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20, 2012

林萃龍路回教堂


任何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隻是這個錯誤犯得很離譜, 且看老衲幾年前的嘮叨(附錄下文)。

如今這座回教堂經過擴充改建,屋內走廊添上門牆,烏龍牌匾索性拆掉,名正言順稱是Masjid Al-Jamiul Azzakirin Penang。

堅決聲明:已故檳城首長敦林蒼佑醫生先父林萃龍醫生的真實姓名,是不容任何人隨意更改的。


附錄:

http://huctan.multiply.com/photos/album/79/79

偶爾間在一間回教堂瞥見到教堂自置牌匾和豎立在近距離的街邊路燈杆路牌的路名,怎麼全是不同名字。好陌生的街巷呀!

前檳城首長敦林蒼佑醫生先父林萃龍醫生幾時改名換姓? 林萃龍路Jalan Dr Lim Chwee Leong 更名為Jalan Dr Goh Chew Leong?

檳島市政局還沒有將這段路易名, 檳城地圖肯定也沒有標上個新路名。

是特意或是疏忽?

請參閱登載在光華日報的華裔名人街巡禮。

醫生爸爸 首長兒子 林萃龍路 檳城夢開始的地方。


2004-2-22 15:07:01光華日報

文:康燈海、陳雲清 圖:周達萬、胡春瑩、謝金良

老檳城說:把你的耳朵貼在車水馬龍的林萃龍路,你會聽見地下的水聲和喘氣聲。

其實,如果了解這條老街的過去,你聽到的不隻是流水聲、船夫的喘氣、討價還價的唐山話、還有如喪考妣的哭泣聲...

“港仔乾”是他的乳名。福建話的意思為“港邊”。1800年的檳城地圖上,的確記載有一條叫著Prangin River的小河從紅燈角海口流過他的胸膛,一直通到檳榔律交界處的吊橋頭(即現在的行人天橋處)。

有河的地方就有文明。檳島開埠初期,港仔河就已經是喬治市裡的一條運輸要道,見証了他喜怒哀樂的浮沉。
• 見証喬治市喜怒哀樂

據老一輩口傳,從前這條河上早晚都有載貨的舢舨。碰上幫派火拼或是瘟疫降臨時,舢舨上載著一副副肅殺的棺木,從吊橋頭尾端一座專門擺放靈柩的長亭(現為“玉摩多”計程車聯絡站)沿河載出紅燈角海口。

當時的檳島可能陸路交通不便 ,這些運載著棺木的舢舨從紅燈角海域一路往上,最后停泊在丹絨道光的灣島頭,將棺柩安葬在附近的白雲山公。

18世紀中葉,當南洋這座最后的處女島披上米字旗的殖民制服后,中國勞工大量移居檳島,在港仔河兩岸拉人力車、做小買賣,使到港仔成為一個熱鬧喧囂的市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港仔河已經蛻變為一座大水溝,溝旁匯集許多小販和苦力。

今天,當我們走在一邊是光大高樓建筑,另一邊是戰前斑駁建筑物的林萃龍路時,一提起它的過去,老街坊都會如數家珍這裡的點點滴滴。

例如,他們會告訴你早年南來的唐山客,像葉祖意、駱文秀、林慶金等人如何在大水溝旁理發、補破牆、補鞋子的故事。

老街坊吳清德(56歲)記得,祖母曾經告訴他,已故檳城大亨丹斯裡駱文秀最初南來打拼時,就在港仔溝渠旁當散工,替附近的住家修補老鼠洞。他經常到店裡跟祖母賒帳購買洋灰,領了工錢后馬上攤還。

駱文秀后來在大水溝旁靠著一輛破舊的黃色巴士起家的傳奇,成為老檳城琅琅上口的另一支“愛拼才會贏”歌謠。

吳先生回憶:在我8、9歲的時候,傳說中的港仔河已經變成了一條大水溝,將港仔分割為二。那時候溝渠裡的水還很清澈,我們經常跳下去游泳、捉魚。岸邊有賣水果、賣陀螺及賣風箏的攤檔。一直到了五、六十年代以后,大水溝就變得愈來愈污濁,不能下水作樂了。

五、六十年代期間,是港仔最容光煥發的時期。當時,這一帶的戲院林立,包括專門上演西片的英華戲院(首都戲院前身)、百樂門戲院,樂宮戲院及專門放映二輪影片的東方戲院及中央戲院。

• 跟著好心人混進大世界

在那個苦悶的黑白年代裡,看電影、逛“大世界”娛樂場成了人們唯一的影像消遣。每當過年過節或有新片上演,戲院外面擠滿了排長龍的人群及賣黑市票的黃牛黨。間中,也有一下課后就跑到戲院外留連海報的孩童,跟著好心的觀眾混進黑漆漆的戲院,坐在陌生叔叔伯伯的大腿上共樂。

在港仔屋檐下替人修補鞋子的黃老先生(60歲)指著對面的新光大廣場說:當年這裡除了有戲院、酒樓、商店,還有麗澤學校及“孔聖廟”小學。可是,來勢洶洶的“光大”發展計劃把過去的一切都踩平了。

他記得,當年靠近社尾萬山交通圈的港仔前端是通往亞依淡的綠色“林成成”巴士總站,后面是到浮羅山背的黃色巴士總站。

再往后一點,是通往丹絨武雅及直落巴巷的“興公司”藍色巴士總站。三色巴士總站都設立在大水溝旁。溝渠上設有一排排的木屋理發室。微風午后,男人都涌到那裡喝下午茶,享受曇花一現的銷骨肩膀按摩。

• 3大巴士總站都讓路

天有不測之風雲。到了80年代初,在光大發展計劃的包圍下,輝煌一時的港仔變色。

所有位於大溝渠一邊的戰前建筑,包括:首都戲院、麗澤學校、孔聖廟、百樂門戲院、中央戲院、大世界游樂場及3個巴士總站都必須讓路,一一被夷為平地。

當時有學者及環保人士大力反對摧毀這一帶的老街老景,微弱的綠色之聲終究抵擋不住“光大高樓,全國第一”的大檳城主義的征伐。60多層樓高的光大建筑,猶如一把利刃,狠狠插進喬治市的心臟,港仔很快被淹沒在城市發展的洪流裡。

1983年,光大高樓如火如荼從地起時,港仔被改名為“林萃龍路”(JALAN DR.LIM CHWEE LEONG),港仔從此走進了歷史的不歸路。林萃龍醫生是光大創始人前首長敦林蒼佑醫生的父親。據說,港仔原本要改稱“林蒼佑路”,后來在林蒼佑的推辭之下,換成了今日充滿二十四孝光環的新路名。

• 孩子眼中的林萃龍

半個世紀前的檳榔嶼,肺癆病、性病及天花等病毒非常流行。當時,小病檳城人自己當郎中,大病就跑到港仔乾的“思明藥房”,讓林萃龍的魔術手觸摸。病人相信,隻要一經他聽診,便可藥到病除。

林萃龍醫生的另一個別名“魔術手”(magic touch)就這樣不脛而走。當時“思明藥房”雖有其他醫生,不過,大家都隻想要一親林萃龍醫生的妙手芳澤。

不說你不知,這位“魔術手”親自接生他所有的孩子(在那個年代,產婦都不到醫院生產,而是請醫生親自到家裡接生),孩子來到世界的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爸爸。

然而,令子女們感嘆的是,父親到了古稀之年,都是在工作中渡過,甚至在病逝那年,仍舊處於半退休狀況。

林萃龍一生就是在大馬及新加坡兩地奔跑而已,他從來就沒到國外旅游。與全家人出游,也僅限在檳城而已。

也許,就如他孩子所形容般,他是名忙碌的醫生,更忙於工作以外的活動。

在孩子們的眼中,林萃龍絕對是一個愛心滿滿的醫生,但肯定不是名長袖善舞的政治家。不善辭令,直腸直肚的他只要一上台演說,全家人都會替他冒冷汗。

暇時嗜好攝影的林萃龍醫生擁有數幀曾入選國際沙龍的作品。他也愛園藝,家中綠意央然,至今深深影響孩子們的家居綠化氣息。

修訂12/6/2007-multiply-79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