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20, 2012

甘榜古南(kampong kolam)回教庵


大興土木的麥阿媽回教庵(Keramat Marhamah)在修茸改裝下,屋頂被拆掉, 只留下幾枝環繞建筑物的柱子。
雖然業者種植花草美化墳場, 可是沒有一片告牌講述墳場的歷史故事。
可以肯定地說, 今天已是很少人知道甘榜古南為什麼會有這個墳場。
讓老衲重述一些有關甘榜古南的掌故。



依據檳城開辟史料與馬來人的生活方式, 有馬來人和回教徒集聚的地區, 必建有一座回教堂。
檳城喬治市, 眾多回教堂中,屬於大, 中小型和年代悠久的有那恭回教堂(Masjid Nagore Durgha),孟加裡回教堂(Masjid Benggali), 甲必丹吉靈回教堂,(Masjid Kapitan Kling), 阿齊街回教堂(Masjid Melayu Jamek)等等 。
不重視建造宣禮塔的回教堂或回教庵, 除了那恭回教堂(Masjid Nagore Durgha, 還有調和路(Transfer Road) Keramat Dato Koyah,
中路(Jalan Macalister)與檳榔路(Penang Road)交界處的 Masjid Jamek Simpang Enam,
車水路(Burmah Road) Jalan Khoo Sian Ewe交界處的Masjid Titi Papan,
港仔墘(今日的Jalan Lim Chwee Leong) Masjid Jamek Perangin,
煙筒路(今日的Pintai Tali [Rope Walk])Masjid Pintai Tali等等 。
深感將來無遺跡可追尋, 今天特地到甘榜古南(Kampong Kolam), 認真勘察將在大興土木的過程中消逝的麥阿媽回教庵(Keramat Marhamah)和墳場。


言歸正傳,這條街叫甘榜古南(Kampong Kolam),翻譯成華語乃甘榜(村庄), 古南(水池),既是水池村庄也。
從殘余的舊痕跡看來, 能保留的時日已經不多了。
水池村庄, 不是空有其名, 實帶有百年歷史性和寫實的回教庵和墳場。
麥阿媽 Marhamah是一名美貌的年輕女子,由威省移居於這所回教庵,也就是后稱的麥阿媽回教庵。當年,出資興建甲必丹吉靈回教堂(Masjid Kapitan Kling)的印籍回教徒富商, 曾向她求婚。 她因獻身教門, 終生不嫁而拒之。麥阿媽死后, 就葬於庵旁的墳場。
甲必丹吉靈對麥阿媽的愛戀情深, 囑咐死后也葬於麥阿媽墓旁。甲必丹后人更在庵前筑造一座水池供村人使用, 那一帶地名就成為水池村庄Kampong Kolam, 也沿用至今。



又有傳說, 麥阿媽死后, 當地居民尊為女神。 求子心切的婦女, 到庵向麥阿媽祈求, 十求九應!
經過時代的變遷, 許多風物景色都非復舊觀, 水池村庄荒廢了。地主以求地盡其利, 這片大空地, 已被利用興建新高樓大廈。
據悉甲必丹吉靈之墓已移往他地, 其余殘存下來的墳墓已很少了。 而麥阿媽的墳墓是否還依舊在原地, 眾多墓志全已磨滅, 難以辨認, 有待考証。
若有人尋道問路時, 水池村庄(Kampong Kolam)不見水池, 不可不知街道名稱的由來呀!

修订15/02/2009 - multiply 223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