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回教徒)在清晨, 中午, 下午, 黃昏, 晚間五次的禮拜, 是信仰行為的表現, 向崇拜者“阿拉”敬禮, 表示感恩及忠誠。
一般宗教用擊鼓, 吹號或敲鐘的方式聚集信徒禮拜, 而回教(伊斯蘭教)用口召喚。
這種與其他宗教不同, 以口召喚信徒禮拜的方式, 就是喚禮(Azan), 也叫宣禮。
透過安置在宣禮塔(又叫拜樓, 也叫光塔)的麥克風和揚聲器系統, 喚禮提醒信徒禮拜時間已到, 要趕緊禮拜真主。
早期的回教堂不重視建造宣禮塔, 既使有, 也不會很高。
今天, 宣禮塔是回教的象征, 往往比周圍建筑物聳高得多。 直立細長, 有著洋蔥形狀屋頂和鮮明建筑特色,每日播放五次的祈禱召喚。
印裔回教徒的根系, 就是印度移民﹔ 從由英國人帶來馬來亞,在種植園坵, 道路, 鐵路線和港口工作的傣米爾著, 或來馬尋求生計,經商的馬拉亞拉人(Malayalam),泰盧固人(Telugus),仄帝亞(Chettiars)等等印度移民。
講在檳城, 無論是印度教徒或印裔回教徒, 落腳在牛干冬(Chulia Street)和椰腳街(Pitt Street)一帶后, 就建起印度教寺廟和回教堂。
開辟檳城(舊稱檳榔嶼)時, 英殖民政府曾利用七百余名孟加裡(Benggali) 的監犯開筑街道。
坐落在牛干冬(Chulia Street)與蓮花河街( Leith Street)的這座孟加裡回教堂(Masjid Benggali) 是在1803年建造。回教堂的存在,也肯定這批印度移民對檳城的貢獻,是不容抹殺的實史。
在唐人街(Penang Street)和牛干冬(Chulia Street)交接路口, 這所由南印度商人和放債者, 於1800年代初期興造的那恭回教堂(Masjid Nagore Durgha), 有別於今日現代化的回教堂。
明亮白色的門牆, 幾座不高的小尖塔, 沒有顯要的宣禮塔, 祈禱大廳內的廣播, 就能夠讓教徒聽到召喚禮拜的音訊。
牛干冬(Chulia Street)轉入椰腳街(Pitt Street),即今日的Jalan Masjid Kapitan Kling, 一定看到這所印裔回教徒引以為榮的甲必丹吉靈回教堂,(Masjid Kapitan Kling)。
於19世紀初, 由南印度社區首領集資興建,土黃色的寺身, 圓頂尖塔的伊斯蘭建筑風格。 宣禮塔每日至少播放五嗵響徹雲霄的祈禱呼喚聲, 如雷灌耳。
沿椰腳街(Pitt Street)走到盡頭, 阿齊街回教堂(Masjid Melayu Jamek)的八角型宣禮塔, 直立在這條街的中段。 這桐宣禮塔, 是當年集聚在阿齊街社區各種相關朝聖服務中心的地標。
1808年建立在阿拉伯移民,北蘇門達拉的阿齊移民,印度移民和中國移民社區裡﹔ 融合阿齊式,印度式與中國式建筑風格的回教堂。
1867年印巫回教徒參與海山黨,建德堂,大伯公會紅旗黨與義興白旗黨的沖突, 而后燃成的檳城大暴動,曾使阿齊街回教堂遭到輕微的破壞。
宣禮塔播放出來的召拜詞,其實只是短短的十幾句:
1. “阿拉”至大 Allahu Akbar (4次)
2. 我作証: 除“阿拉”外, 別無他主應受崇拜 Ash-hadu an la ilaha ill-Allah (2次)
3. 我作証: 穆罕墨德是“阿拉”最后一位使者 Ash-hadu anna Muhammad-ar-Rasoolullah (2次)
4. 禮拜禮拜 Hayya 'alas-Salah (2次)
5. 禮拜成功 Hayya 'alal-falah (2次) / 禮拜比睡覺來得好 As-salatu khairum minannaum (2次,只有晨禮時使用)
6. “阿拉”至大 Allahu Akbar (2次)
7. 除“阿拉”外, 別無他主應受崇拜 Ash-hadu an la ilaha ill-Allah (1次)
按:附述幾段是非事件性的新聞:“華人寄居論”的鬧劇還沒散場前,“回教堂播放回教徒祈禱呼喚聲風波”即成為接場戲。
這兩場劇本, 均出自於政,商兩道都吃得開的印裔穆斯林政客。
老衲在上述4間回教堂之間,生活40余年,聽慣了祈禱呼喚聲,不以為噪。 大馬老百姓也已認定伊斯蘭教為國教, 當不會有無理的投訴。
雪蘭莪州高級行政議員郭素沁 被誣告抗議回教堂祈禱的喇叭聲亮太大, 而遭警方以用來對付恐怖分子的內安法令扣留; 也是敵對政客播弄是非之舉。
修訂 17/09/2008 multiply-183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