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晉新婆羅洲文化博物院 / Borneo Culture Museum 五樓展示廳,充滿着具有歷史或文化價值的文物。它講述了婆羅洲和中國, 泰國,越南,日本, 印度等等國家的貿易故事。
與中國直接貿易始於公元10世紀左右。商人將中國陶瓷帶到婆羅洲,用於交易犀鳥頭,燕窩,龜蛋,貝殼,翡翠鳥羽毛, 木材和香料等等珍貴物品。
現在跟糟老頭來一起感受一下,博物館内展示的幾件陶瓷獨特魅力。
這個手工畫出雙鳳圖案,小口大腹陶製品,造型的主要特色是口沿外凸,以利便用布和繩索封住甕口,是專爲釀酒或裝酒的酒甕。 身世背景極不平凡啊!此件乃元代(1271-1368年)酒甕,是館内收藏名氣較大的其中一件中國陶器。
古陶瓷的裝飾藝術,始於兩千多年的新石器時代。這尊明朝(1368-1644年)陶甕,隨意刻出的簡單波浪條紋, 美化了陶器表面。從表面看到淺棕色的釉,可能是因爲當時施釉的緣故,厚薄不均,產生不同發色效果, 別具一格。
表面看起來比較粗糙些,質地不夠細膩,製作也并不精巧,但在不太過苛求之下, 也正是這尊明朝(1368-1644年)青花瓷甕的藝術魅力。
館内除了宋,元,明和清代中國陶瓷器外,其他年代在14至16世紀的東南亞地區陶瓷文物, 都被保存下來供遊客觀賞。
越南陶瓷類似中國瓷器,但越南陶工,也有發展出自己獨特的青花和其他彩瓷。館内的陳列的物品,大多數是16和17世紀生產的餐具,和小型容器。
在展示品擺放支架上的這件折枝花紋反口碗 碗内口沿下,以疏散紋飾加以渲染。這是件形制優美,外觀端正而又實用的越南碗。
這個造型巧妙,并以趣味方式封蓋的越南陶罐,實屬罕見。蓋罐頂部,圍繞多個環狀耳。直壁環形帽式蓋口,呈凸凹齒狀,讓上下蓋,互相扣合。環形耳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穿綴繩索,便於携帶或搬動。溫潤乳白色的蓋罐,真是異常精美。
右邊由罐蓋和罐身組成的天字陶罐;大口短頸,肩圓腹收斂的罐身;罐蓋為頭盔狀,全體銅鎏金,有一隻獅子做圓弧頂端的蓋鈕。罐頸置有幾個環形條,可系繩索或配金屬環以便提携。此罐造型古樸莊重,紋飾簡練,堪稱越南陶器中的經典作品。
這個有蓋陶罐的形制,比一般陶甕小得多,屬於日本早期外銷的Imari 陶瓷之一。也以產地被稱爲Arita ware, Imari瓷畫的特點是藍色及紅色的東方圖案,構圖和造型受到明代設計的影響, 大多數模仿中國風格。
瓶型為撇口,小口長頸, 豐肩下削瘦至足,瓶身細長,形似柳葉,故有柳葉瓶之稱。瓶身釉上的彩繪,畫風大氣瀟灑,面目莊嚴的武士,酣暢淋漓地表達了日本武士的風采。以赭紅作爲基礎的色調,再加上金彩,可謂金碧輝煌, 頗有中國景泰藍的風格。
來自Sawankhalok (Si Satchanalai) 和Sukhothai 兩個地方生產的泰國陶瓷,在14至16世紀期間開始出現在婆羅洲。大多數為餐桌上的陶器。
展示格内置高的兩件Sukhothai魚紋淺盤,紋飾簡單,顔色黯淡,畫法比較稚拙。
下擺中間這樽豐腹細頸的瓶子,瓶型仿製宋代河北磁州的經典玉壺春瓶。其造型上的獨特之處是撇口,細頸,垂腹, 重心底,穩定性好。除了簡筆的蓮花瓣紋,既沒有複雜的圖案紋飾,也不沒有五光十色的彩釉,只有簡潔大方的單色釉,這樽在Sawankhalok燒製的玉壺春瓶,造型古樸大方,釉色純正明朗,堪屬珍貴的器物。
另外四件,也是產自Sawankhalok的食物存儲用陶瓷器,外觀造型規整,而且也繪有簡單的紋飾,能在博物館内展出,可見得當時泰國Sawankhalok的陶瓷工匠,確實有學到中國製瓷技藝。
這是砂勞越Punan/普南族的傳説,不知道是否是真的。此件73cm 高的越南陶甕,製作年代是在16-17世紀之間,帶有傳奇的色彩,被土族相信擁有預知未來事件的力量, 以及通過敲擊時發出的聲音,召喚幽靈的力量。
除了用作裝水,釀酒,食物存儲日用品的容器,砂勞越土族,把陶瓷甕罐缽缸,盤碟和杯子,也應用在婚禮和喪禮,這兩個重大的人生禮儀和刑罰的法規裏。考古學家在墓葬出土物,見到砂勞越土族的葬俗,以大盤覆蓋下體,小碟置放在死者手掌和足部上,小瓶小罐也隨葬。
在觀賞衆多展示的陶器,撲入眼簾的是這兩件標為作爲代替罰款的大陶盤。早期的陶土盤碗,在裝窯的時候,需要曡起來燒,才能節省空間。可是釉漿在高溫的時候會熔化, 把兩個曡在一起的陶盤,沾黏在一起。出窯後,兩個陶盤會因爲無法分開而成爲廢品。後來陶工在盤底圈足,完全不上釉在上面,才貼上其他的陶盤進窯燒製。燒成後的盤面,逐留下一片環狀的露胎圈,稱爲「 澀圈」。(註:澀圈大碗: https://huctan.blogspot.com/2018/08/blog-post.html ))今天窯場生產的碗盤不會有澀圈了。
陶瓷器的使用壽命很長,只要不打破,千百年後,其紋理,色澤,質地都能依然保持不變。 上述的幾件精品,只是館内展示的冰山一角。老頭對其餘展示的陶瓷文物,無法一一的詳述,僅能再選貼幾張圖片,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