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31, 2013

童年老照片-鶯飛人間-香格里拉


這張照片拍於1952年,地點是當年大家拍照留念首選的檳城升旗山(Penang Hill)。

一個平頭的髮型,一個簡單的裝扮,兩個稚氣未脫的毛頭小子,就是與楊元華學長8771

曾任柔佛靈校友會813届(1995-2007會長的楊元華學長, 在1965年母校高中畢業,完成大學學業,到新加坡發展,事業一帆風順。

光陰荏苒, 日月如梭,60年一瞬眼過了,照片中的我們終究是老人了!

老照片記錄我們的童年,元華學長手抄的歌詞,記住我們的課愛好 - 唱歌。

那聽聽歐陽飛鶯主唱的[鶯飛人間],讓時光倒流回到美好的中學時代。



也跟着鄭家溜溜的大哥和大, 去一趟人間[香格]


Monday, January 28, 2013

已故陳龍武學長舉殯


說起老同學,我們兩家由父,祖輩到同窗,都是幾十年的交情。

老同學生意順當,經濟無憂, 子女已經成長, 事業有成, 家庭和睦開心,理應可以無牽無挂, 安享晚年。

既然壽緣已盡,祈願阿彌陀佛, 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昨日以佛教儀式舉殯, 克制住可惜的心情, 送他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Wednesday, January 23, 2013

噪鵑 Koel


鳥類的羽毛形狀, 通常是雄鳥比雌鳥艷麗耀眼, 然雌性噪鵑則持相反的羽色。

雄性噪鵑通身藍黑羽毛, 雌性全身則由三個不同圖色組成: 上體頭背至尾披着一件布滿小黃或圓白斑點的褐底羽毛, 下體胸腹白羽帶有褐色縱紋, 長尾則是白褐兩色相隔橫斑的內羽。

雌雄噪鵑羽毛外衣對比,雄的暗淡無光。

雌雄噪鵑有着兩個不同的鳴聲, 響亮的谷谷鬼出自雄性噪鵑, 所以廣東人也稱之為“鬼郭公”。

臨近歲末年尾,常聽到谷鬼,谷鬼(kow kwai, kow Kwai),尖銳刺耳的鳥叫聲。


尋尋覓覓,總是聽其聲而不見其影。昨天在無意中,竟見到這對一黑一花的噪鵑棲歇在樹枝上, 急忙拍來湊熱鬧。

當然,使用普通數碼相機與爛差的攝影技術,拍出來的效果,根本就不配拿來與老同學杜博士的特寫相比。

特寫照片摘自杜博士Dr. Jacob Thoe面子書。



Photo courtesy of Dr Jacob Thoe
 Photo courtesy of Dr Jacob Thoe
 Photo courtesy of Dr Jacob Thoe
 Photo courtesy of Dr Jacob Thoe
 Photo courtesy of Dr Jacob Thoe
  Photo courtesy of Dr Jacob Thoe

  Photo courtesy of Dr Jacob Thoe
  Photo courtesy of Dr Jacob Thoe
 Photo courtesy of Dr Jacob Thoe

Tuesday, January 22, 2013

泥娃娃


民間玩具和現代化的玩具, 是兩種不同的文化。

精巧的現代化玩具, 固然可以啟發孩子的智慧,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而豐富的民間玩具, 也能給孩子良好的啟示。

中國各省都有富於地方特色的民間玩具,如無錫的泥娃娃, 北京的泥公雞,上海的泥春牛,青島的泥鳥等等, 造型和色彩都很出色。

新年快到了,買幾個這類泥娃娃給孫子,不失為最有趣, 可愛的禮物呀!

泥娃娃

泥娃娃  泥娃娃  一個泥娃娃
也有那眉毛  也有那眼睛  眼睛不會眨

泥娃娃  泥娃娃  一個泥娃娃
也有那鼻子  也有那嘴巴  嘴巴不說話

她是個  假娃娃  不是個真娃娃
她沒有親愛的媽媽  也沒有爸爸

泥娃娃  泥娃娃  一個泥娃娃
我做她媽媽  我做她爸爸  永遠愛

我做媽媽  我做爸爸  永遠愛


Photo courtesy of Ham Guan Khai

Thursday, January 17, 2013

家譜 - 滿清官服

家譜, 是珍貴的歷史遺產,有家族人事的記載。

老爸漂洋過海,到檳城落下腳根, 帶來一本家譜, 寄望子孫以能認祖聯宗。

可是,後來也沒有更新。

偶爾翻出老爸遺留已經封塵幾十年的家譜, 給其子孫閱讀。

告知照片中穿着滿清綠豆芝麻官服的兩個人物,是咱們家老祖宗,既是他們祖父的祖父。

哪知,小子們全都笑掉了牙, 說: 原來他們是僵尸的代! 哈哈哈!

追根究底,都是被香港恐怖僵屍電影洗腦了。

沒有讓年輕的一代,   正確認識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真是罪過, 罪過啊!

Wednesday, January 16, 2013

海珠嶼大伯公

在馬來西亞大伯公  TUA PEK KONG也稱福德正神 受到普遍性的奉祀。其實中國民間的神明福德正神是土地的守護神 一般被稱為土地公 跟隨早期華僑移民來馬。

可是 在檳城 ARMENIAN STREET 本頭公巷大伯公廟內由福建閩南社群 寶福社  (註1奉祭的大伯公 ( 福德正神 ) 與丹絨道光 TANJUNG TOKONG 海珠嶼的大伯公  THAI PAK KOONG 卻有其名而無其實的拉上了關系。

華人對人佛的信仰 已成了通俗的宗教。海珠嶼大伯公  THAI PAK KOONG  的溯源 不是出自福德正神卻是開山地主的神靈。

按廟內重修石碑記述和廟前告示簡介 廟建於嘉慶四年  1799  即是檳城開十三年。

相傳的大伯公為姓張邱和馬三公 由中國南渡來馬居住於海珠嶼一帶。三人結拜金蘭親同骨肉。 

某夜 馬二公訪張見張已坐化石上 逐葬張於石側 即今日海珠嶼大伯公廟大石邊。 因張居長尊稱大伯 故以大伯公神號祀之。 邱馬歿當地居民復葬二公於張墓旁 也當以神祀之這也就是三位大伯公的來歷。 

另一座明咸豐四年  1854   順寂沙彌西濱禪師  之墓該是當年的其中一位守廟僧。 

福建幫的閩南社群與客屬宗族曾為大伯公廟的管理主權有過一場爭議 邱和馬三公既華南客族先賢檳城海珠嶼大伯公廟自然而然由客家五屬人共同管理。

和解的結局為閩南社群寶福社每年農正月十五日 到丹絨道光的海珠嶼大伯公廟舉行 請火 儀式 預測大馬新一年的經濟及商業運程。 

馬來文TANJUNG TOKONG   丹絨道光  丹絨為海角 道光為神 可見當時的馬來人也肯定了大伯公的神明。

這間座落在海角盡頭的神廟 左右具有碩大無朋的巨石。 

海岸一處 依石建有一座三層樓高的觀景眺望台。( 實是二戰時期留下來的碉堡/瞭望台)  登上就可眺望大馬半島山峰 海天山色盡收眼底。惜因年久失修現已歸屬危樓 不便登攀。 

觀景眺望台左側另建有一圓型釣魚台  也是戰時碉堡遺跡  依欄附視波濤 形同立於船頭 聽海浪濤聲任由海風的吹拂 也可當遠望的眺望台 極目碧海藍天。 

廟前空地建有一戲台 舊社會娛樂場所不多 每有節慶 均請戲班演出 善男信女赴廟進香看戲 廟宇一帶十分熱鬧。

閩南話稱號的 TUA PEK KONG 和客家的 THAI PAK KOONG  各自擁有特殊的歷史地位。 

除了這間經歷了華人百年社會檳城開拓者歷史背景 和已神化的傳統神明信仰的廟宇老檳城的民間信仰真是令人眼花繚亂,當年的移民也引進許多原鄉信仰的神明。

前往海珠嶼大伯公廟的唯一小巷,靠近入口牌樓,有一間面積不大的小廟。 

崔大地(註2在其牌坊題字  本頭公嶼 伍德宮 五府王爺 九位仙祖  

抵頂的兩根圓柱,是陳習庭中醫(註3書寫的一對楹聯。  五德座鎮海隅赫赫威功顯百代  神宮燈煇槟島綿綿香火旺千年秋  

從崔老和陳老兩位書法家墨寳的廟宇簡介,  滿天神佛 是該廟的特色。除了主祀五府王爺( 蘇邱梁秦蔡姓 ),同祀九位仙祖,大伯公, 財神爺, 虎爺公, 還有拿督公( 馬來土地公 等等神明。 




伍德宮,可言是在海珠嶼大伯公廟前,一間極爲突出的民間信仰神廟

修订22/06/2008 multiply-162

刪改:15/10/2012 huctan.blogspot.com

增刪:16/01/2013 huctan.blogspot.com

(註 1福德正神廟(大伯公廟) https://huctan.blogspot.com/2012/10/blog-post.html

(註 2崔大地先生的書法 https://huctan.blogspot.com/2021/05/blog-post.html

(註 3)陳習庭先生,字可騰,廣東省澄海縣人。上個世紀60年代任南華醫院主診中醫師,也在港仔墘(Maxwell Road此段街道因建設光大/Komtar已消失了)開診所懸壺濟世。除了書法陳老也是檳城詩壇知名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