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十九世紀末葉以前,馬來亞的錫礦差不多完全是由華人經營,產生了幾位諸如吉隆坡的葉亞來,
怡保的姚德勝, 太平的鄭景貴,胡子春,張弼士等等著名礦商。
至到英殖民政府覺得經營錫礦有利可圖時,大資本的英商團才開始以鐵船採錫法伸入錫礦業,華人錫礦漸落入英國人手中。
但是到80年代,在扶持馬來人的新經濟政策下,英資錫礦業也被馬來巫統政府強行並吞掉。
華人的原始採錫方法,是在產錫的礦場,掘成一潭,採取泥沙,然後用水淘洗,取出錫苗,用火爐溶化提煉為錫塊。
開採技術進一步使用機械,在開湖底,用鐵制水筆射擊泥沙,或在岩石中用炸藥炸碎石塊,由沙泵抽泥石水漿上金山溝淘洗。
婦女以凹形木盆以琉瑯洗錫法,從水溝中搯出一些沙和水來,
後將凹盆加以特殊的擺動,將廢物從盆邊沖洗出去, 剩下來的就是碎錫苗。
高成本的鐵船,是一座沙泵浮塢加上金山溝,二合一改造之設備齊全採錫機。操作全部用機械推動,可以減少大量礦工。
霹靂督亞冷(Tanjong Tualang)以前是一個錫產地,現僅存的一座鐵船成為一個旅游景點。幾個月前, 趁着在金寶, 想看一看, 可惜的是它關門在整修,不知今天是否已經開放了嗎?
看不到鐵船,改道去金寶看“近打錫礦工業(沙泵)博物館 [ Kinta Tin Mining
(Gravel Pump)Museum )]”.
博物館分戶外展示場和館內展示室,這些已經消失的機械,承載著錫業的榮譽。看着在礦場辛苦的勞動,礦工的每一分錢,實實在在地都是用血汗掙來的。
馬來西亞之有今天的繁榮,錫業的發展功不可沒。然而,一個莫大錯誤的計劃(注1),影響錫價大跌,各錫礦受重大打擊,致馬來西亞全部錫礦停辦,大量礦工失業,顛沛流離。
在我看來,這個博物館可說是挺值得來參訪的。另外,還在等機會去仁丹看看真實的露天錫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