sheikh Omar Basheer Al-Khalidy 1811-1881)。旁側之墓穴,為兒子賽扎卡亞 Sheikh Zakaria Al-Basheer 1855-1926

門額上一塊用阿拉伯字母寫的長方形豎式匾額,(看不懂是什麽意思)

 

前有兩塊,使用四種語言,做有關陵的簡介 但是由於在戶外受到風吹日曬, 牌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了,需要更換了。 在此為賽奧的生平事跡作個簡介:

 

賽奧瑪的父親在十九世紀,從阿拉伯半島南端的也門,哈德拉毛省 ( Hadhramaut 移民來檳島。賽奧瑪於1811年在椰脚街(Pitt Street)清真教堂( Kapitan Keling Mosque)鄰近的小村莊 (kampong) 出世。

 

童年時,父親對他進行宗教知識教育,長大後,送他到麥加,進一步提高他的宗教知識。

經過幾年的潛心研讀,學成回檳,曾經宦游印尼爪哇省。因具有深厚的宗教學識,修養和良好的品信,除了成爲一位受人尊敬的宗教導師兼學者,教導及宣傳伊斯蘭教義;也受邀擔任穆斯林社區的法官 (卡迪/Kadi)

 

賽奧瑪在爪哇省娶妻生子,妻亡後回檳再繼弦,生四子一女。父子在宗教上十分虔誠,一門宗教相承,同時同地傳延伊斯蘭教。尤其是繼配所生的第二個兒子,賽扎卡,在賽奧瑪壽終正寢後, 接任其在伊斯蘭教的重要職責。Zakarial 龐大的出入口貿易生意涵蓋阿拉伯,印度和印尼。

回教徒原先聚居之城市地區, 如打石街 (Acheen Street), 椰腳街 (Pitt Street), 牛干洞(Chulia Street等, 因市場逐漸繁榮,居家逐漸商店 賽奧瑪原在 Lebuh Acheh 67號的住家隨着也改爲伊斯蘭研究中心 他一家人也由城市遷往亞依逸淡的鄉村 Kampong Melayu

 

賽奧瑪於1881年去世,不葬於回教堂墳地。兒子賽扎卡亞把他葬在 Kampong Melayu 住家之旁聘請印度著名建築師,從印度運來主要建築材料,建造這座檳島最雄偉的陵墓,以表揚他對改革回教學術和文化作出的貢獻。

賽扎卡亞 1926 年死後,也被埋葬在他父親的墓旁。賽奧的墳墓被鐵柵欄圍着。



大家族中的後世子孫很多,死後都分佈埋葬在外邊的墳地。

另外有兩座男女墳墓,位於白色圍墻内,是賽奧瑪最忠誠的追隨信徒,Habib Syed Hassan 2與妻子。

 

賽奧瑪不僅把他的宗教信仰,和紀律帶給檳城;作爲穆斯林社區的領導人,也充分發揮其決策與調解能力。

186783日至14日,檳城爆發了為期10日的大械斗,全市陷入停頓,英殖民政府為之震驚。

賽奧運用其聲威,對參與械鬥的白旗會和紅旗會的巫裔及印裔穆斯林黨員,勸誡避免違犯伊斯蘭教義。在軟硬兼施的感化下,兩派黨員遵從指示,退出打斗與暴動活動。 英殖民政府平息騷亂漫延賽奧瑪在幕後的推動,功不可沒。


百年瞬間過去了, 這座陵墓仍完整無損地屹立于 Kampong Melayu 對研究伊斯蘭教歷史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原文: 20110707

修訂: 20121103

增刪: 20201205


(註1達烏迪-伊斯蘭教墳場石棺

https://huctan.blogspot.com/2020/11/blog-post_28.html

(註2

Habib Syed Hassan 是亞依淡,尤其 Zoo RoadKampong Melayu 大片土地的擁有者。他興建在 Zoo Road 河邊的 The Al-Qadrie Jamek Mosque 是賽奧瑪在亞依淡傳導伊斯蘭教義的主要教堂。他把名下(承繼自 Nathaniel Bacon,既是 Francis Light 的秘書) 的 Kampong Melayu 屋子,轉贈給 賽奧瑪。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