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半年了,昨天我們幾個老同學再度徒步到 Pantai Kerachut 去看海龜。
廣東人稱海龜為水魚,本地福建人則叫鱉。鱉也屬於龜一類,是水龜的一種。
兩者最大的區別是在腳和頭的形態。龜的腳趾都有指甲,鱉的腳則成了鰭狀, 方便在水中游動。鱉的頭上,有一層光滑的薄皮,龜的頭上則是蒙上鱗甲。
海龜保育中心編撰的小冊子,重點介紹了 Chelonia Mydas 的綠海龜 (Green
Sea Turtle ), 和在太平洋的海裏最多,不過有不少出現在檳島附近海中的 Lepidochelys Olivacea , 俗稱太平洋麗龜 。
檳城堪稱是少數全年都能看到海龜生蛋的島嶼, 尤其在七八月間夜裏,會爬到沙灘上產卵, 一次可能多達一百粒以上,可惜能孵出小海龜的存活率很低。所以,保護海龜自然孵化的責任就落在保育中心。
只看看中心內的擺設,對管理員的幾個基本工作,我們應該給句贊賞。
1. 玻璃纖維魚缸的水都很清澈見底, 而且魚缸壁也見不到苔蘚。小海龜在魚缸悠悠游来游去。清洗魚缸不簡單,還要把舊的海水換掉。
2. 除了換水,還要跟大海龜搓背。每隻大龜殼都閃閃發亮, 隻隻清潔健康。 大海龜都是重量十足,一定需要幾個人才能把它搬上來,翻過去,真是很費體力的活動。
市面所賣有如保育中心的較小水龜,都是生活在河邊或泥塘裏的淡水龜,這是所謂金錢龜。
姑且當老僧我在胡說,但要以迷信一概而論。龜是非常長壽而又是百毒不侵的動物,故被風水佬利用來改善運程。飼養隻水龜,安放在好位置,就可生旺化煞。
老餮相信水龜肉強身解毒,將它當補品吃。 不過懂得保護育瀕臨絕種水龜的人,對今天吃龜肉和作烏龜,都是一件不名譽的事。
曾經開過玩笑講 海龜的 [ 檳榔嶼 ] 島,http://huctan.blogspot.my/2017/02/blog-post_25.html
再來耍個龜的趣事。
話說江志成學長驅車到Tanjung Tokong Tesco 停車場, 欲與伍燊福學長等人共車上國家公園。兩人都在相互想到的地點等,結果同在一個停車場卻見不到對方,這真成了福建話俗諺
“抓龜走鱉” ( lia ku zhao pi ) 。其實只是溝通問題,哈哈哈!
Photo courtesy of
Ng Sin Fook
Video courtesy of
Ng Sin F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