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ugust 26, 2025

檳光學院 Hillview Institute - 續集

 

前言:

檳光學院(註1墻外的大字招牌,乃檳城寶貴文化遺產之一。這個在檳城絕無僅有的中華瑰寶,書法字招牌,乃出自國畫大師,張大千手筆。


今年4月,一場暴雨強風來襲,以木板拼接而成墻面的屋前閣樓,遭受到毀滅性的破壞。銅板敲打焊接的  檳光學院   四個大字塊,以及張大千的落款,  蜀人張大千爰  ,被吹跌打碎,崩落在雜草堆裏。 可惜呀! (圖 2 - 3

運的是掉在草堆中的字塊,被業主受托人張炳仁和王潔敏收集保藏。不知什麽時候能重現天日。

----------   ----------

升旗山半山  / Middle Station  4 氣候涼爽,空氣清新, 實在是最理想的讀書養性勝地。名學者蕭遙天與陳雪飛等,便選擇這個勝地來創辦  檳光學院 ,蕭老師且自任院長。 

在當年,該院是一新興的學府,特別制定教管兼施的制度凡進院受教的, 簡言之,好像入山修道,也好像小沙彌入寺院受戒。全部生活都要被管理和指導,教學宗旨是先教成好人,然後才授以好學問。 

昔日,該院是萬方觸目的學府。教育界遊客到檳城,必上升旗山。在半山腰,那重重叠叠的院舍,飛橋飲谷,小閣插天,一一炫耀於你眼前,不由你駐足遊賞一番了。 

惟美景非天造地設,一年前此地,腐草塞路,破屋荒涼,何堪入目  

隔了一年,則重樓曲院,弦歌相接,凡學院的建築, 如辦公廳,教室,打字室,休息室,應接室,圖書館,都很精雅。學院外的食堂很寬敞,宿舍數座,體育場的凌空築壩的,工程宏偉。

院園有十二景,是遊客詩人探幽選勝的去處。 這些都是蕭遙天和陳雪飛埋頭苦幹,經一年的耗資竭力, 鳩工疕材, 墾崖平陂,伐林拓地,才有眼前的壯觀。



關於該院的建築與設備19711215日出版的香港文化雜誌《 大人月刊  》,第二十期, 50 - 55頁, 由名詩人兼名作家易君左, 撰寫的  檳城山海莽蒼蒼 有段遊覽  檳光學院 中的個人感受和點滴。(圖 5 - 6

57年後的  檳光學院 經過時移世易的變化,校舍多已難維持原狀了。屋主已故王景成老先生名下的數座宿舍和體育場部分,還是文風不動,依然留在原地,任由懷舊的人去遠觀憑吊。

 

蕭遙天老師對《 檳光學院十二景 (圖 7曾分別賦詩作了描述。如今就讓我們,從詩句中領略它的風韻和景致。

一:《 長橋臥霧

 挹綠抱冰暑氣銷,老龍噓霧舞山腰; 紛紛攀桂上方客,拂葉穿雲過赤橋。

標題意境很美,描繪了半山腰纜車站左側的長橋,在霧氣中若隱若現,帶有古典的朦朧美感。全詩虛實相生,既得避暑之愜意,又具遊仙之飄逸,令人有身置畫中之感。


二:《 小閣坐風 (圖 8 - 9

 飛閣流丹勢插天, 高橋擧袂飄飄仙;夕陽燒樹晚來冷,猶坐雲端看暮煙。

檳光由幾棟不同高度的建築群組成,依山而建。以高閣樓為中心位置 ,飽覽園林景色。將視野凌空展開,構築出一幅融匯仙氣與禪意的雲端畫卷。

三:《 睛窗映海 (圖 10

 山作畫屏海作池, 浮光倒瀉映頗黎; 睛窗蜃市日千幻,俯瞰平觀未敢疑。

從窗邊觀海的景色,對天地自然神工的讚嘆, 海市蜃樓,何必執著於真僞。

四: 雨座驚禽

 輕雷挾霧作輕陰, 海色迷茫山影沉;水座飯餘絮語細, 靜聼敲瓦雨驚禽。

雨座是靜物,驚禽是動態,瞬間營造出靜中驟動的戲劇感。本靜坐水畔,細聽雨絲私語,卻被驚禽擾動,這暗喻自然不可預測的生命力,超脫了人間預

五: 晨樓觀日

 彩霞翻色散千塵, 海日搖波出半輪; 樓宿元龍晨起早, 樂同夸父結西鄰。

升旗山是觀日出,同時也是觀賞雲海的好地方。霞光在天,海日在地,樓居其中,構建成  --的垂直空間。

六:《 夜島網星

 涼風搖翠入重樓,如睡春城草木稠;頭上星辰脚底火,灰灰夜網沉沉收。

檳光運營幾年就面臨招不到足夠學生的困境,使學院最終停頓。院内空置的學生宿舍被當局對外出租。當年老頭我曾與一群好友夜宿學院Bungalow stay ,就體驗到了 涼風,重樓,春城,星辰,脚底火(萬家燈火) 構成的夜景, 如今還深深地緬懷。

七:《 書館穴壁  (圖 11 - 12

 天遺名山作講堂, 叢書穴壁豈深藏? 瓶紅海黛承眉睫, 開卷讀來字字香。

上天的恩澤,於升旗山神聖使命做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場所。詩中把佛教石窟刻經的典故融合進來,增加詩詞的韻味和情趣。

八:《 毬場凌空

 倚崖築壩凌空存, 鐵網高張掩四門; 團板來回任樸羽,却看汗雨落雲根。

球場倚崖而建,是危險性的建築;爲了安全起見,用四個有鐵網的防護設施。在這開闊的戶外打球,運動量大,汗水如雨,灑落在這高聳入雲的地方,蕭老師用詞既寫實又富有詩意。

九:《 花梯望遠

 雙眸遠矚立花梯, 花下歸帆故故遲; 收取亞歐萬斛水,更抛萬斛向天涯。

從立足花梯到縱橫亞歐,終於天涯為歸宿,展現了開放與包容的世界精神。

 

十:  古洞探幽 (圖 13 - 14

 古洞籐封煙露繁, 追羊不撣扣危閣; 蜿蜒慄慄墜千尺, 漸入西南黑水村。

這是爬山記。此詩以藤蔓纏繞洞口,蜿蜒路徑,渲染在潮濕朦朧的氣氛中下山,走到即今日亞依逸淡 / Ayer Itam / 黑水村 路程險奇,驚心動魄。有點誇張了

十一:  曲闌徐步

 九曲雕闌橫翠微, 蒼濤湧噴亂紅飛; 行吟不覺下山晚; 燈火江城染夕暉。

以婉約細膩的文風,描寫出閣樓旁邊,有彎彎曲曲的欄杆階道。在傍晚昏暗的天色,山間行走,與城市千戶人家,萬盞燈火在夜空下閃爍的意境。

十二:   百級快登 (圖 15

 破曉聞鐘各整襟, 斜坡百級數登臨; 爭先競秀臺前立;養氣健身仔細斟。

上課儸! 爬石梯階登高。別説不累,老老實實,還是真叫累。不過老頭我有個小經驗,那就是在爬石階梯時, 千萬要閉嘴, 不能説話, 否則會因  漏氣 ,而無力登高的。至於靈不靈,對不對,你自己去體驗吧! 不過對我來説,那可是十試十靈的。 

檳光學院於19681123日隆重開幕, 恭請許平等先生主持揭幕禮。該院同人以一年來, 花去的建設費很龐大, 力量所做的到,絕不計較。惟這種教育建設事業, 仍靠社會熱心人士,善長仁翁,慷慨解囊。 

故檳光學院當局發出觀禮請柬,並呼籲社會熱心人士樂購該院建設禮券。據悉,星馬泰各地響應甚佳, 因蕭遙天老師在大圈子中甚有人緣,所以贊助者,絕無吝色。


數年前,我們曾陪伴退休教育家,兼作家 Mike Gibby,在撰寫新書The Bungalows of Penang Hill 前,登山到檳光學院做實地考察; 爾後以文字記錄學院的樣貌與背後的故事。 

順便需要對該書55做個訂正,小勘誤。不同文化背景的Mike,把張大千列為學院教職人員  /  Resident staff張大師實為老師的摯友,特約嘉賓,而非在院中執行教學或行政職務的人員。(圖 16 - 18


此外,世界野生動物畫家周俊老同學(圖 19 - 20 建築師兼畫家梅志雄(圖 21 - 22 也上來作畫。

 

囘眸,半個世紀的韶光已逝, 隨着近年來華文在國際上和商業上實用價值日益提高,這個記載檳光學院短暫歷史的小貼子,在於突顯它的存在意義。

(註1)檳光學院  https://huctan.blogspot.com/2018/11/blog-post_7.html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