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30, 2017

檳城中央醫院的捐獻碑


今天前往中央醫院,探望一位因車禍意外受傷而住院的同事。

走去停車場拿車時,見到這個佔據三面牆壁的信息碑。中間一塊,及左右各兩塊,一共五面刻有捐獻功勞者名字的大理石石碑。

雖然石碑是置在院內很不顯眼的角落,不過最顯眼的一塊,倒是 ( 義興公司喜捐醫院吉地壹所 )。

傳統印象中打打殺殺,敲詐勒索,販毒走私,開賭買淫的華人黑社會(俗稱私會黨),粵籍的義興公司和閩籍的大伯公會,不是只做壞事,而是還會對社會行善。

巴素博士(Victor Purcell)的《馬來亞華僑史》曾指出,馬來亞的私會黨是出於天地會分脈,稱為洪盟洪盟在馬來亞,則以義興著稱。 義興原本屬於鄉邑,宗族兼宗教或慈善自助的社團,可是到後來却退化為犯罪的組織。

這塊碑身右下面石碑的記載,確定了義興公司獲得當年英殖民政府的認同及贊賞。

碑文鐫刻着:
THE SITE OF THIS HOSPITAL WAS
THE GIFT OF THE GEE HIN SOCIETY
嶼城義興公司喜捐
醫院吉地
大英壹仟八百八拾六年
大清光緒拾二年丙戌歲立石


右上方石碑全英文記載:
DONORS
MAHAMED AMIN & MAHAMED MEYDIN
PEER MAHAMED & SANCARDOSS
CHANDAPA & ONG HONG GUAN
SHAIK JAN & MADAR SAW
PAKIR
1879


中央石碑主要記載: 
這個工業設施(醫療診所) 由泰國國王*獻贈,日記1890524
*泰國曼谷王朝第五代君主拉馬五世, 朱拉隆功大帝(1868-1910)統治時期)
INDUSTRIAL SHED
PRESENTED BY
HIS MAJESTIC
THE KING OF SIAM
MAY 24TH 1890


 
左上方石碑所記:
DONORS
THE TOA PEH KONG KONGSEE
THE GHEE HING KONGSEE
TAN BENG SWEE
MESS NOORDIN & SHAIK YOUSOOF
CHULAM MEYDIN MERICAN
DALBADAL & YAHAYAH MERICAN
PAH ETAM KADIR HOSSAIN
MAHAMED JOONOOS & MAHAMED ARIFF
MEERAH PULLAY KAKAK & CHE ISMAIL
SHAIK IBRAM & MAHAMED FAHAR
CAUDER MEYDIN & B KADAR SAW
SHAIK ISMAIL & MAHAMED HASSAN
ABOOSTI MERICAN & COOPAH PEECHAY
SHAIK EMAM
CHALONG HAJEE MAHAMED NOOR
ABDUL CAUDER MERICAN
MAHAMED ALLEE & MAHAMED NOORDIN
SULTAN MERICAN
KEECHEE MAHAMED SHARIFF
MAHAMED CHOUS MALIM
MUNA MASTAN & HAJEE ABOO BAKAR
1879


左下方石碑所記:
MESSRS OH YEAN HENG AND
GAN KIM SWEE ARE THE DONORS IN
CONSTRUCTION THE SURROUNDING
WALLS AND WARD OF THIS HOSPITAL
嶼城胡淵衡  顏金水喜捐
醫院圍牆壹座
病房壹所
計銀伍壹百六拾員
大英壹八百八拾六年
大清光緒拾二年丙戌歲立石

其他四面的碑文,竟然沒有一個洋名,不會是歐洲洋人行善低調,不顯耀自己吧!

大體來說,捐建醫院基金的其他種族,多數是印裔回教徒,包括出資興建甲必丹吉靈回教堂 ( Masjid Kapitan Kling ) 的印籍回教徒富商 CAUDER MEYDIN, 尤其MERICAN家族捐獻實佔不少。

不知是何人撰寫的碑文,一些中文字實在是很難分辨是對或錯。

比如檳榔嶼的 “ 嶼 ” 字,換成個異形字,部首的位置竟在頭上!當然區分這個山在 “ 與 ”之上,和在 “ 與 ” 之旁這兩個字並不困難,因為從部首即可聯想到是同一個字。

但是數目字大小寫法就有問題了。若用大字書寫,“ 一 ” 不 “ 壹 , 這就讓人莫名其妙。

還有銀額的 ,只需簡單想一下,就知道該是用 “ 銀圓 的 “ 圓 “,而不用 元 “, 哪倒有理可講,不知到底怎麼會是 ” 員外 “的 ” 員 “!!



Thursday, November 23, 2017

《 16頁 》



這類書有一個響當當的圖書標簽,叫 《  16頁  》 ,整本書的頁數只有16頁,故事非常簡單。

《  16頁  》可以說承包了我們這群70歲左右年齡層的青少年回憶。

相信60年代在鍾中的老同學,除了對性無非份之想的乖乖仔,大多數應該都有看過這類課外讀物。

一本書看完,會在班裏傳閱。 幾個要好的老同學,也會約好買不同內容的,互相交換看看。僅僅一本《  16頁  》,就結下了一份深厚的同窗情誼。

時常發生的有趣情節: 某位同學上課時間桌底下偷看《  16頁  》, 被老師發現。輕則被罵或書本被充公 (老師沒收拿回家自己看,一笑),重則交由汪校長或訓導主任葉老師處置, 哪就難逃被記大過之處分!

《  16頁  》是屬於情色小說,內容以描述男女情慾為主,刻劃露骨淫穢,登不上大雅之堂。

故一般在沓田仔 (Carnarvon Street)的書局,除了《  金瓶梅  》《  肉蒲團  》《  燈草和尚  》《  素女經  》等等中國古本秘籍,還有被全譯中文的《  一樹梨花壓海棠   /   Lolita   《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   Lady Chatterleys Lover    外文經典小說等等,還能擺上書架,《  16頁  》就沒有一個位置, 這類小書只能在舊書攤買到。

當年起先在德順路 (Tek Soon Road / 這一段街道的舊書攤,在喬治市大事發展時,讓路給 Komtar 而遷至中路) ,中路(Macalister Road / 晉江會館對面)是舊書攤的大本營,《  16頁  》會在印度人經營的舊書攤,整整齊齊地排列在書架上,任由我們這些青蔥美少年挑選,或買或租借。

新書太貴,口袋太癟,往往買不起,也有點覺得物無所值,租借的最好處,當然是比較省錢了。

生理及心理都正常發育,健康成長的糟老頭,每當放學回家途中,總愛到那裏逗留一陣子,然後租幾本回家去看。

這類小書當年十分流行,今日在圖書市場已經斷市了,很難找到。

現在的青蔥美少年已沒有人會去買這類小書了,只要隨時隨地打開電腦上網查看,
就有不計其數的免費網站, 提供的情色小說比當年的《  16頁  》更加的多。

 16頁  》沒有收藏價值,可它卻像古董一般,令糟老頭痴醉眷戀。

《追古思今》今天題起這類書,不是搞宣傳,是在想借此機會,勾引老同學的回憶,仿佛明天要上中學課,這種感覺十分奧妙。



Monday, November 20, 2017

老檳城的緬甸郊



前言:
昨天在老同學家(隱藏姓名)見到這個以不知名金屬合金制成的,外壁還繪有中文詩詞, 又似花瓶的器具。 他笑說, 是緬甸的  “ 痰盂 ”。

這個擁有緬甸風格的民族圖騰雕花痰盂, 可以讓人追憶老檳城在馬來亞獨立前及被廢自由港前,和檳城轉口緬甸貿易的緬甸郊。

老檳城的緬甸郊

那個時期,檳榔嶼航運堪稱暢通,檳城的自由港簡直成為周圍各港口物資的散集中心。

其實,在1920世紀初,緬甸的仰光已經有約20多間從事與檳城有貿易生意來往的 “ 檳城郊  ” ﹔ 有20多艘貨船活躍於仰光檳城港口。船(舟)號有金榮源豐勝船綿順利鼎豐船金協成金德盛全和發等等 。

由於地理交通和有利條件之所形成,檳城對緬甸的仰光 ( Yangon / Rangoon ),丹老 ( Mergui ),土瓦 ( Dawei )淡棉 ( Mawlamyine ) 各港的貿易,特別是對仰光的貿易,竟駕乎新加坡之上。當年,檳城仰光郊營業,較注重於緬甸土產的輸入。

緬甸運來檳城轉口的物產相當多。有食米,米糠,豆賂,樹膠,錫米,咸魚,木材及其他什產。而檳城輸往緬甸的貨物,多為麵粉,糖,椰油,檳榔枳,碩莪等等。

如今,可就不同了。緬甸在扶植緬商和實行的封密政策上,一切出入口准字,概落在緬人之手,尤其是軍人商團。出口最大宗的米則因受到統制,不能自由輸出,扼殺了對檳緬的出入口貿易商機,緬甸郊今已完全停頓。

檳城的出入口商, 直接和間接對緬甸有貿易來往的商家很多,茲列出比較有名氣的商號有:

老同學祖輩座落在港仔口148-152  ( Beach Street / Lebuh Pantai )(即已故梁子意辦公樓榮源棧對面)的新裕隆公司,   在檳緬國際貿易市場上享有盛名。

附貼一張從上世紀50年代商業刊物摘印下來的廣告, 以佐証之。


其餘如 ( Beach Street  ) 港仔口164號的明意公司」,四福有限公司」,胡文虎,胡文豹的虎豹企業有限公司」, 永豐,海墘街(  Weld Quay ) 同利興有限公司橋商公司, 中街 (  Beach Street  ) 宜昌公司, 打鐵街  協順興, 社尾街的和興號, 楊清海的楊集茂公司許平等的同德有限公司及葉祖意的萬興利等等,恕不一一舉出。

若斷若續的貿易者計有,恆遠美德同緬豐興泉正達泰南新明生和興華豐行鴻隆振興協泉丹老公司錦扶英通天利松發建祥福祥聯益茂新建豐德和源等公司或商號。

補充 新裕隆公司創辦人之一, 已故張永福先生個人簡介:


張永福 

張永福 ( 1867∼1942),又名受其,福建省同安縣安仁里灌口人 (今天廈門市集美區)。

15歲隨父南渡馬來亞檳城謀生,而後轉赴緬甸的仰光。在仰光開設 集發商號」   永通 , 專營中國貨。

另與商業伙伴 陳文章(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登瀛人, 生平事跡略述)合營碾米廠,大同榨油廠 , 再往馬來亞檳城創設 新裕隆公司 。從廣告的息訊,他們在廈門洪本部創辦 永福公司 ,兼營銀信業, 包括航運業,

張永福熱心教育,與陳守金、蘇學書等創辦緬甸福建女子學校,開緬甸華僑女子教育的先河。 德高望重的張永福,蟬聯多屆緬甸華商商會主席、緬甸華僑教育總會會長,以及緬甸政府慈善事業理事會華僑代表。

清朝末年,以孫中山為首,在南洋一帶進行革命宣傳和組織活動。在仰光秘密組織中國同盟會仰光支會。籌辦益商學校  ( 後改為中華共和學校 與覺民書報社,以啟迪民智為名從事反清革命活動。民國成立後,受命擔任中國國民黨駐緬甸支部第一屆副部長。

抗日戰爭期間,張永福被國民政府委任為中國航空建設協會直屬仰光支會會長,被當地華僑推選為緬甸華僑公債勸募會主委及緬華救災總會監察委員,積極倡導捐輸,支持國抗日事業。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南侵。張永福的產業遭敵摧毀,子女多人四處流散。張永福以風蝕殘年攜眷經滇緬公路回國避難,終因不勝勞頓,於民國31( 1942) 510日病故於雲南楚雄縣立醫院,享壽76歲。

1121日增刪


Friday, November 10, 2017

從「同益」略談老檳城的百貨業



老板問我知不知道小楊是名門之後?

知道知道!其長輩是赫赫有名,有份量的人物。

家族的商業寶號,更是座落在檳榔律為老檳城所熟知,享譽最隆的百貨公司之一:同益有限公司Tong Aik & Co., ( Penang )  Ltd. )。

東主楊勸高老先生1958年成立的檳城百貨商公會,後來更名為檳城聯商公會的主要發起人。

今天走過檳榔律,同益不見了,很多商店,隨着時間的飛逝,也煙消雲滅了。

好,這一貼就來寫幾間昔日繁華檳榔律, 新街之百貨商店,和老檳城的百貨業。

從這張摘自上世紀50年代刊物登載的廣告,可以看到 同益經營規模。除了以零沽業務為主之外,亦進出口,批發兼零沽世界各地時尚優質百貨。

百貨也稱什貨,百貨商經營的,無論任何一國的日用品,如化妝品,棉織品,絲毛製品,皮革製品,鐘錶文具,紗線, 樹膠製品,無線電機,錄音機,打字機,鐘錶水筆,眼鏡,應有盡有,不勝枚舉。

不知道該送什麼東西比較合適?  當年同益為了顧客送禮的方便,發行了一套禮卷, 這個概念,也是一項促銷工具,提高同益的營業額。

記得剛中學畢業年代(1967年前後),同益有限公司被百貨鉅商英保良集團收購,改名為同益英保良有限公司

可惜英保良集團1987年宣告倒塌,同益這塊金字招牌也被連累報銷了。

於檳榔律吉靈納萬山(Chowrasta Market  /  Keleng-nga Bangsan)樓上的檳榔百貨有限公司, 和改自檳榔律首都戲院香江樓東方英保良,是檳城最先百貨和超市二合一,全新概念的購物商場

在還不受這兩大購物商場影響業績和收益,能夠繼續在檳榔律和新街生存的百貨門市商店,略記得有「華美有限公司」,鋼人嘜恤衫的「同榮百貨商行」「新成利百貨有限公司」「芝霖商行」「迪民百貨有限公司」「環球」「美都百貨公司」「榮和百貨公司」「達貿易公司」及「廣勝隆貿易公司」等等,  恕不一一舉出。 

新街有「興公司」「申公司百貨行」 Arrow Shirt 「新華恤衫公司」「遠明百貨行」「任海堯百貨商店」「溪明商店」「京華百貨公司」「正豐百貨公司」及「瑞興百貨商店」等等。 零售百貨商在春滿園也隨處可見

當年直接輸入這許多種類貨物的,以西商為最多,多設在漆木街 ( Bishop Street ),土庫街 ( Beach Street  / Lebuh Pantai  ) 一帶

華人入口批發兼頭二盤批售至馬來亞半島者,則多設於港仔口,中街,緞羅申街、打鐵街, 社尾街( Beach Street  / Lebuh Pantai  ) 與牛干冬街  ( Chulia Street )。  規模較大者有同益陳顧繡五強林信發德興申公司興公司信茂林德利勵成莊榮裕等等

據老輩說,百貨生意最興旺的年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初期,百貨市場首先活躍。蓋民間日用物缺乏,需求者多,百貨商營業,莫不生意興隆。 

故檳榔律及新街一帶,販賣百貨者與商店,比比皆是。一般能獲得貨源者,都有利可圖。

檳城輸入的百貨,除供應本地及北馬外,其主要轉口輸出貿易為蘇門答臘,亞齊印尼區及泰南。至到檳城自由港被取消後,轉口去路斷絕。

更甚的是政府重新制定屋租法令,大型購物中心的繼增,生意大不如前,百貨經營者紛紛力求轉型或結業。

一句話總結,華人傳統生意在無數次的變革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做生意不存在公平不公平的法則

補充已故楊勸高老先生個人簡介:

原籍福建惠安前院鄉人,少懷大志,隨父梯航南來。 初則學習商務,後自創同益洋貨於檳。 克勤克儉,業務日發,逾乃翁棄養。 先生格守遺訓,奮博有加,果爾握算持籌, 鴻圖大展  增設同益有限公司分行於星加坡,吉隆, 堪稱洋貨業之翹楚。

楊老宅心仁厚,關懷公益,生前熱心社會公益慈善教育,曾任楊氏公會主席,聯商公會名譽主席,惠安公會名譽主席,及萬錦工會名譽主席等等要職。

孰知於一九六二年六月七日晚上八時,在其公司之辦公室中,閱報時而心疾猝發, 溘然仙逝,享壽積閏七十歲。遺下元配庶室。十子八女,內外孫曾滿堂, 福壽全歸。靈柩於十三日出殯, 安葬於檳城峇株蘭樟福建公塚之原。



1116日增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