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不見經傳的“ Kampung Kolam ”,經過時移世易的變化,多已非復舊觀。
深感將來無遺跡可追尋, 2009年初,我特地到甘榜古南, 勘察將在大興土木的過程中消逝的麥阿媽回教庵和墳場 ( Makam Ma’Amah )。
在修茸改裝下,屋頂被拆掉,只留下幾枝環繞建築物的柱子。
可以肯定地說,今天已是很少人知道甘榜古南為什麼會有這個墳場。
那讓我來重述一些有關甘榜古南的掌故。
依據檳城開闢史料,關於馬來人的生活方式, 說有馬來人和回教徒(今稱清真教)集聚的地區,必建有一座清真寺和墳場。
這個區域的發展,有一個關鍵人物,就是印籍回教徒 “ Kapitan Keling ”。 原名 “ Kader Mydin Merican ”, 別稱 “ Cauder Moheedin ”。
據説他曾在 Francis Light 船上服務過,爾後在萊特的提拔下,開始創業,最後成爲這個南印度移民社區裏,非常富有和有影響力的 Chulia Kapitan。
他出資興建在椰脚街 / Pitt Street,占地18英畝, 當年鎮上最大的清真寺, “ Masjid Kapitan Keling ”。
Kapitan Keling 於 1834年去世,就葬在Kampung Kolam,墓地内還包括他的三個妻妾和七個孩子的墳墓。
言歸正傳,這區域和條街道會叫 Kampung Kolam ,不是空有其名,實帶有一段百年歷史故事。
話説 麥阿媽 ( Ma’Amah 別稱Aminah )( 註1 )是一名美貌的年輕女子, 由威省移居於這所回教庵,也就是後稱的 “ 麥阿媽回教庵 / Kramat Ma’Amah ”。
Kapitan Keling曾向她求婚。她因獻身教門, 終生不嫁而拒之。麥阿媽死後, 就葬於庵旁的墳場。
甲必丹吉靈對麥阿媽的愛戀情深, 囑咐死後也葬於麥阿媽墓旁。甲必丹後人更在庵前掘造一座水池供村人使用, 那一帶地名就成為水池村,Kampung Kolam, 也沿用至今。
又有傳說,麥阿媽死後,當地居民尊為女神。求子心切的婦女,到庵向麥阿媽祈求,十求九應!
經過時代的變遷, 許多風物景色都非舊時的模樣, 水池消失不見,水池村也隨之荒廢了。
新地主對棄宅荒墓不感興趣,以求地盡其利, 在這片大空地,興建新的高樓大廈。
據悉甲必丹吉靈之墓已移往他地,其餘殘存下來的墳墓已很少了。眾多墓誌全已磨滅, 難以辨認,有待考証。
近日我再次探訪,周遭的一切又變了。原地已被 Ar-Raudhah Apartment & Hotel 取代。停車場占了一大塊地,慶幸 Ma’Amah 墳墓和另一小塊墓地。算作古蹟而被保留下來了。
Ma’Amah墓陵坍塌後殘存的斷墻柱子,文風不動,依然留在原地,仍不失神聖的風韻。可惜墻面破裂露出磚塊,壁上出現黑色的霉菌,使潔白的墻壁變得暗沉。
喬治市世界遺產機構在鐵門上懸挂一塊景區簡介牌,大略闡述 Ma’Amah墓陵的掌故逸聞, 讓逰客明瞭Kampung Kolam名稱的背景由來,這是一份珍貴的記憶。
原文: 2009年2月15日multiply 223
修订: 2012年8月20日 blogspot
增刪: 2020年8月20日 blogspot
( 註1 ): 依據文獻參考:
Mahani Musa的著作《History of Mosques & Kramats in Penang 1730-2012》記載 Kapitan Keling有三位妻妾。
喬治市世界遺產機構的記載Ma’Amah是Kapitan Keling的第三位妻子。
但是鄺國祥在其著作《檳城散記》記載Ma’Amah終生不嫁,死後也葬在Kampung Kolam。
我真是霧裏看花, 不敢肯定Ma’Amah的真實婚姻狀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