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1, 2020

緬甸散記之三 - 蒲甘


從機窗裏望下去, 大概由於季節關係,在炎熱的太陽照耀下,平原上的土地,乾燥得發着霧一樣的水蒸氣。 組圖 15.a - 15.b
乘緬甸民營國内KBZAir Kanbawza)航機,臨近中午,抵達曼德里郊區城鎮 Nyaung U 機場。機場小,沒有廊橋,開機艙後,乘客需要走下機。這是通往蒲甘 ( Bagan ) 及周邊地區古代遺址的主要門戶。 組圖 16.a - 16.c
蒲甘是當今世界上佛塔,佛屠和遺址最大,最密集的所在地,堪稱是塔林。許多建築物歷史可以追溯十一世紀。 組圖 17.a - 17.b
蒲甘國王在公元1057年,滅了緬甸早期成立的諸國。建立蒲甘王朝以後,原信奉大乘佛教的,改信小乘佛教,( 這至今仍是緬甸所奉行的主要宗教 ) 并開始在蒲甘平原上大規模建造佛塔。 而蒲甘人相信造塔拜佛可以造福於自己,只要有一個錢,一定把這個錢花在造塔上,所以蒲甘才有這麽多佛塔。
昨天參觀過的仰光Shwedagon大金塔和蒲甘久負盛名的 Shwezigon 寶塔,外形略微相似。經過不斷的發展和變化,原有的樣式,如鐘形塔到現在還仍然保持着。 組圖 18.a - 18.r

四方型的結構,Shwezigon 主塔在中央。塔高四十多米,以三層方平台為基座,用石頭堆砌的鐘形主塔,就坐落在上層八角形平台上。

主塔四個側面,都有一個中央樓梯,周圍四處環繞着走道,多尊高大的雕塑,和無數的大小木製寳塔,佛屠及亭台。

幾處廟寺大廳地面上,鋪滿着古典花磚,表面繪製各式美麗的花圖案。

小玩意,從走道中一個注滿水的破洞水面,當鏡子一樣,取到最佳的角度,可以看到塔頂的倒影。

華人的通俗神佛 - 拜虎爺,也伴隨初期西來緬甸的移民,而寄Shwezigon佛廟。

這個亭裏有不少形態逼真,栩栩如生的木偶塑像。有歹命的,有騎馬的 有合手禮拜的; 導游有講故事,但是沒有去聼, 所以不知道什麽典故了。

雖不是虔誠教徒,遠道而來,也不會放過敲鑼許願的機會嘛!
離開 Shwezigon 寶塔,覽車沿着大路南下,直到阿南達寺 ( Anada Temple ) 組圖 19.a - 19.o

從門樓走進院子,這座白色墻身,金頂佛塔, 融合了印度和純緬甸建築風格的阿南達寺,是綜合文化的最好説明。

十字架形的底座,中央座是個四面各開一道門的正方形佛窟。 四扇精緻,重厚和高大木門均爲柚木所造。 這種“愛護文物,勿摸勿推”的告示,應該是針對舉止粗魯客的勸誡吧

四尊約十米高,不同形態的銅立佛,東南西北各自俯視着前來禮拜的芸芸衆生。(疏漏少拍了一尊佛像)

囘廊通道圍繞着這四尊佛像,拱頂上隨着時間流逝而逐漸褪色的圖案,外的雕刻壁畫,兩側墻壁上洞口安置着的數千個神龕,大小尊佛像和彩陶浮雕,都是緬甸建築工匠的精心傑作。

讀初中時期認識的 Irrawaddy River, 緬甸現時稱爲 Ayeyarwady。這是第一次看到它,由於不是雨季,沒有滾滾的狂濤,河水高漲的壯觀。今天的午餐就在河岸餐廳 (Sunset Garden Restuarant ) 欣賞伊拉瓦底的恬靜河景。 組圖 20.a - 20.e
參觀U Ba Nyein Lacquerware Workshop。 首次看到漆器是如何用竹片, 木材,皮革,紡織品,甚至動物的毛製成的。在產品層面上的漆油,是取自天然漆樹的汁液。每件製成品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手工和時間。 組圖 21.a - 21.f

緬甸近日也受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客銳減。小碼頭冷冷清清,多艇全部擱置養蚊子。導安排分乘兩艇,感覺船匠工面較粗,不過緬甸傳統多以柚木造船,柚木的結構和油性,是造船最好的木材
駛向觀日落的最佳地點,然後關閉發動機,令船向下游自由漂移。大伙兒在船上放鬆身心,凝視河流,觀看兩岸風景。 等到鹹鴨蛋般的太陽慢慢沉入水面, 完美的日落景觀就結束了。 組圖 22.a - 22.m
吃完自助晚餐後,一靜配一動,來個螢火歌舞會。倚酒三分醉,無師自通的土風舞,沒有舞規的步踏,指天篤地,亂舞一場。 組圖 23.a - 23.e


蒲甘組圖 15.a - 15.b

  KBZ航機組圖 16.a - 16.c


  蒲甘組圖 17.a - 17.b

Shwezigon寶塔組圖 18.a - 18.r


















阿南達寺組圖 19.a - 19.o














Sunset Garden Restuarant組圖 20.a - 20.e




U Ba Nyein Lacquerware Workshop組圖 21.a - 21.f






觀日落組圖 22.a - 22.m













螢火歌舞會組圖 23.a - 23.e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