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19, 2025

漫談椰棕刷 / Coconut Fibre Brush

 

上個星期, 老頭我携帶上升旗山  bungalow stay (註1的物品,包含一塊洗滌用的椰棕刷。區區只售一塊几角錢的刷子,成了大家逗樂的趣話, 也讓老頭發揮了極大的閑扯瞎聊。(一笑) 

帶刷子的用處可多啦 下雨天行山,鞋面鞋底到處都是泥土。使用椰棕刷,先洗刷掉鞋面各部位,和鞋底縫隙的濕土稀泥。繼而用舊報紙揉成團狀塞入鞋内,吸乾内部水分 ;然後放在通風處晾乾,即可再穿囘鞋 

入宿山頂小屋三兩天,根本不需要洗衣服。但是若襪子沾泥, 或衣物沾到食物污跡,旅用包袋内外滿是灰塵,刷子也許會用得上。

老頭剪的是平頭髮型, 要不然這塊軟刷子,也可以當梳子梳頭。哈哈, 一刷多用 !簡直是胡説八道。(二笑)

來談談椰棕刷,這個多功能的清潔工具。 

二十世紀中葉( 1960年 )前後,檳城的椰棕刷製造業曾風光一時,但無法風光一世。 

原因初期,手工製造椰棕刷者只有數家,出產既無多,銷途自甚暢易;而其價格,亦較優美。業此之家,固可籍以獲到不少之利。然因行外人,認定此業可以獲利,也先後爭起製造。如此一來,出產過剩,價格不期而然地降低下來。在互相競爭,所得既甚微薄,慘淡經營下,多數業者唯有停止製造,實行休業。 

手工製椰棕刷有兩個樣式: 一是扁圓形, 一個是長圓形。 

椰棕刷只銷售於檳城當地的陶瓷店(盤碗店),五金店,洋貨店,和雜貨店代爲推銷。而最大的主顧,是洗衣店,與華人之住宅,作於刷衣與刷地之用。製造者除了在檳城推銷外,也分配部份產品到半島内地銷售。 

一把刷子,看來沒有什麽,其實,它也是一門手藝。還在經商年代,我有幸在怡保文冬新村的老客戶,一間通曉將廢物轉化為商品的工業公司,寶號為  三勞成有限公司 的工場,身歷其境的參觀過製刷過程。雖不敢説十分熟悉,但總可以説,對這一們行業有些了解了。 

第一步驟,將已經剝下來的椰殼纖維, 用水浸泡幾天,接着取出後由烘乾機烘乾,然後通過機械進行梳理,以得到鬆散的纖維。 

第二步驟:用長柄切刀, 將經過槌鬆的椰棕纖維束,套以膠帶繫住,切成一截截, 丟進木箱裏待用。之後,在較刷機上, 安上一條鐵缐, 分成雙條而鈎住; 較動機器將它拉緊,才從木箱中提起一截棕來,脫去膠帶,將它排插在鐵缐的中縫裏,看看排查整齊了,就較動機器,將它較成直型的刷子。 還得經過一番修剪,將這直型的刷子折彎, 同時使用鐵鉗,將它的鐵缐轉住。 這樣辛苦忙碌,才造成一把便宜的刷子。 

製刷過程中最費力的環節是剪鐵缐, 往往剪到手起泡,痛得不能屈指。尤其是製黑棕刷時,黑棕硬,又刺手,所以比較挨苦。 

行行出狀元,回顧上世紀 60 年代前後,檳城雖非工業都市,但是以樹膠(南益燻膠房),煉錫(東方熔錫厰)與椰油(新和隆,萬興利油較等)爲主的工廠,設備已接近現代化了,工業盛極一時。

此外,還有半機械半手工, 或純手工業的小型工業,諸如肥皂厰(註2,紅燈角米粉麺缐工場,丹絨道光海珠嶼大伯公小路的曬峇拉煎 / Belachan,三條路郭泰豐工業的木屐厰,雙溪檳榔律的製冰厰,板廊電鋸厰,柑仔園牛皮寮成利製革工場,朱律工場(註3 檳榔律戴喜雲大廈的裁縫業(註4等等等。

可惜衆多傳統工業, 也隨着手工製造椰棕刷,被新技術和新產業所取代,一一消失在時代的洪流中。

 

(註1升旗山三天兩夜的日子

https://huctan.blogspot.com/2025/09/blog-post.html

(註2檳城製造的肥皂  

https://huctan.blogspot.com/2024/03/blog-post.html

(註3漫談緬甸與檳城的朱律工場  

https://huctan.blogspot.com/2020/04/blog-post_25.html

(註4)檳榔  

https://huctan.blogspot.com/2025/01/penang-road.html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