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家歲月】(第四篇)
拉律飼主慧眼識泥中寶 寵物象開啟錫輝煌
轉摘自 :https://www.chinapress.com.my/?p=3953790
撰文:陳偉光
刊出: 逢星期六中國報《今日北馬》
在1848年霹靂州拉律( Larut )發現錫礦之前,華人並非馬來半島採礦業的主力,當時的採礦人主要都是個體經營的馬來人,採用最原始的人手操作方式開挖,產量和效率偏低。直到一名馬來酋長之子Long Jafaar在拉律一帶發現豐富的礦產後,他才和來自檳城的華人投資者合作,引進華裔勞工開採錫礦,掀開了華人下南洋打拼的礦業血淚史。
大象發現錫礦
Long Jafaar發現錫礦的經過也非常傳奇,據說有一天他的寵物大象突然走失了三天,回來後身上沾滿沉甸甸的泥漿,經過他的確認後証實是錫苗,馬上就到檳城找來20名華裔勞工進行開採。這頭大象叫Si Larut,據說就是這個地區命名的由來。Long Jafaar隨後獲得霹靂蘇丹的批准,成為拉律的管理者,把這裏的錫礦當成自己的產業。
在他去世後,其子Ngah Ibrahim繼承父業,繼續和華人合作,在拉律戰爭期間支持海山會,後來因為涉及霹靂參政司的刺殺案,與當時的霹靂蘇丹一起被英國殖民政府流放到印度洋的塞舌爾群島,最後在新加坡去世。
巫華合作 引進勞工
從此之後,華人便與錫礦業結下不解之緣,1859年葉亞來帶着87名同胞在巴生谷一個位於泥濘河口的蠻荒之地發現錫礦,很快就把這個河口發展成為未來的大馬首都吉隆坡,他本身也成了開埠功臣,被委任為華人甲必丹。
為了紀念華人開礦先驅,葉亞來於1883年建立了仙四師爺宮,成為吉隆坡最古老的華人廟宇。另一位從中國廣東南下的陸佑也在拉律礦場當厨師時學會經營礦場之道,後來成了家財萬貫的錫礦大亨。
據估計,到了1891年左右,華人已經壟斷馬來半島90%的礦場經營權,採錫的華工多達10萬名。由於華人的積極投入開採,馬來亞也因此成爲當時全球最大的產錫國,產量占了全球的一半。
加速交通與城鎮建設
錫礦業的蓬勃發展帶動交通建設,馬來亞第一條鐵道建於1885年,從太平延伸至十八丁 ( 當時叫 Port Weld ), 第二條是 1886年從吉隆坡開往巴生港口 ( 當時的 Port Swettenham ), 都是爲了把錫苗從礦場運送到港口。
馬來半島多個城鎮因開采錫礦而興盛起來,霹靂有太平,怡保,金寶,務邊,雪蘭莪有加影,安邦和萬宜,還有森美蘭的芙蓉和蘆骨,彭亨有林明,每個地方都留下大小不一的礦場遺跡。英國殖民政府積極在城鎮之間開闢公路和鐵道,加快錫產的速度,從中征取可觀的稅收。
他們引進歐洲投資者,同時并購華人開發的礦場和公司,旨在壟斷經營權,但也帶動經濟發展,奠定大馬獨立後的發展根基。如今回顧一切,不得不承認錫礦業曾經風光一時的貢獻。
礦工爭地盤 爆拉律戰爭
馬來半島的錫礦主要集中在霹靂近打谷一帶,這裏因此成爲礦家必爭之地,從1861年到1873年先後爆發四次拉律戰爭,主要是華人礦工爭地盤引發,客家人爲主的 “ 海山 ” 和福建人爲主的 “ 義興 ” 是當時兩大華人幫派,彼此壁壘分明,經常籍各種小風波開戰。
第一次爲了水源, 第二次爲了賭博,第三次爲了婚外情,第四次更涉及霹靂蘇丹繼承權的内戰,師太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嚴重影響社會次序。 英國海峽殖民政府最終應各方的要求介入,於1874年簽訂邦咯條約, 確定蘇丹的正式繼承人,拉律改名太平,礦場分配給海山,而義興則得到甘文山的礦場,兩幫的首領都分別受封華人甲必丹。
英國人正式插手馬來統治者的政權,先後拿下霹靂,雪蘭莪,森美蘭和彭亨四個產錫州屬,組成馬來聯邦定都吉隆坡,進一步控制錫礦業和錫價。
太平開埠功臣 定居檳城
除了東方熔錫厰的創辦人李振和與他建立的Birch House 之外,在拉律戰爭中, 領導海山會的鄭景貴雖然是太平的開埠功臣,但晚年卻選擇定居檳城,他還特地買下死對頭義興在義興街的總部,將之改造爲自己的私宅 “ 海記棧 ”, 如今成爲專門收藏峇峇娘惹文化的僑生博物館,喬治市内的亞貴街和景貴街都是以他命名。
另外一位在泰國南部發跡的許心美, 則把家族位於舊關仔角的地段捐贈給海峽殖民政府,後來成爲檳州大會堂所在。還有一位檳城出生的余東旋, 父親是余仁生藥行的創辦人,在他的經營下成爲本區域規模最大的中藥連鎖店, 同時繼承父親在霹靂州的 11 個礦場和1萬2000名礦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