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3, 2018

藤編茶籮



日前與陳國興學長相約同往訪候老同學日鵬師。閑聊間,大師問我,以前經商售賣的 “ 茶籮 ”,還有沒有存貨?  有啊! 只是都使用過了幾年的,如今留下來當傳家古董 。
六十年代,除了熱水瓶盛熱開水之外,在家裏和老店,通常會將沏好茶的茶壺(提梁壺也既是桶形喬胡  [ 1 ],置於一個我們潮州人叫 “ 茶籮  ” 的藤編箱籠裏 。
這種  “ 茶籮 ” 主要功能是既保溫又防熱茶燙傷,還能避免茶壺受到磕碰 。
雖然不能與今天保溫瓶 ( 熱水瓶 ) 的耐熱度相比,一般來說,除了頻繁的開關會影響到耐熱溫度,通常放在茶籮的茶水,可保持三兩個小時不冷。
先來了解 “ 茶籮  ” 的結構﹔
“ 茶籮  ” 的外表看似簡單, 一般以藤篾編織,﹔有圓,橢圓,四角,六角等型狀,大小不一的籮身。上部還有一個藤蓋,精致漂亮, 美觀大方。
內襯材料有者採用較厚棉花絮,也有用厚碎布,或俗稱禾稈草的稻草,(我們老店銷售的貨品,就是這類以稻草為內襯材料編織的)再用厚度適中,鮮艷花案的棉布,縫個飽飽的內襯材料包。
內襯材料包,上部要有一個直接凹進去的大空間,置放茶壺(桶形喬胡)。有者上部的面積和體積所佔的空間比較大,其剩餘的地方還有兩個小空間, (兩個至四個杯的數量), 方便放進無耳圓口小茶杯2 號工中杯 )
一個藤編茶籮是需要手工制成,經過十幾道工序,才可以完成。每一件都是選擇結實,光滑的上等藤條,經過洗淨,削平滕節,用硫磺熏蒸, 然後才編織而成。
編工精細,紋路雅致的茶籮,經多年使用後,將會呈現一層油亮光滑的金黃色澤。
今天,已被機械制作和不鋼保溫器品所取代了,況且現在人工編織成本高,市場上,茶籮已極罕見了。
乍看之下,這是一件在流逝的歲月中, 逐漸轉化成棕暗色的 “廢舊物品 ”。 若是把它定為文物器具,其價值就在 “ 工藝 ” 兩個字上了。 
也因為現在少有人能弄出這不可多得的器具,因此藤编茶深受收藏家的青睐  
 [ 1 ]  - 潮州桶形茶壺(喬胡)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