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ugust 25, 2020

趴趴走 - 升旗山看百年老屋

在幸福登山隊伍大隊長,也是經驗豐富的金牌導逰帶領下,無論觀賞自然美景,宗教文化,還是知名老屋,聆聽背後的故事,大家體驗一個升旗山深度逰。

1929年所建的警察局起步  

在警察局對面山丘上,這座重2.75噸的青銅火炮,能夠在每秒1,600英尺的速度下, 發射一顆重32磅的炮彈。 

這門大炮,其實大有來頭。當年英國東印度公司( East India Company 1600 -1874),在今天更名為 Chennai 的 Madras 生產。

 

製造一門大炮不是簡單的事情,必需達到導向,聚集推進力的效果。Madras 這家軍工厰鑄造出來的70多門大炮,大多數基本上都達不到精良水準。五門最好的其中一門,被配到檳榔嶼升旗山。

鑒證大炮的身份: 

(一)開炮方式: 原始時代操炮,要靠點燃導火綫引爆發射。三,四十年代的大炮已經提升到拉綫開炮了, 1939年不可能再生產這類武器。

(二)正確解讀炮身刻文,39-2-14的詞義: 39是製造厰品式代號 ; 2-14 是重量,既是2 tons 14 cwt ( hundredweight ), 也即是約2.74 噸。39-2-14 讓人誤解為 39年2月14日 

(三)英皇徽號: 兩個同名,相同草書 GR 的君主徽號。 一個英皇 King George III 沒有羅馬數字,和 King George VI (1895-1952) 徽號附帶「 VI 區別極大,可以認這尊大炮, 就是 King George III , 從1760年登基到1820年駕崩之期間鑄造的。所以在年代上推算,這門大炮已有超過 200年歷史。

 

大炮在山頂的位置和角度,可以清楚地看到駛向檳榔嶼海岸的船隻。山上的守衛會發炮通知半山守衛,一路傳遞信息到喬治市。如果來船是友好的,則發炮並升政府旗幟;若發現有敵意,則發炮並升敵旗信號, 然後再采取進一步行動。這也就是升旗山被命名的由來。

這座印度廟 Sri Aruoli thirumurugan 始於1870年一個小神社,和植物園路山頂Arulmigu Balathandayuthapani Temple  1 )供奉同一位主神,戰神 Murugan。寺廟頂部裝飾的手執長矛,是 Murugan 的主要標和象徵之一。1970年代才擴建到適當的廟宇,作爲禮拜場所。

 

寺廟後院豎立有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濕婆 ( Shiva ) 一家人的塑像。濕婆雖然被尊稱為毀滅之神,但實際上,毀滅的背後也代表了重生和再造,所以也是再生之神。其餘三尊乃妻子,雪山女神 Parvati, 兒子象頭尊者  Ganesha  和這所廟的主神,戰神 Murugan 或也稱  Kartikeya.

 

2019年進行大規模修復工程,以藍綠紅爲主和多種不同的顔色。 沿着寺廟外墻,裝飾着許多小雕像和天神,展現印度的建築風格和文化特色。

 

雖是印度教聖地,其範圍内的側旁有兩間廂房,奉供一尊佛像。 體現印度教人對其他宗教包容并且開放的態度。

清真寺 Penang Hill Mosque 2 )為山上原本殖民地風格的建築群,帶來了伊斯蘭建築的氣息。顧及到太太團員沒有包頭巾和打扮,深怕抵觸伊斯蘭法典教規,一直以來都是經過升旗山清真寺而沒進去參觀。

這是摘自  Penang 500 Early Postcards  百年前照片。背景顯示的建築物是初期的美麗都 Bel Retiro 3 ),中間一根高聳的旗杆。前景左側的大炮,是殖民時代英國霸權的象徵。

入口處兩翼警衛建築物的造型和景觀,還是很莊嚴, 讓人震撼, 不愧是官府地標建築。

美麗都官邸 Bel Retiro 和警衛建築物之間, 一道挑高鐵製柵欄大門,禁止車輛和人進入。逰客只能隔着柵欄大門, 遙望隱密在園區中的美麗都。

原爲木頭建築的高脚馬來式亞答屋,Bel Retiro 在 1885年重新設計,重建成爲一個展現豪華氣派的兩層官邸。

橫向息在懸崖的邊緣,Edgecliff 單棟五層樓, 沒有電梯設備。獨特的結構擁有三個陽台,可以欣賞到喬治市和大海的美景。

 

整棟共有五間房間:底層兩間房,二樓一間房,三樓兩間房。 位於四樓的客廳,附有西式壁爐。一個旋轉樓梯直向伸達五樓的大天台。

 

底層屋前幾步就是陡坡,幸好設有圍欄,防止住戶或逰人不小心跌落山脚。四周空間太狹窄,連一個小小花園也塞不下。

 

在海拔2,381英尺,這條軌道穿過長258英尺的隧道,斜坡度為1:2.04,這也是世界上最陡的隧道。據説是以人手挖掘技術開建,主要圍岩為堅硬的花崗岩質石塊,工程在1922年完成。

Woodside 建於1929年,曾是英國高級官員的住所,屋前闢個巨大綠茵花園。

室内一個柚木樓梯,通向二樓四個附有厠所和浴室的大臥房。被客廳相隔的兩個靠窗臥房,附有大空間的陽台。後座兩間睡房則共用一個向後陽台

 

底層地板鋪着光亮的褐紅地磚,二樓地板采用堅硬實木。

本已半廢棄的避暑山莊, Woodside 被拍攝英國電視連續劇 “ Indian Summer ”中用作背景。老屋子獨具凹凸不平的石墻,簡約雅致的外觀,房子裏内外大部分擺設,都成了道具。

 

可惜攝製組結束拍戲離開後,老屋子在無人居住和認真管理下,墻面有點斑駁,部分金屬鏽蝕,木材腐朽。不過在荒廢冷落中,還存有殖民時代的色彩和情調。


過了 Woodside 不遠,既到達這間單層住宅型別墅,Hillside。 整體包括所有屋内室外,花園庭院,剛翻新裝修工程完畢。除了油漆主屋四個寬闊的客房,客廳厨房,各項設備全部整理如新。

 

還大刀濶斧變動整體格局,明亮公共場域。租客可以在花園搭帳篷露營, 並有開放式厨房,男女各三間衛生浴室,讓戶外住客使用。

 

花園兼設燒烤爐,桌椅餐具,一應俱全。 這座坐落在深林中別墅。 從大道 Summit Road  旁的B綫階梯走下斜坡,到  Upper Tunnel Road  小徑上慢行約十分鐘, 即達到舒適的 Hillside。

在天然森林地區,建築物多采用當地的木材建造。坐落在小山丘上,沿路兩旁長着密茂的野生艾蒿和蕨類植物。

 

Convalescent 療養院相距不遠, Fernhill  是護士宿舍。半磚半木結構的單層平房,擁有四間臥室,一條通道連接到後面的儲藏屋。門前一個八角遮蔭涼台, 可直望大海,觀賞喬治市和檳威大橋的壯麗景色。

 

可惜處於無可抵賴的廢墟狀態,房内儲存大量的電纜,工具棄置。住宿的勞工隨意亂放

鞋襪,晾曬衣物。這間破屋任由風吹雨打,將會越來越爛。

 


Fernhill 途中,見到幾叢鮮艷火紅的花苞,這是紅玉籐 ( Red Jade Vine ), 攀繞在橫綫上。紅玉籐,這個名字起得很貼切,在風中輕盈搖擺,火火紅紅,醒目耀眼。

 

檳榔嶼開埠初期,瘧疾流行。英國東印度公司 ( East India Company ) 的醫療部門,認定升旗山偏涼的氣候,清靜和自然環境,是幫助病人恢復健康的最佳療養地。1803年隨即在山上具有優美的景觀地點興建 Convalescent 療養院。


單層大病房和後勤用房, 以通廊聯係, 保證療養者不會受到干擾。多人開放式的大病房,有明顯之區域間隔,而且備有隔離屏障,預防交叉感染,墻壁以粉白色爲主。

 

采用四面都有窗和門的設計,有充足的日照,良好的通風,優美的景觀,寬闊的空間,為療養者提供了一個舒適和清潔的環境。

 

今天整間大屋空空蕩蕩。州政府曾經宣佈將翻修 Convalescent 為環保酒店,不過已經空談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可是建議還是不能付諸實行。

 

徒步漫逰 Upper Tunnel Road 和 Summit Road 一個大圈,就稍微在小亭 14 )休息一下。升旗山百年老屋還沒看完,故事還得待繼。。。。。。


1 )植物園路山頂印度廟 https://huctan.blogspot.com/2019/12/blog-post.html

2 升旗山上的回教堂 http://huctan.blogspot.com/2017/11/blog-post_3.html

3 升旗山名的由來 - “美麗都”和信號旗通訊 http://huctan.blogspot.com/2017/04/blog-post_81.html

Thursday, August 20, 2020

甘榜古南 / Kampung Kolam - 增刪篇

一向不見經傳的“ Kampung Kolam ”,經過時移世易的變化,多已非復舊觀。

深感將來無遺跡可追尋, 2009年初,我特地到甘榜古南, 勘察將在大興土木的過程中消逝的麥阿媽回教庵和墳場 ( Makam Ma’Amah )。



在修茸改裝下,屋頂被拆掉,只留下幾枝環繞建物的柱子。 

可以肯定地說,今天已是很少人知道甘榜古南為什麼會有這個墳場。


那讓我來重述一些有關甘榜古南的掌故。 

依據檳城開史料,關於馬來人的生活方式, 說有馬來人和回教徒(今稱清真教)集聚的地區,必建有一座清真寺和墳場。 

這個區域的發展,有一個關鍵人物,就是印籍回教徒 “ Kapitan Keling ”。 原名 “ Kader Mydin Merican ”, 別稱 “ Cauder Moheedin ”。 


據説他曾在 Francis Light 船上服務過,爾後在萊特的提拔下,開始創業,最後成爲這個南印度移民社區裏,非常富有和有影響力的 Chulia Kapitan。 

他出資興建在椰脚街 / Pitt Street,占地18英畝, 當年鎮上最大的清真寺, “ Masjid Kapitan Keling ”。

Kapitan Keling 於 1834年去世,就葬在Kampung Kolam墓地内還包括他的三個妻妾和七個孩子的墳墓。



 

言歸正傳,這區域和條街道會叫 Kampung Kolam ,不是空有其名,實帶有一段百年歷史故事。

話説 麥阿媽 ( Ma’Amah 別稱Aminah ) 1 )是一名美貌的年輕女子, 由威省移居於這所回教庵,也就是後稱的 “ 麥阿媽回教庵 / Kramat Ma’Amah ”。 

Kapitan Keling曾向她求婚。她因獻身教門, 終生不嫁而拒之。麥阿媽死後, 就葬於庵旁的墳場。 

甲必丹吉靈對麥阿媽的愛戀情深, 囑咐死後也葬於麥阿媽墓旁。甲必丹後人更在庵前掘造一座水池供村人使用, 那一帶地名就成為水池村,Kampung Kolam, 也沿用至今。 

又有傳說,麥阿媽死後,當地居民尊為女神。求子心切的婦女,到庵向麥阿媽祈求,十求九應! 


經過時代的變遷, 許多風物景色都非舊時的模樣, 水池消失不見,水池村也隨之荒廢了。 

新地主對棄宅荒墓不感興趣,以求地盡其利, 在這片大空地,興建新的高樓大廈。 

據悉甲必丹吉靈之墓已移往他地,其殘存下來的墳墓已很少了。眾多墓全已磨滅, 難以辨認,有待考証。 

近日我再次探訪,周遭的一切又變了。原地已被 Ar-Raudhah Apartment & Hotel 取代。停車場占了一大塊地,慶幸 Ma’Amah 墳墓和另一小塊墓地。算作古而被保留下來了。 

Ma’Amah墓陵坍塌後殘存的斷墻柱子,文風不動,依然留在原地,仍不失神聖的風韻。可惜墻面破裂露出磚塊,壁上出現黑色的霉菌,使潔白的墻壁變得暗沉。 




喬治市世界遺產機構在鐵門上懸挂一塊景區簡介牌,大略闡述 Ma’Amah墓陵的掌故逸聞, 讓逰客明瞭Kampung Kolam名稱的背景由來,這是一份珍貴的記憶。 


原文: 2009年2月15日multiply 223

修订: 2012年8月20日 blogspot

增刪: 2020年8月20日 blogspot

1 ): 依據文獻參考:

Mahani Musa的著作History of Mosques & Kramats in Penang 1730-2012記載 Kapitan Keling有三位妻妾。

喬治市世界遺產機構的記載Ma’AmahKapitan Keling的第三位妻子。

但是鄺國祥在其著作檳城散記記載Ma’Amah終生不嫁,死後也葬在Kampung Kolam。

我真是霧裏看花, 不敢肯定Ma’Amah的真實婚姻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