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16, 2021

檳城的老西餐廳

序言:

西式餡餅「派 / Pie」,在西餐的菜單中, 可以作爲正餐,也可以當成小點心,幾乎每家西餐廳,都會有不同的製作特點。

今天點外賣收到的「Chicken Pie」,裏面是炒過的鷄肉,配上馬鈴薯,紅蘿蔔,蘑菇,西芹等,加上特製的醬料,鋪在鋁箔圓紙碗上的餡皮烘烤。這「派」的味道蠻不錯,吃的不僅是美食,還湧出一股,對6070年代老西餐廳的懷念。

哎呀,講了這麽多,浪費時間,該轉入正題了吧!。特此聲明:部分貼圖,是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係刪除。

英國殖民地管制下的檳榔嶼,成爲自由貿易港。為適應歐美商旅的需要,西餐廳的設設,自然是少不的。所以, 要吃正統的西餐, 就得去由洋人主厨的高檔西餐廳。

童年時,有幸跟隨先父或長輩上過的西餐廳。隨着時代的改變,絕大部分餐廳,不是由於建築物,因發展被拆掉,連店面都沒有了;就是因喬治市原住人口的流失,導致門庭冷落,而關門歇業。最遺憾的,是老字號,子女沒有接班意願,無奈停止營業,

 

3.  依茵奧酒店西餐廳 / E&O Hotel Restuarant

傳統西餐廳的顧客,是以服務居檳的英國人及上流社會人士爲主。

頂級奢華,附設在大酒店的高級西餐廳,都是當年一般普通民衆,負擔不起的高昂消費。

5.  依茵奧酒店請柬 / E&O Hotel Invitation Card

 

4.  依茵奧酒店 / E&O Hotel

依茵奧酒店 / E&O Hotel,先後歷經修繕,擴建過多少回,是衆多上了「年紀」,唯一文風不動,依然屹立在華蓋街 / Farquhar Street原址的百年建築物,具有濃厚復古氣息的歐式風格的西餐廳,生意在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之前,古往今來,照常營業。

 

7.  上海飯店請柬 / Shanghai Hotel Invitation Card

6.  上海飯店 / Shanghai Hotel

6B.  上海飯店 / Shanghai Hotel

曾是一座富麗堂皇,宏偉建築的上海飯店 / Shanghai Hotel,可惜在60年代中期被拆除,興建高端公寓。其規模相當龐大,有足以安排宴會的大型餐廳。講吃的,高貴食材的西餐,新關仔角 / Gurney Drive的上海飯店,是當年的首選。

 

8.  京譏酒店 / Metropole Hotel

9.  京譏酒店 / Metropole Hotel

原爲殖民地時代文物建築的京譏酒店 / Metropole Hotel,在1993年聖誕夜(既平安夜)被夷爲平地。2009年,改建為29層樓的Mayfair condominium。雖然感到很無奈,但會不期然地想起這間在紅毛路 / Northam Road酒店内的海南西餐。

10.  美景酒店 / Bellevue Hotel

11.  大衛布朗西餐廳 / David Brown’s Restaurant

不然乘纜車上位於升旗山山頂的美景酒店 / Bellevue Hotel, 或大衛布朗西餐廳David Brown’s Restaurant, 在室内,仰或是戶外餐桌,一邊吃牛扒,喝紅酒,一邊眺望喬治市的美景。

12.  快樂山大酒店 / Mount Pleasure Hotel

坐看日落海平綫,位居高地的丹絨武雅 / Tanjung Bungah  的快樂山大酒店 Mount Pleasure Hotel ,主打的還是顧客喜愛的,精緻美味全套西餐美食。

13.  新海景 / Sin Hai Keng Restuarant

14.  新賓大 New Springtide Restuarant

丹絨武雅 / Tanjung Bungah沿海地帶的食風樓,都設有西餐館,新海景 / Sin Hai Keng Restuarant,新賓大  / New Springtide Restuarant 好萊塢 / Hollywood 百樂門 / Paramount等等餐館.遠至峇都丁宜 / Batu Ferringhi 的松酒店 / Lone Pine Hotel座位就擺在沙灘的樹下,讓顧客吃西餐,吹海風,觀潮汐, 聼濤聲。不時還會有洋人一家帶狗狗來聚餐。

15.  酒店 / Lone Pine Hotel

15.  Chusan Hotel / 舟山舞廳夜總會

Chusan Hotel / 舟山舞廳夜總會,爲了方便舞客跳完舞,或與舞小姐宵夜,後部附設的海角餐廳,就有美味海南西餐服務。

16.  Cold Stotage

在感嘆百年老店,一間又一間關門結業,經得起時代的衝擊, Cold Storage的名氣雖已不夠當年響亮,但仍專注行銷由歐美進口的冷凍食品。在經營性業務重組下,附屬的西餐廳,就此走入歷史。讓我們這一 輩老食客,仍懷一份 Cold Storage西餐和Magnolia Ice Cream的情結。

17.  馬來亞鐵道局大廈 / Malaya Railway Building

設在馬來亞鐵道局大廈 / Malaya Railway Building(今之Wisma Kastam),樓下的西餐廳和酒吧,當年最常見的景象,是附近海墘  / Weld Quay,銀行土庫街 /  Beach Street 的白領,在工作日,尤其星期六下班後,大都會三五成群,先到來吃一頓西餐,喝酒聊天後, 才回家。

18.  百代大旅社 / Hotel Pathe

老同學駱淵慶父親經營的百代大旅社 / Hotel Pathe 三樓頂層露天平台,特設的餐廳酒吧,吃着西餐,欣賞對面「舊關仔角 / Esplanade」大草場的休閑消遣人群, 和海面燈光倒影的迷人夜景。

 

19.  波士頓 / Boston Cafe

提到檳榔律 / Penang Road的波士頓 / Boston Cafe 及漆木街 / Bishop Street 的利物浦 / Liverpool Restuarant 在老西餐廳皆是小有名氣的。兩家餐廳吸引客流的技巧,除了啤酒西餐,是在歡樂時光 / Happy hour以電台(60年代)或黑白電視(70年代),直播 / 轉播體育賽事。 無論是球賽,拳賽或馬賽,餐廳總會擠滿球迷。

20.  檳城體育俱樂部 / Penang Sport Club

話説安家落戶檳榔嶼的海南移民,多受受雇於洋人家當厨師。洋人的膳食炊事如何 ?海南佬抓不着調制配料。將就以本地食材,用自家海南烹飪方式,陰差陽錯,誤打誤撞出一個海南西餐出來。

 

21.  檳城跑馬公會 / Penang Turf Club

22.  中華體育會 / Chinese Recreation Club

檳城私人運動休閑俱樂部, 如西方路 / Western Road 的檳城體育俱樂部 / Penang Sport Club, 峇都甘東 / Batu Gantung的檳城跑馬公會 / Penang Turf Club, 三角田路 / Victoria Green Road (今之 Jalan Padang Victoria )的中華體育會 / Chinese Recreation Club, 丹絨武雅 / Tanjung Bungah的檳城游泳俱樂部/ Penang Swimming Club,  及中華游泳公會 / Penang Chinese Swimming Club。 俱樂部/公會内部皆設有西餐廳為會友服務。大凡會友, 都是鴻商富賈,社會賢達,知識分子爲主,飲食方面極爲奢華。所以這個場所的提供的飲食,以西餐是最佳的選擇。

23.  檳城游泳俱樂部/ Penang Swimming Club

24.  中華游泳公會 / Penang Chinese Swimming Club

檳榔律 / Penang Road的樂台居 / Loke Thye Kee,海南西餐就搞出一個名牌來。車水路 / Burmah Road的海安茶室, 惹蘭亞珍 / Hutton Lane的西湖旅店,蓮花河 / Leith Street的國泰旅社 / Cathay Hotel等等二級旅店,大華戲院丕焌路 / Phee Choon Road的永樂茶室, 孟加里巷 / Argyll Road的悅群西餐糕點店 / Juat Koon,調和路 / Transfer Road的群樂茶室, 都是推出海南西餐, 讓收入相對比較低的食客能品嘗到一頓西餐。

 

25.  樂台居 / Loke Thye Kee

26.  國泰旅社 / Cathay Hotel

且看丹絨武雅 / Tanjung Bungah新賓大  / New Springtide Restuarant 的發票,一頓包含以Sherry / 雪利葡萄酒烹製的肉品西餐主菜$1.40,加牛油麵包,熟鷄蛋, 鷄湯,蘋果和茶,全餐才收費$5.50所以老人家沒胡說, 以前的一塊錢比今天還要大幾倍。

14B.  新賓大 / New Springtide Restuarant

60年代澳大利亞空軍 / RAAF駐紮檳威, 帶動了浮羅池滑 / Pulau Tikus 至丹絨武雅  / Tanjung Bungah北上一帶地區。西餐,西式糕點飲業的店鋪,就像雨後春筍, 越開越多。

27.  悅群西餐糕點店 / Juat Koon

一講浮羅池滑 / Pulau Tikus 西餐糕點,Tip Top 是老檳城,盡人皆知的地標。老海南厨師創設Tip Top後,為擴充營業,在隔離Tip Top幾間店鋪之遙,增開一家分店, 取名Top Top。時空變遷,今天 Tip Top第二代,三代子孫,改在住宅區,繼續提供精緻,美味的全套西餐。西餐風味能不能猶存,這裏不予評價,以免影響商業利益。

 

28.  Top Top西餐糕點西餐

後期峇都丁宜 / Batu Ferringhi 的沙洋大酒店 / Rasa Saya Hotel, 和金沙大酒店 / Golden Sand, 惹蘭亞珍 / Hutton Lane的伊甸西餐廳 / Eden Restuarant, 瓊花路 / Sri Bahari Road The Ship等等高檔西餐廳,因文思已淘盡,恕不一一縷述。

後話: 

話老西餐廳,當然是懷舊啦!

西餐廳通常都會將燈光調至柔和昏暗,並播放一下輕音樂,以營造浪漫情調。在後期,設有樂隊現場演奏音樂,逐漸演變每天有固定歌手駐場演唱。

對閲讀英文和理解很差的顧客,西餐廳的菜牌,總是讓人,看到一頭霧水的菜色,不知該點那一道菜才是。 

站得挺直,滿口標準英國腔調,真叫人不敢輕易對招待員呼來喚去的服務。

老頭子現在總是最後一個踏進西餐廳,一切的點菜,或電話訂餐, 都交有小輩去搞定, 我不敢出醜,只是等餐來暢享。(一笑)

Saturday, July 10, 2021

檳城保良局

偶然在香港電視台上,看到為保良局籌募善款的義演節目。檳城也有過保良局呀!濟世之家 / The Penang Cheshire Home今日所在地,就是檳城保良局當年的原址。 今天年輕的一代,對於這個機構可能會感到陌生,但是像我們這些老一輩的人,應該是十分熟悉的。

檳城保良局非治安機構,故保者,并非安份良民之民,而是良家婦女之良。 

檳城開闢時期,華僑移民生理的問題,也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大多數新客,不能贍養一個妻子,或者有妻室留在中國,進而引發了娼妓生意的蓬勃。 

除了自願賣娼的婦女,爲了嫖客的需要(貨源)起見,婦女與少女的販賣,便由此而生,導致有甚多女子移民被迫為娼。 

英國殖民政府,頒佈保護婦孺法令,大舉肅娼,將被販賣和被迫去當娼的婦女與少女,以及一些無靠的孤女,送至保良局安置。 

1880年成立的檳城保良局,的説來,是靠華僑私人的捐助而成,並在殖民政府屬下的華民護衛司署支持下管理運作。

1926年前,暫設於檳城中央醫院。1925年,華社募集了一筆巨款,購下中央醫院附近一塊兩英畝的土地,起建一座兩層樓的屋子,作以收容那些受販賣犧牲的婦女與女子。

除此之外,另一類是被當作借償的抵押品,被賣身去作家庭女僕的妹仔(妹仔/mui tsai 是廣東人對婢女的俗稱 /福建人稱呼查某幹) 是什麽工都做,工作量又最大,且常遭受雇主殘酷虐待的女童工,被解救後,交到保良局保護。

此外,後期收容那些被貧窮家庭遺棄後,行爲越軌,放蕩不羈,賣淫犯罪,而由警方帶來保良局收留的未成年少女。

創設保良局的捐助者,如華裔先賢胡泰興,辜尚達,許心美等等,與各界善長仁翁之芳名,皆刻石立碑於該局辦事處前。

至於維持保良局的經常費用,英殖民政府的市政局,只給與少許的貼助, 大部分還是有賴華社的捐贈。其中小部分是由局中女子售賣她們自己的製成品, 如綉花工等得來的。 

在中央醫院鄰近小巷,Babington Avenue 的檳城保良局,四面築起高墻,非但男人不可儘, 閑人亦禁止入内。 裏面地大屋深, 這座兩層樓屋, 有宿舍,有厨房,有監護員宿舍,工作室,消閑處, 一一具備,似乎是一處世外桃源。 

該局由檳城華民事務委員監護,經常有女醫官到局診視,而當年知書識理的名媛淑女,亦常義務的輪流到局教授女紅,炊事,游泳,農耕。此外, 進而使她們接受正式的教育。 

為達到調節身心,局中女子每周一次, 由監護員率領,到丹絨武雅華僑游泳俱樂部做游泳運動。 除了這,也獲得看電影的機會。

經過培訓和改造,有不少是從新做好人,獲得新生活。到了十八歲的年齡,若被徵婚者看中,她們有機會給擇偶者,領出去作妻子。 

來講一則看親軼事,選局中新娘,也要靠命運。當保良局接到符合條件的徵婚者申請之後,即安排合格的女子,排列成行,而全身披以黑袍,稍露脚踝,使選者看不清楚她的長相, 只有靠命運隨自己意思指定一名。 這樣一指, 就可能成爲他的妻子了。這是當局認爲是一種最適當的措施。 不然的話,假如讓女子抛頭露面任君選,那麽,美好的若全都給選去, 不美的又如何呢?當然,女子也有權答應或拒絕這樁婚事。

新郎還須立一張契約給保良局,承諾善待新娘。 通常他們成功圓滿的婚姻率是高的,不過如果失敗的結局,新娘便回到保良局,然後出外工作, 自力更生。 

日據時期的彼南(檳城),日軍對酒嫖賭實施的放任政策,造成整個保護婦女與少女的機構, 尤其是保良局,都停止存在。在各項職務暫停下,局中女子避難的避難,逃散的逃散。 日本軍曾欲將她們搜囘當慰安婦,供日軍官兵發泄獸慾,但告無效。 

和平後,英國殖民政府歸返檳城,保良局全面恢復正常公共服務。但弱勢群體面對現實的生活環境,婦女與少女被迫為娼的數量,與日俱增,保良局的規模設備,比初設時還大了許多,且有越來越多的待保之良。英國殖民政府處理華社問題的成效如何,大家心中有數吧! 

再講一束趣聞。原以英殖民官員名字命名的Campbell Street當年不用中文拼音叫坎貝爾街,是檳城老市民蓄意把 ,按福建 / 廣東諧音,叫做妓女的 大家心照不宣,都知道新街有的就是新來的新鷄 / 新妓,附近一帶的日本橫街 / Cintra Street / 日本鷄),日本新路 / Kampung Malabar,牛干冬/Chulia Street 也是妓院林立。 

馬來亞在1957年獨立自治後,這個靠華社捐助而成,并在英殖民政府華民護衛司署支持管理的半政府機構,由新保良局委員會繼續運作至1978年,因送來保護的女子大為減少,才終止停辦。 

而後由濟世之家 / The Penang Cheshire Home 承接全部產業 ,為殘障人士提供學習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訓練及教育他們適應生活。

百年的時間過去了,濟世之家把保良局保護良家婦女的使命,轉向協助殘障人士的任務,也可算是一件扶危救困的善行。

Wednesday, June 23, 2021

重囘檳島的戲院 (增刪篇)

前言:

這篇原以〈電影業的變遷2〉為標題的博文,寫於2007623日。隨附的照片,也有14年了。相同的街道建築,今天已起了很大的變化,是令人認不出當年的模樣。 

文章所記敘,描寫的內容,是筆者對老戲院的印象和感受,期望能與年逾古稀的網友,重拾過往的樂趣和軼事。

為符合文章內容,本文題目更改為 〈重囘檳島的老戲院〉,其次是稍微修改原稿。增添的部分老戲院照片,是摘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係刪除。

 〈重囘檳島的老戲院

戲票與座位號碼票根

戲票談到戲院,就已道出檳島電影戲院的變遷。

以前售票員以手寫座位的戲票與撕號碼票根, 這種售票程序,已一去不復返了。 今天代之以電腦化的訂購戲票。 

6070年代是電影業的巔峰時期, 檳城電影戲院有多達廿間。 當年對多數人,尤其是在求學時代的我們來說,打發閑暇的時光,除了看書,就是看電影。

80年代, 錄像機VCR的走入家庭,及迷你戲院的崛起,前往看戲的戲迷逐漸減少。二十一世紀開始, VCD, DVD又逐漸取代了錄像機,成為最流行的家庭影院。

現在,設在大型商場內的新戲院, 以舒適座位,高質清晰的畫面及先進環繞立體的聲效設備取悅觀眾, 成為年輕人的新寵。 

傳統舊戲院多為一座座獨立建築物,有典型殖民地式或華麗大宅門式,顯示其獨有的建築風格。 在電影業的變遷下, 逐一關閉,拆除,翻新或改為其他商業用途。 

5060年代,電影公司所攝制的影片 都是什麼伊士曼七彩/Eastmancolor或彩色寬銀幕立體聲巨片/CinemaScope。為使觀眾們能看到更大而完整的畫面,能感受到強烈的聽覺, 戲院也跟着提升銀幕,音響和放映設備。 

檳島的電影戲院共有廿間,幾乎由華商經營。邵氏兄弟影業機構就占有十餘家,場地極其寬敞。以舒適的座位,清晰的聲光,在環繞立體聲的音效下,務使觀眾們獲得視聽之娛,給觀眾們最理想娛樂享受。

麗士戲院Rex Theatre (圖1A

麗士戲院Rex Theatre (圖1B

70年代在根打冷/Kinta Lane和車水路/Burma Road交界路口的麗士戲院/Rex Theatre (圖1 首次採用超感立體聲響/Surround Sound System,放映巨片 《大地震/Earthquake》,讓觀眾猶如身臨其境的感受 繼後的《超人/Superman》,取得可觀的票房,映期全院日日滿座。今天搖身一變成了巨型及現代化的MEKIO家具購物中心。

首都戲院/Capitol Theatre(圖2A

首都戲院/Capitol Theatre(圖2B

為觀看Clint Eastwood演出的意大利西部片,進出港仔墘/Prangin Road和檳榔律/Penang Road交接的首都戲院/Capitol Theatre(圖2,從第一部《A Fistful of Dollars》,第二《A Few Dollars More》。到第三《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沒有錯過任何一部。在光大發展計劃下,原本計劃要Metro Jaya Supermarket/商業中心原有建築物拆後,空地卻被擱置了好多年,現時改成停車場。

聯邦戲院/Federal Theatre(圖3A

聯邦戲院/Federal Theatre(圖3B

6070年代風靡了一陣的黃梅調電影,山歌戲曲片, 在柑仔園/Dato’ Kramat Road聯邦戲院/Federal Theatre(圖3佔有優先放映期。但隨着時間的流逝,也慢慢地被人遺忘。凌波的黃梅調,葉楓的山歌戀消逝後,聯邦戲院也歇業了。在新業主翻新下成為歌舞廳、卡拉OK場所等各類歌舞,吃喝的娛樂場所。

新世界游藝場/New World Amusement Park

林連登一手建設的新世界游藝場, 讓邵氏兄弟開始的游藝場和電影事業。 新世界游藝場/New World Amusement Park設有兩個入口處,由汕頭巷/Swatow Lane那個口進去,旁邊就是麗都戲院/Lido Theatre 。時而放映華語片,或馬來片,印語片。每日放映三場,首場為下午三時一刻,次場為傍晚六時一刻,末場則為晚上九時一刻。

環球戲院/Globe Theatre(圖4A

環球戲院/Globe Theatre(圖4B

麗都戲院/Lido Theatre(圖5A

麗都戲院/Lido Theatre(圖5B

設於新世界游藝場內之環球戲院/Globe Theatre,收費較廉。入戲院,可選擇買座位票,或站到後面,免費圍睹觀賞影片。最後讓糖王郭鶴年旗下的PPB Harta Bina 有限公司改建成綜合性飲食商業中心。環球戲院/Globe Theatre(圖4拆倒成為停車場,麗都戲院/Lido Theatre(圖5也只剩下一段圍牆,以供憑吊。

不可思議!我在樂宮戲院/Royal 看過了幾部重映本地著名影視歌才子,比南利/P.Ramlee 主演的影片, 欣賞到他那輕鬆,愉快, 幽默的演藝和歌曲。

中央戲院/Centre Theatre(圖6

附設於大世界游樂/Great World Amusement Park場內之中央戲院/Central Theatre,以廉價重映舊片,觀眾也可選擇或買票坐找看,或站着觀賞免費電影。 戲院僅於晚上放映兩場戲。


東方戲院/Eastern Theatre(圖7

東方戲院/Eastern 則放映二三輪影片,但多屬佳片, 故也能吸引廣大觀眾。

大世界游樂/Great World Amusement Park

為建設檳城的新地標: 65高的Komtar”, 處於德順街/Tek Soon Street和港仔墘/Prangin Road建設用地范圍內的建筑物,一間又一間,在破舊迎新的滾滾洪流中被拆倒,大世界游藝場兼場內的中央戲院/Centre Theatre(圖6,隔鄰的東方戲院/Eastern Theatre(圖7,樂宮戲院/Royal Theatre(圖8和首都戲院/Capitol Theatre也不列外, 成為現時Komtar廣場Prangin Mall

中山戲院/Sun Cinema(圖9A

中山戲院/Sun Cinema(圖9B

由本嶼峇峇,萬興美椰油較老板莊來福一手創辦了南洋霜較”,又興建莊清建戲園, 後來改名為中山戲院/Sun Cinema(圖9 曾讓潮劇迷扶老攜幼, 前來觀看經典潮劇《告親夫》,我除了跟先父先母一起觀看,還得陸陸續續. 當陪襯和好多外地來的叔伯,姨媽姑姐,好無奈的看了又看。中山戲院一連放映幾部潮劇後即不再繼新片。 在電影業走向沒落的時期, 曾以三級片和艷舞團來吸引觀眾,還是無法振奮娛樂市場和贏利。如今也成了二三流的娛樂場所。

國泰戲院/Cathay Theatre(圖10A


國泰戲院/Cathay Theatre(圖10B

60年代中, 有資格與邵逸夫的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在東南亞競爭電影王國的對手,惟有馬來亞企業和慈善家陸佑的兒子,陸運濤的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後期成為國泰機構。除了發行影片,應市場發展, 也不斷增加戲院。可惜陸運濤墜機身亡,國泰機構陷入群龍無首的境地。導致業務一蹶不振, 結業的國泰旗下的國泰戲院,奧迪安戲院和百樂門戲院,後由嘉禾電影有限公司接手經營。

自懂得觀看電影,在檳榔律/Penang Road 國泰戲院/Cathay Theatre看過的電懋歌舞片,《曼波女郎》,野玫瑰之戀》著名奧斯卡電影《十戒/The Ten Commendments》,看摩西神奇的力量,或美國西部開拓史的《How The West Was Won.等等經典電影,至今仍留下留下深厚的回憶。然而今天在音像電影市場被淘汰出來的國泰戲院/Cathay Theatre(圖10已是Mydin集團的百貨批發市場。

奧迪安戲院/Odean Theatre(圖11

奧迪安戲院/Odean Theatre(圖11- 檳榔律/Penang Road 在戲迷逐漸減少的2001年,奧迪安曾被逼關閉,幸有一批從事印度電影業者,重新經營,讓檳城碩果僅存的的奧迪安戲院繼於生存,專映Bollywood印度片,以娛印度影迷。

百樂門戲院/Paramount Theatre(圖12A

百樂門戲院/Paramount Theatre(圖12B

與港仔墘/Prangin Road 今之Jalan Dr Lim Chwee Leong 公共廁所正對面的Prangin Mall內的Starbucks Coffee House原址, 既是港仔墘專映印度電影的前百樂門戲院/Paramount Theatre(圖12。一有影片上映,不管是新舊片,印度影迷均趨之若鹜,是為百樂門的黃金時代.

嘉賓戲院/Gala Theatre(圖13

嘉賓戲院/Gala Theatre(圖13- 三星巷 /Abu Siti Lane Macalister Road交界口,需走上前文華酒店/Mandarin Hotel既今之赤石酒店/Red Rock Hotel的二樓, 才能進入設於酒店後部的戲院。 嘉賓大多數放映彩色動作西片 ,包括史提芬史匹堡的科幻電影《第三類接觸》/The Close Encounter, 給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 這部電影掀起了巨大的浪潮,吸引了不少觀眾。若映以古典文藝改篇之戲劇,觀眾多趑趄不前,可想而知,本地戲迷對觀賞電影的素質水准。文華酒店數度關門,停了又換了主,近日由新業主Red Rock Hotel在裝修改為赤石酒店和商業中心。

大華戲院/Majestic Theatre(圖14A

大華戲院/Majestic Theatre(圖14B

丕春律/ Phee Choon Lane大華戲院/Majestic Theatre(圖14 前身為善佑戲院, 6070年代播放左派電影大本營,長城電影制片公司鳳凰影業公司新聯影業公司,推出的作品, 大多以反映中下層市民生活為主。難得有機會觀賞到長城影業公司在上海拍攝越劇藝術片, 由已移居加拿大的當年紅星夏夢主演,記得戲名有《三看御妹劉金定》,《金枝玉葉》和《王老虎搶親》。 還有,陳龍武學長與我,幾乎看完了在大華戲院重映周璇所主演的40多部舊影片。難得還是一張戲票連看兩部片。

星光戲院/Star Theatre(圖15

柑仔園/Dato’ Kramat Road的星光戲院/Star Theatre(圖15 - 演唱黃梅調歌電影的凌波,還沒成名時叫小娟, 在星光所演出的福建, 即閩南語電影《安安尋母》,讓小時候的我也看到一把鼻涕一把淚。戲院規模雖小,卻是姨媽姑姐閑逛的場所。現已成為一家頗具規模的燈飾供應中心。

新都戲院/Wembley Theatre(圖16A

新都戲院/Wembley Theatre(圖16B

關閉後至到今天,仍死氣沉沉的坐落在二條路/Noordin Street,新都戲院/Wembley Theatre(圖16,讓青葱年代的我等小二郎,不時偷偷摸摸,垂頭急步闖進來看激情三級片或艷舞,劇終走出來 , 想看的都看不到,掃興極了。

京華戲院(圖17A

京華戲院(圖17B

若能記得起蓮花河/Leith Street星檳日報報社,就該記得夾在星檳日報和美倫酒店/Merlin Hotel既是今天的City Bayview Hotel的京華戲院, 由馬來亞藝人張萊萊自制自編自導自演的《馬來亞狂戀》,在新加坡,馬六甲拍攝,把椰風蕉雨的景色搬上銀幕。 還有以吉隆坡和怡保錫礦為背景的本土味電影《黑金》,非常遺憾記不起華裔演員,僅記得京華戲院。飽經風雨的老牌戲院,也就被文秀嘉摩多有限公司佔據了京華戲院(圖17舊址。

美都戲院(圖18

美都戲院/Metro Theatre(圖18B

在大路後/Perak Road,專映二輪影片的美都戲院/Metro Theatre(圖18,牆上挂滿了電影劇照的油畫海報,都是有噱頭的廣告, 緊張, 刺激, 香艷,肉感,愛情,文藝片。曾經被改成一座教堂,響亮的鐘聲,福佑撒遍人間。教堂喬遷, 如今讓位於從事美術工藝設計公司。

中南戲院/Chong Nam Theatre(圖19

中南戲院/Chong Nam Theatre(圖19- 甘榜巴魯/Kampung Baru和湖花園/Reservoir Garden Street 停業後,戲院的椅子被拆掉了,改成制衣廠, 只耐一段時光就停業。現是一間由教會主理的全備福音中心 Full Gospel Assembly, 把福音傳播得更遠。

國賓戲院/Ambrassador Theatre(圖20A

國賓戲院/Ambrassador Theatre(圖20B

阿依淡/Ayer Itam Road 和升旗山/The Hill Railway Road路口的國賓戲院/Ambrassador Theatre(圖20,風光時期,帶動當地的經濟繁榮,卻也無法長期生存。 後改成來來百貨市場,也因市場的變動被迫關閉。今天國賓打着情人點心/Darling Dim Sum號召,成為阿依淡區和升旗山的飲食中心 。

縂結:

變了樣的戲院都是檳城電影戲院變遷的歷史見証者。談起戲院在那裡看電影, 片名, 劇情,回味無窮,心裡多是緬懷好想念昔日老戲院的風光!

 

原稿:20070623

增刪:20210623