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片中左手邊的建筑是 1920 年的「The Whiteaway,
Laidlaw & Company Limited Department Store」
檳城「Bishop Street」的中英文路名對照,所用的詞語意義完全不一樣,簡直是風牛馬不相及。
那麼,是主教的「Bishop Street」, 還是漆飾工匠的「漆木街」?
先來講講主教的「Bishop Street」。
1781年因暹羅發生教難,法籍教士「Arnaud Antoine Garnault」和「Joseph-Louis Coude」被驅逐出境,而避難於吉打港口 ( Kuala Kedah ) 。
1786年,萊特佔據檳榔嶼後,立即開發這個荒島。並將賈諾神父「Rev. Garnault」 從吉打港口請過來檳城。
不久,這位主持檳城教務賈諾神父,被羅馬教廷任命為曼谷主教。
為紀念及慶祝賈諾神父榮阩主教 「Bishop」 , 萊特也造屋一所,獻給賈諾主教。今天的「Bishop Street」,也即由此盛事而得名。
提及主教,必然也要講教堂。萊特為了教友精神上的需要,很快第一間教堂,就在隔鄰的「Church Street」(本地華人都叫「義興街」,中英文路名對照的意義也是不同)建立起來。
這間用木材建搭,屋頂蓋着亞答葉的教堂, 就是「Church of Assumption」/「升天堂」的前身。
檳城教務在不斷地擴張中,教友也跟着增多,簡陋而狹小的「老升天堂」已不再適用。
1860年乃在「華蓋街」/ 「Fraquhar Street」新建一所莊嚴堂皇的新堂,既是今日的「天主教聖母升天堂」「Assumption Church 」。
作為全檳第二古老的天主教堂,繼在1928年完成主要復修和擴建工程。
其實「Bishop Street」曾有一所教堂,是由一位亞美尼雅商人「Catatourour Galastaun」於1824年出資興建的「The Church of St George」, 可惜後來亞美尼雅信徒群體越來越少,在1906年左右教堂被拆毀了。
回來說老檳城華人,為什麼又會將這條街稱為「漆木街」呢?
十九世紀上半葉,「漆木街」曾是一條繁華街道。各類商品雲集於此,令其成為檳城上流社會的主要購物街。
倫敦著名的百貨公司「The Whiteaway, Laidlaw & Company
Limited Department Store」, 海外分行於1908年就設在這區裏。
從中國南移至檳榔嶼討生活的早期華僑移民,除了廣東廣西,福建海南人,還有少數湖南湖北,山東浙江,江蘇江西等等三江人士。
憑着精明的經商頭腦,以及手工細緻,製作精美,雕刻著稱的木器家具上海商人,也在這區裏開設高檔傢俬店。
中國家具從裝飾上來說有雕飾,漆飾,金屬裝飾和鑲嵌裝飾等等多種,其中以漆制家具佔數最多。
一般說來,為了美化家具的表面,商家時常會對家具填漆,
尤其在發現到瑕疵,即刻補漆。
不同木材的家具有着不同的鬆漆工序, 從打底到鬆飾,要進行多次由粗糙到精細的工夫。
閑說這是瑣碎簡單事物,却是需要有精湛手藝的漆飾工匠才能勝任。
故此,在「漆木街」/「Bishop Street」 亦聚居很多漆飾工匠藝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做着重復的漆飾工作,也讓傢俬店及週邊散發着濃烈的油漆味。
「漆木街」, 顧名思義即成了華人隨口叫出的街名。
百年前的繁華市場,早已消失在歷史的歲月裏了。
下列幾個名號是腦海裏依稀還能看到60年代的商店。
「漆木街」和「椰腳街」交口的「友邦保險大廈」是「AIA」提供客戶服務的辦公處。對面一家「南益木器公司」,幾個工匠默默在店前刨木油漆。
曾有一段時期,很多銀行駐進漆木街。「大眾銀行」隔鄰,還滿有名氣的娘惹菜餐廳不知搬到了那裏。
度身訂造西裝的洋服店「Lee Style」,高級面料的綾羅綢緞「Vogue Silks」,無用却價格昂貴的鑽石「De Silva」,珍奇古董「東華古玩店」,還有幾家國際時尚品牌如 Arrow 男裝恤衫, 高檔棉織T
恤, 女性潮流服裝和配飾的時裝商店。
讓人消磨時間的幾家西式美食餐廳酒吧,比如「Liverpool Bar」, 老檳城俗稱的「國聯酒吧」,「波摩酒吧」,已被後者取代了。
記得幾間專賣印度翻版的英文歷史,文學,科學等原著與教材書的小書攤,這兩間店屋今已轉售成了拍賣行; 「A. Denny & Co. Sdn. Bhd」.
為提供出入境証件和服務,多年前孟加拉國設個領事館在「漆木街」。印尼在還未設立領事館於檳城時,也曾安置一個印尼駐檳代表的辦事處在這條街。
雖然屋已非原主,曾是甲必丹鄭景貴產業的「Logan」商業大廈, 「Robert Laidlaw」的「Whiteaway, Laidlaw & Company Limited」商場, 依然矗立在「漆木街」。
由廣東僑鄉創立於1873年的「新會會館」,也屹立於「漆木街」迄今歷一百四十餘寒暑了。
它們見証着「漆木街」從興起的繁華,昔日車水馬龍的熱鬧景象,至到環境的變遷,靠漆飾手藝謀生者棄世仙遊,活躍市場今已不復存在,更甚於逐漸衰退而趨沒落。
保存至今天「The Whiteaway, Laidlaw
& Co. Ltd」原有建筑。
相片中右手邊的長型兩層樓宇建筑是今天的「AIA」
.「Bishop Street」/「漆木街」今日的街景
「新會會館」
「A. Denny & Co. Sdn.
Bhd」
老舊瀕危的三層樓店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