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12, 2025

太平怡保逍遙遊 - 第一站 :峇登 十八丁 / Matang Sepetang

 

:峇登 十八丁 / Matang Sepetang 202546

今晚下榻 峇登 / Matang 民宿, 主人還提交通工具,免費載送我們夜遊市鎮,去酒樓用餐。黃昏載送我們到臨海小鎮, 瓜拉十八丁乘船遊河觀景。


瓜拉十八丁是峇登縣一個小漁村,馬來人叫 Kuala Sepetang,舊日英文名為 Port Weld

爲什麽不參照英國統治時期政府官方,Port Weld的路名,拼作 砵威沿用下來呢

 

來説個八卦軼聞趣事。民間有一傳説,昔日有村民從這裏(漁村)步行到太平, 得費整個下午的時間。 馬來話 sepetang,華人講馬來語時,發音口誤, 説成 chap peh teng 造成今日就叫做十八丁 / Sepetang的近似音。



黃昏 6時在小碼頭,登上一艘由 250馬力舷外摩多驅動的快艇。它可容納約20名乘客,跟隨的有當地導遊亞芬姐。在半個小時的遊覽中,沿河航行,穿過紅樹林,觀賞猴子,鳥類和一些野生動物。

 

航程中一大看點是觀看老鷹。到達地點,當駕駛快艇的舵手,將一桶食物倒入海中,兼響起船上的喇叭號角;聽到響聲,一大群老鷹突然出現,在海上空中飛翔,它們也發現了獵物,隨即迅速俯衝,用其銳利的爪子抓住獵物。

 

海中第二景點是參觀人工培育的鱟和河豚養魚場。

 

鱟是古老的海中動物,由頭胸,腹,尾三個部分組成。頭胸略呈馬蹄形,所以又叫馬蹄蟹。腹部呈六角形,尾部是一根長長的尾劍。公的小,母的大;在繁殖季節期,總是貼在一起,提起就是一對,形影不離。




河豚是日本人又愛又怕的美食。這種魚體内含有劇毒,若處理不當,可能造成知名的後果。河豚生性游動速度相對慢, 容易被捕獲,爲了保護自己,能夠快速將水或空氣吸入胃中,在短時間内膨脹成數倍大的體積,讓欲撲食它的對手吞不下又抓不住,只好任它隨水漂流,逃之夭夭。





哈!在導遊亞芬姐幽默風趣的講解,這段旅程真的讓老頭開闊眼界,增長見識。



時間到,先去十八丁火車站海鮮舘吃晚餐。十八丁是英國統治時期馬來亞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也是錫礦運輸的樞紐。1885年開通的馬來亞第一條鐵路,太平至十八丁的終點站,就設在離海鮮舘只有幾十米距離的路邊。原作的火車站站牌,是以四種不同語文書寫。可以見得,馬來語羅馬字母,當年還未被英國統治政府應用。Port Weld中文釋為 砵威

再回碼頭,啓開看火金星, 螢火蟲繁殖區的航程。


快艇進入漆黒寧靜的螢火蟲觀賞區,導遊吩咐切記關閉光源,抹黑觀看。在沼澤林中,一點一點的螢火蟲,一閃一閃的穿梭在樹林間, 將一叢叢,一顆顆的樹木點綴成天然聖誕樹。讓人看了自得其樂。哎呀! 飛進來了, 唐詩 輕羅小扇撲流螢 老頭用塑膠篩子也撲到流螢啊!何不樂哉!

 

晚間歡樂時光,人馬標一開,好事自然來,幾 peg白蘭地下肚,老頭雖像一隻螢火蟲,有安娣和聲伴唱,也有光輝呀!!

謝謝各位閲讀,遊記待續。

Photo courtesy of Ng Sin Fook

Friday, April 11, 2025

太平怡保逍遙遊 - 第一站 :太平湖 / Taiping Lake

趁着已移居澳洲墨爾本的李琪鳴細叔細嬸,囘馬清明祭祖後,抽出空閑時間,我們結伴到太平怡保,做四天三夜的逍遙遊。

第一站 太平湖 / Taiping Lake  - 2025 46

名聞大馬的太平湖 (註1,原是一座廢棄的礦湖,後來被打造成大大小小的八個池塘和湖泊,太平湖 拔地而起成爲旅遊勝地。


太平湖被一條環湖的柏油路圍繞,從太平監獄(註2旁進來,沿 Jalan Taman Tasik 經過太平山 / Maxwell Hill (註3路口,前半部的太平湖沒有什麽奇花異樹值得觀看,好像荒蕪礦地,無限凄涼。


太平湖的美,是靠英殖民政府時期, 在西南區湖濱四週幾株雨樹,彎彎曲曲的枝幹,一致朝向湖中伸去產生的獨特景觀; 和天空的彩雲及岸上的樹木,在湖中的倒影,構成一幅自然的風景畫。


太平湖本身就是大自然和人工相合而成的傑作。 


愛拍照的大媽,在這裏不愁沒有花草作景。

 

部, 為植物果實,漢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中午在峇登 / Matang 進餐的這間海鮮酒家,LEMON ,以為部首的罕見字。我孤陋寡聞, 得多向知識精英請教。

 



Photo courtesy of Ng Sin Fook

1 :太平湖  -  https://huctan.blogspot.com/2012/11/blog-post_2882.html

2 :太平監獄 -  https://huctan.blogspot.com/2012/11/blog-post_3694.html 

3 太平的拉律山 ( Bukit Larut ) - https://huctan.blogspot.com/2019/07/blog-post_31.html

Sunday, March 30, 2025

稱汽車為風車 的風車路 / Brick Kiln Road


Jalan Gurdwara 原先被冠以Brick Kiln Road,中文釋為  磚窯路  

先來解釋 磚窯 ”這個名詞,磚窯是生產以土坯燒製成陶磚的場地 可説是工廠。 傳統的柴燒窯燒製陶磚,產生大量的空氣污染,製程中也產生大量粉塵。在今天環保的意識下,這類磚窯在城市中已被停止操作了。 

話説英殖民政府為道路命名,應該十分考究。然而,這條巷道,在可供我參考作爲根據的資料裏,都沒有留下任何 Brick Kiln / 磚窯記錄。倒是華人口中稱為  風車路 ”的風車是存在的。記憶猶深60年代前,很多風車配件及機械零件商店都在這條街 

風車,為老檳城對汽車的別稱。在風車 也即是汽車還不普遍的年代。衆人見這新交通工具,因走很快,有如 風馳電掣 逐稱之 風車 另一説,汽車 乃用來遊玩 吃風 故曰風車,亦有可能。 

且說風車不僅為當年最有效的交通工具,而且社會上富商巨賈,達官顯要安身立命的極品,Ahmad司機載送,頓然就晉入所謂 風車階級 了。 

在戀愛戰場中,古之謂 捷足先登 若被佳人改爲 捷車先登 勝負立見。哈哈哈。 

言歸正題,50-60年代,歐洲如英國, 法國 德國等國,與美國引領新型汽車 比如Mini ManiaPeugeotMercedesJeep 等等汽車進入馬來亞,經營汽車零件與配件的商店如雨後春筍 

港仔墘 / Prangin Road & Maxwell Road沓田仔 / Carnarvon Street Chulia Street / 牛干冬與大門樓, Bridge Street / 過港仔越開越多。 

爾後,尤其 Brick Kiln Road開業的繁盛得很快很多有不少在原地營業商店,也遷移過來緊凑市場。於是老檳城,口頭上把 Brick Kiln Road 叫成 風車路  實際上也即是 汽車路  

由於時過境遷,不少與風車相關的商店,迷失在風車路的歷史歲月裏了我僅能附貼幾個在廣告冊子看到的商店寶號:如風車路門牌150152的光明汽車商, 協裕公司,峇細摩多, 源金光。 

今天Brick Kiln Road,應錫克廟 (註 1 更名為 Jalan Gurdwara

 

(註 1 )錫克廟  :

https://huctan.blogspot.com/2012/11/wadda-gurdwara-sahib.html



 

Wednesday, February 26, 2025

已故華子光老師 - Teacher

 

1962年, 我在鍾靈就讀初中二,有幸受教已故華子光老師門下學習初中華文課程。在我的記憶中,個子不高, 已故華老師年逾六旬,然而高額頭的紅潤面色,目光炯炯,身體硬朗,是個真心關心學生的成長,而不是關注自己的功名利祿的老一代教師。數十年來,我們有眼不識泰山,只當他是個名不見南來書生。

直到拜讀已故蕭遙天老師在南洋商報撰寫的  我所知道的鍾靈華文老師 華子光 (註1,我才深感震撼,沒想到母校鍾靈中學,還隱藏着一位粵中名將, 可以説是鍾靈中學的傳奇。

1960年代之前,母校鍾靈中學許多教員,是來自中國各省,從事教學工作的文人。武人有,在中國接受正式軍訓 擔任過警官學校教官的訓導主任,已故葉志顔老師 (註2 和在黃埔軍校畢業的抗日軍人,已故簡彩生老師 (註3,是我們熟悉擁有軍籍的兩位軍警。 除此之外, 還有一位深藏立下赫赫戰功與高等軍銜的大英雄 - 已故華子光老師。 

生於清光緒18  1892  的已故華子光老師,是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隘子鎮,井下村圍墩里人( 客家人 )。查對鍾靈歷年校刊,由教務處刊登的教職員履歷表,記載已故華老師的籍貫是廣東曲江, 亦是韶關市一個市轄區,臨始興縣 出生日期為 1903107日,( 與已故蕭遙天老師的著述有差異 ),學歷資格為東京日本大學畢業, 曾任韓江中學教員二年。 19581月任教鍾靈高中/初中華文和歷史196512月退休。1979年逝於檳城私寓,享壽88

以下著述是摘自1982528 南洋商報, 由已故蕭遙天老師撰寫的  我所知道的鍾靈華文老師  

華子光, 廣東始興人, 原名振中, 粵中名將。與張發奎 (註4是表兄弟。張為侍從室主任時,華任中將參謀長。宋子文為廣東省主任時, 華任民政廳長,。  由此資歷觀,華乃一個大軍閥大官僚,屈就鍾靈華文教師, 是英雄末路亦頗不倫不類。然而事實上, 他過去是幹過大事業的人。 廉潔清剛, 大節凜然, 離開大陸到香港時,兩袖清風,晚年靠教書糊口,以他的程度教中學是綽綽有餘的。 

我和華先生是舊識, 一九三九年夏, 華任獨立第九旅旅長, 是潮州這個小戰場的司令官,我奉命率教育部的工作隊到前綫協助宣傳, 相處三個月, 覺得他允文允武,治軍嚴明,舉止斯文,沒有半點軍閥官僚的的味道。  後來我囘揭陽,他每因公到揭陽, 有餘暇必減從步行過訪, 算是朋友了。 但其後他一帆風順, 便失去聯係。 一九五零我逃亡香港, 一日, 老友孫星閣邀約與老華喝茶, 我問  那個老華? 孫說  華將軍呀。 我說  他是貴人,應酬恐怕不便吧。  孫說:  他比我們還窮。再暢叙如舊。 我來馬不久,他也來, 聞有軍事任務,不便與之往來。旋改至韓江中學任課,才率眷來會, 不久,幷介來鍾靈共事,我們可云有很好的緣分。 

他對以前的事,如夢如幻, 等閑視之,我很敬重他的廉潔作風。廣州將易手,他尚在民政廰長任内, 有公帑約港幣二千萬元, 着人移交新政府, 而悄然來港, 過其貧苦生活,此事他從未道及, 等到三十多年後,漫談中才泄露的。一九七九年逝於檳寓, 享壽八十八。 

我四七嵗生日賦詩, 他有和  兹錄後敘: 

 甲午冬遇抗日戰友遙天兄於檳榔嶼, 殘生, 同歸一夢,戊戌又同教學於鍾靈。益覺劫緣有數, 非人爲所能了解, 己亥讀其四七初度, 不禁感慨萬千, 因步原然不彈此調久矣, 仍懇斧正。  

也我們忘年交契一點紀念。

 

 

1 :我所知道的鍾靈華文老師 -華子光

摘自1982528 南洋商報 

2 我的恩師葉志顏

https://huctan.blogspot.com/2012/11/blog-post_74.html

3 簡彩生老師壽盡正寢了  https://huctan.blogspot.com/2014/09/blog-post_66.html

4 :張發奎 - 參考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C%A0%E5%8F%91%E5%A5%8E/1432561

5 华振中 - 參考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F%AF%E6%8C%AF%E4%B8%AD/1475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