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來西亞,大伯公 ( TUA PEK KONG,也稱福德正神 )受到普遍性的奉祀。其實中國民間的神明,福德正神是土地的守護神, 一般被稱為土地公, 跟隨早期華僑移民來馬。
可是, 在檳城( ARMENIAN STREET )本頭公巷,大伯公廟內由福建閩南社群“ 寶福社 ” (註1)奉祭的大伯公 ( 福德正神 ) 與丹絨道光( TANJUNG TOKONG )海珠嶼的大伯公 ( THAI PAK KOONG ),卻有其名而無其實的拉上了關系。
華人對人,神,佛的信仰, 已成了通俗的宗教。海珠嶼大伯公 ( THAI PAK KOONG ) 的溯源, 不是出自福德正神,卻是開山地主的神靈。
按廟內重修石碑記述和廟前告示簡介, 廟建於嘉慶四年 ( 1799 ), 即是檳城開闢後十三年。
相傳的大伯公為姓張,邱和馬三公, 由中國南渡來馬,居住於海珠嶼一帶。三人結拜金蘭,親同骨肉。
某夜, 邱,馬二公訪張,見張已坐化石上, 逐葬張於石側, 即今日海珠嶼大伯公廟大石邊。 因張居長,尊稱大伯, 故以大伯公神號祀之。 及後邱馬歿,當地居民復葬二公於張墓旁, 也當以神祀之,這也就是三位大伯公的來歷。
另一座誌明咸豐四年 ( 1854 ) “ 順寂沙彌西濱禪師 ” 之墓,該是當年的其中一位守廟僧。
福建幫的閩南社群與客屬宗族曾為大伯公廟的管理主權有過一場爭議。 張,邱和馬三公既華南客族先賢,檳城海珠嶼大伯公廟自然而然由客家五屬人共同管理。
和解的結局為閩南社群寶福社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 到丹絨道光的海珠嶼大伯公廟舉行“ 請火 ”儀式, 預測大馬新一年的經濟及商業運程。
馬來文TANJUNG TOKONG ( 丹絨道光 ), 丹絨為海角, 道光為神, 可見當時的馬來人也肯定了大伯公的神明。
這間座落在海角盡頭的神廟, 前後左右具有碩大無朋的巨石。
海岸一處, 依石建有一座三層樓高的觀景眺望台。( 實是二戰時期留下來的碉堡/瞭望台) , 登上就可眺望大馬半島山峰, 海天山色盡收眼底。惜因年久失修,現已歸屬危樓, 不便登攀。
觀景眺望台左側另建有一圓型釣魚台 ( 也是戰時碉堡遺跡 ), 依欄附視波濤, 形同立於船頭, 聽海浪濤聲,任由海風的吹拂, 也可當遠望的眺望台, 極目碧海,藍天。
廟前空地建有一戲台, 舊社會娛樂場所不多, 每有節慶, 均請戲班演出, 善男信女赴廟進香看戲, 廟宇一帶十分熱鬧。
閩南話稱號的 TUA PEK KONG 和客家的 THAI PAK KOONG , 各自擁有特殊的歷史地位。
除了這間經歷了華人百年社會,有着檳城開拓者歷史背景, 和已神化的傳統神明信仰的廟宇,老檳城的民間信仰真是令人眼花繚亂,當年的移民也引進許多原鄉信仰的神明。
前往海珠嶼大伯公廟的唯一小巷,靠近入口牌樓,有一間面積不大的小廟。
崔大地(註2)在其牌坊題字 “ 本頭公嶼 伍德宮 五府王爺 九位仙祖 ”。
抵頂的兩根圓柱,是陳習庭中醫(註3)書寫的一對楹聯。“ 五德座鎮海隅赫赫威功顯百代 神宮燈煇槟島綿綿香火旺千年秋 ”。
從崔老和陳老兩位書法家墨寳的廟宇簡介,“ 滿天神佛 ”是該廟的特色。除了主祀五府王爺( 蘇邱梁秦蔡姓 ),同祀九位仙祖,大伯公, 財神爺, 虎爺公, 還有拿督公( 馬來土地公 )等等神明。
伍德宮,可言是在海珠嶼大伯公廟前,一間極爲突出的民間信仰神廟。
修订22/06/2008 multiply-162
刪改:15/10/2012 huctan.blogspot.com
增刪:16/01/2013 huctan.blogspot.com
(註 1)福德正神廟(大伯公廟) https://huctan.blogspot.com/2012/10/blog-post.html
(註 2)崔大地先生的書法 https://huctan.blogspot.com/2021/05/blog-post.html
(註 3)陳習庭先生,字可騰,廣東省澄海縣人。上個世紀60年代任南華醫院主診中醫師,也在港仔墘(Maxwell Road此段街道因建設光大/Komtar已消失了)開診所懸壺濟世。除了書法,陳老也是老檳城的詩壇知名雅士.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